第361章


老朱自然注意到这些策论里大多提了一嘴京城街道改建之事,心里顿时明了,黄育才肯定看出了自己命题‘城市治理’的用心。

放下倒数第二份试卷,朱元璋拿起了最后一份试卷。

这一次,他没有将评价说出口给别人听,全都是内心活动。

“嗯……原来‘城’是鲧发明的吗?”

“咱以前只当鲧很废物,而大禹十分厉害,如今仔细想来,这份试卷倒也言之有理,没有父亲,哪儿来的儿子呢?”

“就算父亲没有儿子厉害,儿子也不可能打从一开始就很厉害,还是会受到父亲的许多教导和启发,就像咱和标儿一样,标儿将来必然比咱厉害,可咱现在还不是得慢慢把他领上路吗?”

“这个学子的格调倒是不错,是个干大事的。”

朱元璋继续往下瞧:“嗯…建城首选地址,建造高墙,防止兵戈,城里要有水源防火,立意倒是挺高,只是没有写到实处,一笔就给带过了。”

“随即还依次提了一嘴与民休息、减免赋税、任贤举能、去芜存菁、一叶知秋,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没什么太新奇的。”

“但是这份策论从上到下讲的也挺全面,考虑的比较多,看似都是废话,实则提纲挈领,如果他不是仅仅空谈,而是有切实办法,堪做宰相啊!”

忽然,朱元璋看出问题了。

“黄育才。”

“微臣在。”

朱元璋笑骂道:“你这老东西够狡猾啊,你说是让咱来排名,可你给的这些答卷越是放在下面的越好,分明是已经排过名了嘛。”

黄育才陪笑:“皇上容秉,微臣送来的卷子确实排名过了,不过只是微臣自己心中排名而已,尤其是最后那张试卷,微臣认为虽然写的跟话本似得,飘飘忽忽,没有什么确实的建言,但提纲挈领,实则立意要比其它的卷子高多了。”

“嗯,咱也是这样看的。”

“可是其他考官对它争议很大,有的甚至认为它应该被刷下去,微臣虽然是主考官,也不好强行排名,故而才来宫中请皇上圣裁。”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些官儿若是能明白这张卷子的个中道理,也不至于至今寂寂无名,只能在府试里当个考官。”

“所以皇上的意思是……。”

朱元璋道:“就按你排的这个名次来吧。”

“是。”

朱元璋这才伸手撕开了他认定的第一名的答卷上糊名的纸。

“哈?又是朱七牛?”一看糊名纸下那熟悉的名字,朱元璋乐了:“我说怎么看着有点熟悉呢,这神似话本的文风,可不就是那小子的吗?”

黄育才愣了一下:“皇上是说这份卷子也是朱七牛的?”

朱元璋将一沓卷子全都递给了太监:“拿去给黄大人看看吧。”

“是。”

黄育才接过卷子,连忙看向那张被撕开糊名纸的答卷,心中又惊又喜:“不想朱七牛如此年幼,居然懂得这些道理,而他府试第一场名列第三,府试第二场名列第二,汇总一下的话,这次的府案首非他莫属了。”

朱元璋对这个结果其实也蛮意外:“宋濂并未教他这些,但这小子估计是自己瞎捉摸了一下,这才写了这份卷子。咱今天算是彻底明白什么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就算他啥也不懂,看的书多了,东拼西凑也能写的似是而非,这小子算是初步养出来了,将来前途无量啊。”

黄育才虽然知道朱七牛抄写过全套三国演义,但并不知道那书其实是朱七牛‘写’得,更不知道朱七牛还‘写’过封神演义和三国演义闲篇,因此不太能听懂这句话。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28/424080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