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周光道:“确实如此,到了那时,民间各地修桥铺路不再是负担,而是盈利的事情,官府恨不得天天干呢,但一旦这种法子全面运用,也会带来问题。”

朱元璋听的正美,满以为以后就是一劳永逸,大明必将千秋万代,陡然听说这句‘也会带来问题’,立刻变了脸色:“周光,这个办法不是挺好吗?怎么还能带来问题?你可别过分自谦,学那些酸臭文人,咱不喜欢这样。”

周光站起来行了一礼:“微臣并没有夸大其词,也不是自谦,而是这种法子确实会有问题。”

“那你倒是说说看,会有什么问题。”

“这种法子归根结底其实并不新奇,用易经里头的一个成语就能总结了,天道酬勤。

所谓天道酬勤,说的是一个人只要够勤快,老天总是不会辜负他的,会让他有所收获,所以农民起五更睡半夜的勤劳种田,就是为了多收获一点粮食。

或许皇爷会问,既然农民勤劳就能收获粮食,为何还会出现农民饿死的情况,这是因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简单来说就是,勤劳之人的丰收果实被另一部分人给剥夺了。

而朝廷要做的事,便是公正的处理这个问题,让勤劳的人有所收获,不让那些别有居心的人轻松谋夺他们的收获,让天道酬勤这句话贯彻下去。

天道虽然酬勤,可天没有手脚,没有偏向,不可能亲自出马惩处恶人,保护好人,所以天才会选一个人出来代为做这些事,这个人便是天子。

用朱大人在殿试时写过的那一段话来说就是——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

综上所述,天道酬勤,但尚需天子及百官居中裁断,不偏不倚,否则百姓就是忙到死,也连糊口都难。

微臣提出的这种设想便是基于这个基础上的,当天子贤良,而百官廉洁有为,不贪不腐,则百姓越是勤劳,越能富裕。

但是,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得必有失,大兴土木,修房建屋,修桥铺路,固然是好,可一棵树要几十年才能长成材,砍倒却只需要一会儿而已。

若是这个法子推行到全国,财富背后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必然是海量的,有朝一日这些东西用到没有了,这个法子也就走到了头,就像是房屋的横梁断了,房子必然倒塌。”

老朱听的冷汗直冒:“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啊,若是我们大肆推行这种法子,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是在涸泽而渔,假以时日,大明百姓用无可用,朝廷也维持不下去了,大明也就要完蛋了。”

‘呼’的站了起来,朱元璋大手一挥:“既然如此,咱一边推行这种法子改善国计民生,一方面还得制定相应法律保护山川林木,一切消耗了便不再有的东西,尽量不动,留给子孙,一切消耗了还能长起来的,循序采收,如此大明才能千秋万代,不至于寅吃卯粮,断了子孙后路。”

周光欣慰笑道:“皇上真乃真知灼见!”

朱元璋摆了摆手:“嘿嘿,咱也就是被你提醒后才意识到问题,估计你早就想出解决法子了吧。继续说,还有什么问题。”

周光继续道:“另外还有两个大问题,一者,人一有钱就会想东想西,所谓温饱思……咳咳,若有朝一日享乐之风大起,则大明同样危险,《孟子》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28/424079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