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从晋西北开始爆兵百万 > 第101章 微操大师:苏家军恐怖如斯,我该如何是好!

第101章 微操大师:苏家军恐怖如斯,我该如何是好!


而就在军事学习团来临的时候。

  平安县城,苏家军情报调查局已经发力。

  在周智文和他20名科员的努力下,大量日寇情报、果军情报、晋绥军情报,密集传来。

  指挥部里灯火通明。

  此时,苏清风刚吩咐后勤部门准备好接待事宜,赵树成政委就急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苏长官,紧急情报。”

  赵树成将一份密报放在桌上,说道:

  “苏长官,我们反复核实过了。”

  他指着地图上水泉和潞安两座县城的位置,语气肯定:

  “为了应对南线战事并对我们形成潜在包围,筱冢义男抽干了这两地的兵力。”

  “水泉县城,原本驻守的日军第4独立混成旅团的一个大队,现在只剩下一个不满编的中队,加上伪军一个连,总兵力不超过三百五十人。潞安情况类似,守军是一个加强中队和部分伪军,约四百人出头。”

  “而且,他们的重武器大部分都被调走了,城防相对空虚。”

  苏清风凝视着地图,眼神锐利如鹰。

  水泉和潞安,如同两颗钉子,嵌在平安县地区的侧翼。

  若能拔除,不仅能够极大拓展苏家军的控制区域,将几块根据地连成一片,更能获得县城内的物资储备,并沉重打击日寇的士气和统治信心。

  “鬼子来得多,是送积分。来得少,正好给我们腾地方,还省了力气。”

  苏清风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笑容。

  系统的存在让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底气,每消灭一个敌人,每收复一寸土地,都能转化为未来更强大的力量。

  “学习团要来,我们正好用这场胜利给他们当见面礼,也让同志们看看,我们苏家军是如何从鬼子手里收复失地的!”

  他喃喃着,旋即不再犹豫,果断下令:

  “命令!许建国尖刀一团,配属坦克连四辆‘山猫’,立即向水泉县城运动,务求速战速决,拿下水泉!二团王胜武部,配属师属炮兵营另一个连、旅属战略支援营,奔袭潞安县城,同样要求快速攻克!指挥部前移至赵家峪,我亲自统筹此次作战!”

  “是!”

  指挥部内,各级指挥员轰然应诺,战意高昂。

  与此同时,水泉县城方面:

  水泉县城坐落于相对开阔的河谷平原地带,城墙是明清时期修筑的青砖结构,高约八米,墙体厚实。城外有一条引水渠形成的护城河,但多年失修,部分河段已经干涸或水流很浅。

  城墙四角建有角楼,但并非钢筋水泥的永久性工事。

  城门共有东西两座,是传统的木质包铁门,门外日军修筑了沙袋环形工事,架设了机枪。

  守敌为日军井上中队,约一百八十人,以及伪军警备队第二连,约一百五十人。

  装备有歪把子轻机枪、掷弹筒和少量九二式重机枪,缺乏平射炮和山炮等重火力。

  伪军装备更差,士气低落。日军中队长井上少尉是个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但面对兵力捉襟见肘的局面,也只能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城门和城墙防御,伪军则被分散布置充当炮灰。

  许建国的一团是苏家军主力,加上配属的炮兵和坦克,总兵力近两千人。在绝对优势兵力火力下。

  刘天华为他们制定了“中心开花,四面压迫”的战术。

  以炮兵和坦克正面强攻西门,吸引敌军注意力和主力,同时派出两个步兵营从东门和城墙防御薄弱处进行迂回攀爬,一旦突破,便迅速向城内纵深发展,分割歼灭敌人。

  潞安县城方面,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它地处太行山余脉,依山而建,城墙蜿蜒起伏,借助山势,显得格外险峻。城墙多为石砌,部分地段甚至直接利用峭壁。只有南北两座城门,且道路崎岖,大型装备难以展开。

  城内有制高点——钟鼓楼,可以俯瞰大半城区。

  守敌为日军森田加强中队,约二百二十人,装备相对精良,配有重机枪和较多的掷弹筒。

  另有伪军一个连一百余人。

  日军中队长森田大尉性格谨慎多疑,他将主力置于城墙和钟鼓楼,伪军则分散在城内街巷要道设置路障,准备进行巷战。

  二团长王胜武面对易守难攻的潞安,决定采取“奇正结合,斩首破心”的战术。

  配属的战略支援营战士将是关键。

  计划利用夜色掩护,从城墙防御相对薄弱的东北角悬崖峭壁进行秘密攀爬,渗透入城。

  入城后,特战队首要目标是夺取或摧毁钟鼓楼制高点,同时伺机打开城门。

  一旦城门得手或制高点易主,王胜武亲率的主力部队则从正面发起强攻,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

  拂晓时分,水泉县城外笼罩着一层薄雾。

  苏清风站在临时构筑的炮兵观察所里,看了看怀表,时针指向五点三十分。

  “时间到!炮兵,开火!”

  随着他一声令下,配属的六门105毫米榴弹炮和团属迫击炮集中火力,对水泉县西城门及两侧城墙段进行了猛烈轰击。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炮弹准确地落在城头、城门楼和日军的沙袋工事上,砖石木屑混合着硝烟冲天而起。

  日军架设在西门的九二式重机枪还没怎么发挥作用,就连同射手一起被掀飞。

  城墙上的日军井上少尉被震得耳朵嗡嗡作响,他声嘶力竭地命令士兵进入阵地,用步枪和轻机枪向外盲目射击。

  伪军们则吓得缩在墙垛后面,不敢露头。

  炮火准备持续了十五分钟。当炮火开始向城内延伸,覆盖可能增援的路线时,四辆“山猫”坦克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引导着一团一营的步兵,呈散兵线开始冲击。

  “板载!射击!挡住支那军!”

  井上挥舞着军刀,督促士兵开火。稀疏的子弹打在坦克前装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却无法阻挡其分毫。

  “山猫”坦克的37毫米主炮稳稳瞄准了残破的西门。

  “轰!”

  一声巨响,本就摇摇欲坠的木质城门被炸开一个大洞。

  “机枪,掩护!工兵,上前爆破!”

  坦克车长通过电台指挥。

  车载重机枪喷出长长的火舌,压制着城头残存的火力点。

  几名工兵抱着炸药包,在坦克和步兵火力掩护下,敏捷地冲到城门口,安置炸药。

  “轰隆!”

  更剧烈的爆炸声响起,整个西门连同一段城墙彻底坍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冲啊!”

  尖刀一团战士们发出震天的怒吼,如同决堤的洪水,从缺口处涌入城内。

  与此同时,在东门和城南方向,负责迂回的二营和三营也发起了攻击。二营利用云梯和绳索,在炮火掩护下成功攀上城墙,与守军展开了白刃战。三营则用强大的火力压制东门守军,工兵同样爆破成功。

  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井上中队被分割在几处,各自为战。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成建制地投降,或者脱下军装躲藏起来。

  井上率领几十名残兵,退守到城中心的县衙大院,依托院墙进行最后的顽抗。

  “坦克,给我轰开院墙!”

  刘天华亲临一线指挥。

  一辆“山猫”坦克调整角度,一炮就将县衙的大门和院墙轰塌了一段。

  步兵随即冲入,冲锋枪、步枪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院内。

  绝望的井上拔出军刀,嚎叫着冲向坦克,被紧随其后的步兵乱枪打成了筛子。

  上午八点不到,水泉县城内的枪声基本停息。

  苏家军特制旗帜被插上了鬼子宪兵队的屋顶。

  此战,击毙日军一百七十余人,俘虏伪军一百二十余人,缴获大批弹药和部分粮食。苏家军一团伤亡仅数十人,大多是在攀城和巷战初期造成的。

  ……

  相比于水泉的强攻硬打,潞安的战斗更考验技巧和耐心。

  战斗发起时间比水泉晚两个小时,选在了天色微亮的清晨,但核心行动却依赖于前一夜的渗透。

  行动前夜,月暗星稀。

  旅属战略支援营营长周卫国,带领着三十名精心挑选的特战队员,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运动到潞安县城东北角的悬崖之下。

  这里地势险要,日军防守相对松懈,只在崖顶设了一个瞭望哨。

  队员们利用专业的攀爬工具和过硬的军事技能,如同壁虎般沿着近乎垂直的崖壁向上攀登。

  动作轻盈而迅捷,岩石和灌木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崖顶的日军哨兵抱着枪,缩在岗亭里打盹,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两名战士率先摸上崖顶,如同猎豹般扑向岗亭。

  寒光一闪,一把军用匕首精准地割断了哨兵的喉咙,另一名队员则捂住了另一名哨兵的嘴,匕首从肋骨间隙刺入心脏。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惊动任何人。

  周卫国打出安全信号,后续队员迅速跟上,全部成功渗透入城。

  按照预定计划,周爱国将队员分为两组。

  一组由他亲自带领,目标是夺取钟鼓楼制高点。

  另一组则由副中队长带领,潜往南门,伺机夺门或制造混乱。

  周卫国小组借助夜色和街巷阴影,避开零星的巡逻队,向钟鼓楼摸去。钟鼓楼由日军一个小队驻守,楼顶架设了两挺重机枪,控制着大片区域。

  “狙击手,占领对面屋顶,锁定楼顶机枪手和军官。其他人,准备手榴弹和冲锋枪,听我命令,快速解决楼下守卫。”

  周卫国低声下达指令。

  “是!”

  队员们迅速就位。凌晨五点五十分,约定的总攻时间即将到来。

  “行动!”

  “咻!”

  一声轻微的狙击步枪声响起,钟鼓楼顶一名日军机枪手应声倒地。几乎同时,另一名狙击手也击毙了楼顶的日军军曹。

  “敌袭!”

  楼下的日军哨兵刚喊出声,就被一阵密集的冲锋枪子弹打倒。

  周卫国带领队员们如同猛虎下山,冲入钟鼓楼底层。

  里面休息的日军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被手榴弹的爆炸和冲锋枪的扫射打得死伤惨重。

  战斗仅仅持续了几分钟,钟鼓楼就被特战队控制。两挺重机枪调转枪口,对准了城内日军可能增援的方向。

  几乎在钟鼓楼枪声响起的同时,南门方向也传来了激烈的交火声和爆炸声。

  副中队长小组在接近南门时被日军暗哨发现,随即强攻城门洞守军,并用炸药炸毁了门闩。

  城外,早已严阵以待的二团长王胜武听到城内枪声大作,尤其是钟鼓楼方向传来的爆炸声,知道特战队已经得手。

  “炮兵,集中火力,轰击北门,吸引敌人注意力!一营,跟我从南门冲进去!”

  王胜武大吼道。

  配属的炮兵开始轰击北门,制造主攻方向的假象。

  而王胜武亲率一营主力,趁着南门守军被特战队搅得混乱不堪之际,发起了迅猛的冲锋。

  城内日军森田大尉此时焦头烂额。钟鼓楼失守,意味着失去了战场制高点。

  南门告急,报告有敌军精锐小股部队在内应。北门又遭到炮击。

  “八嘎!我们被渗透了!所有人,向指挥部靠拢,准备巷战!”

  森田试图收拢兵力,做最后的挣扎。

  然而,苏家军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特战队控制钟鼓楼后,用重机枪火力封锁了主要街道,有效地阻滞了日军的调动。

  王胜武带领一营从南门涌入后,迅速沿着街道向城内纵深推进,与特战队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巷战依然激烈。残存的日军依托房屋、街垒进行顽抗,给进攻部队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苏家军战士战术灵活,三人一组,互相掩护,用手榴弹、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逐一清剿据点。

  森田大尉最终被困在城西的兵营里。

  面对团团包围,他发出一道不甘的怒吼:“我不甘心!大鈤本帝国蝗军是战无不胜的!!”

  随后抄起随身的武士刀,当场切腹自尽,残余的日军大部分被歼灭,少数被俘。

  上午十时许,潞安县城也宣告攻克。

  此战,击毙日军近二百人,俘虏伪军百余人,特战队和二团配合默契,以较小的代价拿下了这座险要山城。

  ……

  一天之内,连克两座县城!消息传出,震动四方。

  苏家军控制区内,百姓欢欣鼓舞,苏家军的声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两座县城缴获的粮食、布匹、药品和部分军火,极大地缓解了根据地的物资压力,也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反围剿储备了资源。

  在苏清风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更是接连不断。

  收复两座县城的巨额积分奖励,加上歼灭数百日伪军获得的积分,让他原本因为兑换温压弹和持续作战而消耗不少的积分储备,瞬间又变得充盈起来。

  随后立刻着手规划,准备兑换更多的技术资料、生产线关键设备以及一些未来战场上可能用到的特殊装备。

  钛原城内,筱冢义男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水泉、潞安的失守,不仅意味着战略上的被动,物资上的损失,更严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和统治威信。

  本想严密封锁消息,但纸包不住火,恐慌情绪开始在日占区蔓延。

  无奈,只能再次向岗村紧急求援,并疯狂催促各路援军,将围剿苏家军的计划提升到最高优先级。

  八路军总部这边。

  在收到苏家军主动出击,并在一日上午之内连克两座县城的初步战报后,指挥部内先是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

  “好!打得好!一天之内,连下两城!苏同志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老总拿着电文,用力拍在桌案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畅快笑容。连日来因日军重兵压境而产生的阴霾,似乎都被这则捷报驱散了不少。

  参谋长同样面带喜色,但他思考得更深:

  “老总,苏家军此举,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将几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择了一个极其精妙的时机。”

  “筱冢义男为了应对南线战事和构筑包围圈,将后方兵力抽调的如此空虚,这本是绝密,苏家军却能精准把握并果断出击,这份情报能力和决断力,实在令人惊叹。”

  “是啊,”

  老总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水泉和潞安的位置:

  “这两颗钉子一拔,筱冢义男的包围网还没完全织好,就先破了个大窟窿。他必须得分兵来救,或者调整部署,这就在客观上为我们其他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减轻了压力。命令各部队,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打击当面的鬼子!”

  兴奋之余,八路军高层更多是带着学习和研究的态度来看待这两场战斗。

  “老总,参谋长,这是前线观察员和地下交通站发回的更详细战斗过程。”

  位作战参谋送来了新的报告。

  老总和参谋长仔细翻阅着。报告中详细描述了苏家军在攻打水泉时步、炮、坦的协同。

  特别是“山猫”坦克在攻坚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工兵爆破的果断应用。

  而在潞安之战中,战略支援营的夜间渗透、精准狙杀、夺取制高点并与主力里应外合的战术,更是让他们眼前一亮。

  “这种打法,和我们熟悉的游击战、运动战完全不同。”

  参谋长感慨道:

  “这是建立在优势火力和精良装备基础上的正规攻坚和特种作战,我听说过。”

  “虽然我们目前条件有限,无法完全复制,但其中的战术思想,比如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于一点,比如重视侦察和情报,比如发挥技术兵种的突击作用,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老总深以为然:

  “立刻将这些战例整理出来,下发到各主力团,让我们的干部们都好好研究研究。”

  “尤其是那个渗透作战,告诉各部队,可以挑选有潜力的苗子,尝试组建小股精锐分队,进行针对性训练,未来在侦察、破袭、斩首等方面一定能派上大用场!”

  同时,老总再次吩咐:

  “命令即将抵达平安县的学习团负责人孙主任。”

  “他们现在的位置,就是最好的课堂。”

  “要抓住机会,虚心求教,不仅要学技术,更要学苏家军的组织、训练和作战理念。”

  “尤其是他们如何将装备与战术进行结合,如何高效组织后勤保障,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建设强大军队必须掌握的知识。”

  ……

  学习团的成员们此时也正处于极大的震撼和兴奋之中。

  他们虽然还未直接进入平安县核心区域,但距离战场更近,听到的炮声、感受到的紧张气氛更为真切。

  当捷报传来时,学员们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对苏家军战斗力的钦佩,以及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涯的憧憬。

  与水泉、潞安捷报同时传到山城微操大师官邸的,还有此前第45师在榆次惨败的详细损失报告。

  两相对比,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反差。

  书房内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此时,微操大师望着墙上的大幅抗战形势图,久久不语。

  没有人能看到他此刻的表情,只是脸颊在微微抽动着。

  “娘希匹!”

  一声压抑着怒火的咒骂终于打破了沉默:

  “李卫国无能!葬送了我一个精锐德械师!而那个苏清风…他一个草莽出身,凭什么能连克两城!!”

  他猛地转过身,脸色铁青,眼神中交织着愤怒、嫉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惊惧。

  苏清风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已经超出了他对于“地方武装”的认知。

  这支部队的存在,其威胁在他心中,甚至在某些时刻暂时超过了日寇。

  身旁,那位戴着眼镜的dai姓男子小心翼翼地开口:

  “校长息怒。李师长轻敌冒进,确有其过。但苏家军此次侥幸得手,也印证了其确有一定实力。”

  “若能趁此机会,加以笼络,授予其正式番号,纳入我战斗序列,则不仅晋省战局可获助力,于校长之声威,亦大有裨益啊。”

  “笼络?授予番号?”

  微操大师冷哼一声:

  “你们之前不是已经派人接触过了吗?结果呢?他苏清风可曾表现出丝毫归顺之意?他如今羽翼渐丰,只怕胃口更大,更不易驾驭了!”

  另一位穿着军装的将领开口道:

  “校长,即便如此,表面功夫也不能不做。”

  “如今全国舆论已然知晓苏家军战绩,若我们毫无表示,恐惹人非议,寒了其他抗战将士之心。不如…明面上予以嘉奖,擢升其官职,并通过报纸广播,大力宣传此战果,但需强调是在校长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胜利。”

  “暗地里…可派特派员许以高官厚禄,若其仍不从,则需早做打算。”

  他话中的“早做打算”几不可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不能收编,就要想办法限制、削弱,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惜与日寇形成某种“默契”,借刀杀人。

  微操大师沉默片刻,脸上恢复了惯常的阴沉与算计:

  “就按这个意思去办吧。嘉奖令要隆重,见报要迅速。”

  “另外,通知**,加强对苏家军内部的渗透,我要知道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武器来源,兵力部署,还有……苏清风这个人,他到底想要什么!”

  ……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11/424229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