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从晋西北开始爆兵百万 > 第118章 用弹药埋死日寇!

第118章 用弹药埋死日寇!


嘭!

  第一合成旅旅长刘天华抬起右手,重重一拳砸在沙盘边缘上的位置,认认真真地说道:

  “苏长官的建议完全可行,日寇后手的三个师团如今倾巢而出,驰援黑水河谷,此刻的忻口,必然兵力空虚!”

  “如果此时能来个釜底抽薪,进攻忻口,一来可以围魏救赵,二来说不定还能一举拿下这座重镇,为接下来收复钛原做准备。”

  钛原作为晋省省会,是无论如何都要收复的。

  苏清风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点头道:

  “是的,这桃子咱们苏家军不不摘白不摘。”

  “而且黑水河谷地势复杂,不利于重武器施展,我苏家军若强攻黑水河谷,即便能全歼中岛残部,自身也必定要付出代价,更要面对身后日军三路援军的攻势,会彻底陷入被动。”

  “而此举,则是将被动化为主动,将战场的主动权将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闻听此言,在场所有苏家军将领不再多言,直接点头道:

  “苏长官,下令吧,你就说接下来怎么打。”

  “是的苏长官,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一定执行命令。”

  苏清风目光一凝,大脑疯狂转动。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釜底抽薪”之计,顿时浮现在脑海之中。

  推演了好几遍,确认没有问题后,苏清风这才点点头,目光锐利如刀,开始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好几分钟过去。

  听完全部想法,刘天华、高战等人皆是目光精芒流转。

  刘天华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

  “苏长官此计非常巧妙!以我苏家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绝对能在日寇反应过来、回援忻口之前,以绝对力量,一举拿下!”

  高战更是兴奋地摩拳擦掌:

  “苏长官,下命令吧!我的重型合成团和装甲力量,最适合这种长途奔袭、中心开花的硬仗!”

  扫了眼众人期待的眼神,苏清风目光如炬,当即下令道:

  “好,那么我命令!”

  “第一合成旅刘天华部,除留下许建国尖刀团及部分炮兵,对黑水河谷的日寇实施围而不攻的战术!”

  “要做出主力仍在,随时可能发动总攻的假象!”

  “利用地形和残余工事,构筑多层狙击阵地,迟滞、消耗任何可能前来救援的日军部队!”

  “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粘住’敌人,为主力行动争取时间!”

  刘天华挺身立正,目光坚毅:

  “明白!请苏长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就算打光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让鬼子轻易越过防线!”

  苏清风微微点头。

  刘天华作为自己征召的第一名少将指挥官,能力自己还是挺放心的。

  随即继续下令:

  “命令!第二合成旅高战部,配属旅直属侦察营、特种作战营、防空营主力,作为此次奔袭忻口的绝对主力!”

  “全军即刻进行紧急动员和物资补给,一小时后出发!”

  “行军序列:以中型合成团赵德胜部为前锋,充分利用其轮式车辆的高机动性,轻装疾进,负责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小股日军据点、侦察兵,抢占关键桥梁和隘口!”

  “高战,你亲率重型合成团王铁柱部、炮兵营主力,以及所有后勤保障单位向忻口奔进!”

  “行动务必隐蔽、迅速!无线电保持静默,昼伏夜出,充分利用地形和夜色掩护!我们要像一把尖刀,无声无息地插进鬼子的心脏!”

  高战激动得脸色潮红,宏声应道:

  “是!请苏长官放心!第二合成旅保证拿下忻口,端掉鬼子的老窝!”

  苏清风徐徐点头,目光从他的脸上移到政委赵树成的面前,继续下令:

  “命令!平安、潞安、水泉三县根据地,由赵树成政委统一指挥。”

  “加大生产力度,尤其是炮弹一定要尽可能地多生产一些,我们接下来的弹药消耗量会非常大!”

  赵树成:

  “明白,请苏长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立正敬礼,恭恭敬敬的神情已经表明一切。

  苏清风目光从他的脸上移开,放到周智文身上,继续下令:

  “周科长,你们情报部门动用一切手段,密切监视日军三路援军及忻口守敌动向,特别是忻口日军兵力、布防变化,及时向奔袭部队通报!”

  周智文:

  “明白!”

  命令还在下达。

  总的来说就是,黑水河谷这边虚张声势,第二合成旅则去忻口偷桃子。

  战术其实十分简单。

  但若是配合好了,绝对能狠狠咬下小鬼子一大块肉。

  “诸位!”

  苏清风最后扫视全场,声音沉凝而充满力量:

  “此战不需要考虑后勤问题,给我动用最大战斗力,只要能拿下忻口,资金问题随时可得到解决。”

  “执行命令!”

  “是!!”

  “是!!”

  一众苏家军将领们高声应答,随即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齿轮,高效运转起来。

  ……

  一小时后,平安县城外秘密集结地域。

  第二合成旅的庞大兵力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完成最后准备。

  一辆辆59式坦克、86式步兵战车、猛士高机动车、牵引着122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卡车,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发动机低沉地轰鸣着,散发出浓重的柴油味和肃杀之气。

  士兵们检查着武器装备,将额外的弹药和补给搬上车。

  所有人口衔枚,马裹蹄,尽可能减少声响。

  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决然。

  旅长高战站在一辆59式坦克上,进行着最后的战前动员,他的声音通过坦克电台传遍各个连长以上军官的耳机:

  “弟兄们!小鬼子以为靠着人多就能吃掉我们?做梦!”

  “现在,他们的老巢忻口空虚,苏长官命令我们,直捣黄龙,端了鬼子的指挥部,砸了他们的饭碗!”

  “这一路,山高路远,鬼子的援兵就在旁边!但我们苏家军,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打不赢的仗!”

  “记住我们的口号: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为了苏长官,必胜!!”

  “为了苏长官,必胜!!”

  山一样的呼应声随即响起。

  “出发!”

  随着高战一声令下,钢铁洪流开始缓缓启动。

  担任前锋的中型合成团数百辆轮式车辆,如同离弦之箭,率先驶入苍茫的夜色之中。

  紧接着,重型合成团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以及庞大的后勤车队,也依次开动,形成一条蜿蜒数公里的钢铁长龙,向着东北方向,悄然潜行。

  他们避开了大路,专门选择地形复杂的丘陵、河谷地带行军。

  侦察营的特种车辆和特种作战营的精英们,如同幽灵般散布在队伍前后左右,清除着可能存在的日军眼线,确保大军行踪的隐蔽。

  与此同时,第一合成旅留守部队也在刘天华的指挥下,开始大张旗鼓地调整部署。

  士兵们在黑水河谷外围日夜不停地挖掘工事,坦克和火炮频繁调动,电台信号活跃,刻意营造出主力仍在,即将发动总攻的态势。

  许建国更是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对河谷内的日军进行骚扰性射击,保持压力。

  赵树成则亲自前往苏家军工厂厂区,亲自督导生产工作。

  此时,生产线已经进入24小时全力运转状态。

  枪械、子弹、炮弹。

  但凡是目前兵工厂能生产的武器弹药,都在连轴转生产中。

  海量的弹药被生产出来。

  然后通过苏清风从系统商城购买的军汽,不断运上前线。

  ……

  与此同时。

  黑水河谷,葫芦形底部。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第12师团,如今蜷缩在这片绝地之中,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

  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依靠在一块冰冷的巨石后面,原本笔挺的将官服此刻沾满了泥土和污渍,脸上满是硝烟和疲惫留下的痕迹。

  他那双曾经充满倨傲的眼睛,此刻只剩下麻木和偶尔闪过的恐惧。

  参谋长拿着刚刚统计完毕的清单,步履沉重地走过来,声音干涩地汇报:

  “师团长阁下,物资清点完,我们携带的粮食,即便实行最严格的配给,也只够全部武士维持三天。”

  “弹药方面,步枪子弹平均每枪不足百发,机枪子弹更少,炮弹耗了大半。”

  “另外药品奇缺,伤员得不到有效救治,情况还在恶化。”

  中岛今朝吾闭了闭眼睛,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声音。

  当时为了突围,他下令几乎丢掉了全部的物资,只带了武器和弹药。

  虽然突围出来了,可现在后勤直接瘫痪。

  “三天,只有三天的粮食!八嘎!!”

  中岛今朝吾有种想骂娘的冲动。

  如今第12师团身处绝地之中,三天之后呢?

  “倘若战术指导的蝗军没有攻过来,那…”

  无法想象。

  “若时间久了,不用苏家军打,蝗军就得全部被饿死。”

  中岛今朝吾痛苦不已。

  虽然这处河谷资源还算丰富,但也只有些植被,水里也只有部分淡水鱼。

  这么点东西,怎么可能够好几千人吃。

  因此,此刻的黑水河谷里,景象十分凄惨。

  大量的鬼子兵们蜷缩在阵地上。

  伤员的呻吟声、哀嚎声此起彼伏。

  因为缺乏药品,很多鬼子兵的伤口已经开始化脓。

  继续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生蛆,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最后感染而死。

  绝望的气氛,如同河谷中弥漫的晨雾,越来越浓。

  一些鬼子兵开始本能地在河谷里寻找可以果腹的东西。

  他们也知道,吃的不多了。

  在这种气氛下,大量的鬼子兵前仆后继。

  河边的野菜、草根被挖掘一空,甚至树皮都被剥下来。

  饥饿,如同最可怕的瘟疫,虽然还没到来,但已经开始侵蚀鬼子第12师团的意志。

  中岛今朝吾这边。

  他看着眼前这一切,只感觉十分无力。

  “援军到哪里了?”

  中岛的声音沙哑着询问起来。

  参谋长连忙回答:

  “岗村司令官已严令第37、第46师团等部火速增援!他们正在全力向我们靠拢!!”

  中岛今朝吾神色忽然一变,恶狠狠地喃喃起来:

  “该死的苏家军,这次本师团长是遭遇了埋伏,如今好几个师团的蝗军抵达,我看你们还能挺多久。”

  ……

  就在苏家军奇兵暗度陈仓,第12师团困守之际。

  从忻口、钛原、运城三个方向扑来的日军援军,正浩浩荡荡地在晋西北的山地丘陵间艰难跋涉。

  来自忻口方向的第37师团主力,由师团长本间雅晴中将亲自带领。

  他是距离最近、也是心情最焦急的一路。

  毕竟第12师团是从他的防区方向被打残围困的,于公于私,他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快速度!快快滴!第12师团的武士们正在流血,正在等待我们的救援!”

  本间雅晴站在一辆装甲汽车上,不断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脸色铁青。

  他的部队以摩托化步兵和骑兵为先导,后面跟着长长的卡车队伍和炮兵,以及一个战车大队的数十辆坦克。

  然而,晋西北复杂的地形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更何况,苏家军已经派出部分战士袭扰,这让他苦不堪言。

  “报告师团长!前锋部队遭遇支那地雷袭击,两辆卡车被毁,伤亡十余人,道路清理需要时间!”

  “报告!左翼警戒分队与一股穿着百姓衣服、但装备自动武器的武装人员交火,对方利用地形节节抵抗,迟滞我军前进!”

  “八嘎!”

  本间雅晴气得一拳砸在车厢上。

  这些袭扰虽然无法阻止大军前进,却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他们,不断消耗着他们的时间、精力和物资。

  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航空兵侦察报告显示,黑水河谷外围的苏家军阵地防御森严,调动频繁,显然主力仍在,并且做好了迎击援军的准备。

  “看来苏家军是铁了心要先吃掉中岛君了…”

  本间雅晴喃喃自语,心中那份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但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不断催促部队不顾疲劳,日夜兼程。

  如今,他只想尽快赶到战场,与苏家军主力决战,解救出第12师团。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从钛原出发的第46师团和从运城北上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身上。

  他们同样遭到了各种形式的袭扰。

  也同样从航空兵那里得到了“苏家军主力仍在黑水河谷”的情报。

  此外。

  在周智文的安排下,故意泄露了假的作战消息。

  在截获到这封电报并完成破译后,看着上面大量的假消息,日寇高层信心更加满满。

  上面的消息透露出一个核心:增援黑水河谷!

  在这条消息的误导下,整个鬼子高层,从岗村宁次到各师团长,全都坚信苏家军的战略意图是围点打援。

  以第12师团为诱饵,吸引援军来攻,然后在预设阵地予以重创。

  “命令各部,加强侦察,注意侧翼安全,稳扎稳打,不要冒进!苏家军诡计多端,小心他们的埋伏!”

  为此,岗村那个老鬼子专门从燕京发来提醒电文。

  之前的整个师团被全歼,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

  如今第12师团又危在旦夕。

  这可是甲种师团!

  岗村这个老鬼子不慌怎么可能。

  不过,他毕竟是个老谋深算的老畜生了。

  虽然救12师团心切,但也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苏家军的表现,太“配合”了,仿佛就在等着他们钻进口袋。

  然而,包括岗村在内,所有日军将领的思维盲区,都在于他们绝不相信,苏清风敢在三大师团援兵压境的情况下,还敢分出主力,远离根据地,去攻击他们重兵驻守的后方枢纽!

  他们低估了苏清风的胆魄,更低估了苏家军的机动能力和攻坚能力。

  因此,日军的援兵虽然庞大,却在一种急躁、疑虑而又不得不步步为营的矛盾心态中,缓慢而坚定地朝着黑水河谷这个“陷阱”中心靠拢。

  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河谷方向牢牢吸引。

  完全没有意识到,一柄更加锋利、更加致命的尖刀,已经悄无声息地绕到了他们的身后,正朝着他们最柔软的下腹,疾刺而去!

  ……

  时间在紧张的对峙中又过去了一天。

  黑水河谷内,日军的存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但得知战术指导部队正在赶来,而且目前存粮并不是岌岌可危状态。

  因此,第12师团的鬼子仍然在顽强抵抗。

  简直比茅坑的石头还要硬。

  而河谷外围,刘天华指挥的留守部队,像耐心的猎人,紧紧握着手中的猎枪,却没有扣动扳机。

  只是在不断加固工事,冷眼看着河谷内日军的窘迫,同时警惕地注视着远方地平线,准备迎击即将到来的日军援兵。

  而在远离主战场的东北方向,第二合成旅的钢铁洪流,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迂回穿插了近两百公里,抵达了忻口外围不足三十里的山区。

  部队在此进行最后一次休整和隐蔽。

  旅长高战和几位团长趴在山脊上,借助茂密的灌木丛掩护,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忻口城。

  忻口,这座位于忻定盆地北缘、滹沱河畔的古老城镇,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南眺省会钛原,北扼雁门关与平型关要隘,是连接晋北与晋中的咽喉锁钥,更是屏护钛原的北部重要屏障。

  其地名本身,便源于“忻定盆地北口”之意,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小鬼子占领忻口后,更是将其建设成为进攻我龙国的核心军事重镇。

  经过数年经营,城内城外碉堡林立,壕沟纵横,囤积了大量军火物资,常驻有重兵把守,堪称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坚固堡垒。

  在日军的晋省防御体系中,其地位仅次于钛原和资源重镇大同。

  不过那是之前。

  而此刻的忻口,却正处于一个极度的虚弱期。

  为了解救被围的黑水河谷第12师团,岗村几乎抽干了晋省腹地能够机动的兵力。

  原本驻守忻口的鬼子和第37师团一起,几乎倾巢而出,由师团长本间雅晴亲自率领,扑向了西南方向的战场。

  此刻留守忻口的,仅剩下一个残缺的步兵联队,约莫千余人。

  加上第37师团直属的部分后勤、炮兵、工兵等非一线战斗人员,以及一个营规模的伪军部队。

  总兵力满打满算,不超过两千人。

  不过城防工事十分坚固。

  正常情况下,依靠城防工事守上半个月都没有问题。

  哪怕晋绥军两个军来了,也能守至少一周,等待援军回援。

  但,此刻这些小鬼子面临的是我苏家军!

  武器装备先进到不像话、拥有坦克和重炮的苏家军!!

  ……

  城外,山区密林之中。

  第二合成旅旅长高战缓缓放下望远镜,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

  通过观察,结合周智文情报部门最后传递来的信息,他对忻口守敌的布防情况已经有了清晰的了解。

  “鬼子果然空了!”

  高战低声对身旁的王铁柱说道:

  “看他们的布防重点,完全对着西南面。城墙上的巡逻队密度也不高,炮兵阵地的活动迹象很少。老天爷把这块肥肉送到咱们嘴边了!”

  王铁柱搓着大手,眼中闪烁着嗜战的光芒:

  “旅长,下命令吧!我的坦克团早就饥渴难耐了!就凭城里那点鬼子,还不够我们塞牙缝的!”

  中型合成团团长赵德胜则更显沉稳:

  “旅长,鬼子虽然人少,但工事完备,我们长途奔袭,重装备不少,强攻虽然能拿下,但恐怕耗时较长,万一鬼子援军回缩,或者黑水河谷那边压力过大,容易出现变数。”

  “我建议,还是以奇袭为主,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打开突破口,瓦解敌指挥系统。”

  高战赞许地看了赵德胜一眼:

  “说得对!咱们不能光靠蛮力。”

  “苏长官说过,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所以…”

  他略一沉吟,一个结合了绝对火力与精准打击的作战计划迅速在脑中成型。

  “没必要和日寇浪费时间,直接用弹药将忻口城给堆下来,记住苏长官的命令,发挥最大战斗力。”

  赵德胜跟王铁柱目光转动,立即点头道:

  “明白,旅长,那接下来怎么做?”

  “命令!”

  高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迅速下令:

  “部队先休息,侦查部队时刻收集情报,凌晨四时整发动进攻。”

  “所有火炮,包括122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对准日军城外的明确支撑点、城墙预设火力点、以及城内疑似指挥部、电台、炮兵阵地的区域,先进行半小时的急速射!”

  “争取在总攻开始前,先把鬼子的指挥系统和外围防御砸个稀巴烂!”

  “王铁柱!”

  “到!”

  “你的重型合成团在炮火准备结束后,以59式坦克为前锋,步战车协同,集中力量从东门突破!”

  “一旦入城,不要理会小股残敌,直插中心,抢占日军守备司令部、火车站和军火库!这些才是忻口日寇的心头肉!”

  王铁柱:

  “明白!”

  …………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11/422520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