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这就导致往京都运粮,基本无利可图。
全靠庆皇强权征调。
不过如今有了辽地粮食入京都,那么就能缓解很大的问题。
毕竟辽地的粮食,运往沿海各地是最为便捷的。
然而大庆南北各地,需要大量粮食的地方,也就范阳、京都、以及广州城三地了。
然而广州城那边稻米一年三熟。
加上本身离着占城就近,外加上岭南那般人什么东西都能吃……
以及辽地离着广州的海路着实有些太远。
辽地粮食,最好的倾销地,也就只剩下京都了。
对于大庆百姓来说。
只要有了粮食饿不死,做什么都好说。
秦棣拿着糕点随时吃着。
“有了辽地那么多粮食进来,人人都能吃得饱饭,这已经称得上天下大治了。”
“如今开朝才二十多年,就能治理到如此地步,当真难以想象。”
秦棣对此相当感慨。
历朝历代,从战乱中刚刚平定下的新皇朝,往往得需要两三代人的积攒,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甚至就连开元盛世,那时候都建朝一百多年了,也难以满足粮食上的需求。
可如今这大庆,短短二十年,就治理出了几十年的成果。
“还是得益于技术的发展。”
秦风看着殿内崭新的地形地势沙盘图。
以往广宁城有关于辽地的巨大沙盘。
如今,也总算有大庆的了。
只不过这条沙盘,主要还是只有两条线。
一条是黄河以及周边水域的,上面插着诸多颜色不一的旗帜,代表着那里正在被治理。
而另外一条,则是南北的,上面摆放着诸多城市。
那是京辽道。
也就是京都通往辽地的道路。
那里如今也在勘测施工,已经完成了五成。
“从古至今,随着工具越来越先进,这天下发展的便也就随之越来越好。”
“秦朝时天下人口才就几千万人,可如今这天下间又有多少人了。”
“以往两头牛才能抬一个犁拉,而现在就不算上辽地的大型农机,单说这南方的曲辕犁,一头牛便可轻松拉动,种田都方便了太多。”
“等到了未来,技术还会进一步突破。”
秦风将一枚绿色的小旗子,插在一处施工道路上。
“这就叫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秦棣轻微皱了皱眉头。
“老六,你那大型蒸汽农机,可否能送到鞑靼地几台?”
秦风听此有些疑惑。
“三哥不该要战车吗?”
秦棣则摆了摆手。
“迁移到鞑靼地的人口数量,如今有点多了,而土地产出的粮食却不太够用。”
“鞑靼地的气候实在太冷了,每年种地也只能种一季,而且如今那边绝大部分土地,还都是牧场,开垦起来极度的不容易。”
秦棣说着鞑靼地的难处。
如今他的确在京都处理大庆政务不假。
可鞑靼地那边,终究还在迁移百姓。
但百姓们到了,土地也有。
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够这些百姓们来开垦土地。
的确当地接受宁王统治的游牧民族,能贡献出诸多牛马来使用。
可开垦土地的效率,终究还是不太行。
若是不解决掉这个问题。
那么将会影响到今后向鞑靼迁移百姓的数量。
这点上,秦风已经答应了,将会让鞑靼地庆人人口数量,达到三千万。
前提是。
得养得活!
“鞑靼地气候寒冷,当集中人口,学广宁城治理。”
秦风也真心希望宁王未来能在鞑靼地站稳脚跟。
“人口集中到一起,生存起来更加方便,关键的还是要开采煤矿,这样就能进行冬日取暖,避免人被冻死。”
大庆迁移到鞑靼地的那群人。
并不耐冻。
毕竟大庆南北的气温,可要暖和太多了。
很难承受住鞑靼的寒冬。
迁移过去归迁移过去。
但也不能做到迁移了就置之不理。
“煤矿已经在开采了,那边木头也不少,烧炭也容易,冬天倒是不是问题。”
“就是粮食上,没有那么的富裕。”
秦风听此,不免点了点头,略微想了想,最终道。
“十台够不够?”
秦棣当即愣住,随即大喜过望。
“够,这可太够了!”
秦棣对此长叹不已。
“还是老六你对我最好啊。”
……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00/424096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