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综穿:温婉的逆袭人生 > 许兰苕5

许兰苕5


温婉的行动很顺利。

  话说赵祯虽然宠爱张妼晗,却也并不是多有节操的人。

  据说历史线中的宋仁宗十分好色,喜欢和多个女子共寝,从太后到大臣们全都劝他爱惜身体。

  是真是假,温婉也无从知晓,但她能接受皇帝有众多嫔妃,但一次招幸两人及以上的举动,她觉得有点受不了。

  好在原身的记忆中并没有此事,或者应该说没有接收到这样的信息。

  不过说实话,作为后世人,温婉对仁宗皇帝赵祯生不出多少好感来。

  他在位期间的政绩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对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三冗”开始严重,对外增加对辽“岁币”,丢失河西之地,西夏彻底独立,同样赠送“岁币”。

  因为没什么治国的能力,又太过软弱仁慈,在朝堂上,基本上无力管控臣子们的结党,臣子们几近于肆无忌惮。

  可以说宋朝的党争之祸源于宋仁宗。

  但儒家士大夫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帝王,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强硬的手段,只是贪图身后的名声,一味在“仁”字上下功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尽情拿捏。

  而后世宋仁宗的名声这么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于他符合儒家士大夫的所界定的好皇帝的标准。

  负责修史的又是文官士大夫,自然对宋仁宗百般赞颂,连微不足道的几件小事都大书特书,以凸显他的仁。

  可真正说到“仁”字,仁宗的仁爱只施与他能接触到的文官以及宫中侍从,他的百姓未必见得到真仁。

  都说宋仁宗百事不会独会做官家,在他在位期间,几乎集中了北宋所有的名臣贤相,大政方针也基本上都出于臣下。

  身为官家的仁宗几近垂拱而治,倒落得个仁慈爱民的好名声。

  可真的如此吗?

  仁宗时期依旧是农民起义不断,对外几乎毫无建树,就更别说收复燕云了。

  诚然,战争既烧人又烧钱,息兵罢战对当时的老百姓是大功德一件,但是凡事要看长远,不能只着眼于当下。

  正所谓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宋仁宗的仁也只是他那一朝的仁,对宋朝的后世子孙而言,未必真仁。

  记得有一位大思想家曾对宋仁宗评价就不高,他认为宋仁宗“无定志”,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

  说白了,就是朝令夕改,即随着大相公的更迭,执政方针也在不停变换。

  或许他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在于有自知之明,没有瞎折腾,虽然也玩弄权术,终归是有节制的,也没有过度纵容自己的欲望。

  在温婉看来,北宋的数位皇帝中,真正属于雄主的只有宋太祖和宋哲宗,可惜二人都是英年早逝……

  话题扯远了,温婉猜测她能如此顺利,大约是因着她是翔鸾阁的人,而张妼晗所生子女均有先天不足的症状,或许还觉得是在给张妼晗增加话语权。

  再一个后宫总共也没多少子嗣。

  不管是以官家的身份,还是只以一个普通男子而言,传宗接代都是他的迫切所求。

  ***

  温婉穿好衣服出来时,贾玉兰正铁青着一张脸等着她。

  一见到她的人,立马就抬手打过来。

  温婉哪会受这份罪,眼疾手快的伸手挡住:

  “你若是想吵醒张娘子,就只管闹起来!”

  贾玉兰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开口说话时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感觉:

  “等会再和你算账!”

  说着又将温婉往外拉:

  “你先回你的屋子……小心点,别被人看见了!”

  温婉似笑非笑的瞥了她一眼,甩手走了。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795/4243298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