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研学遇萌娃 巷韵润童心

第一百四十七章 研学遇萌娃 巷韵润童心


盛夏的老巷绿树成荫,蝉鸣声此起彼伏,给炎热的夏日增添了几分生机。老巷文化展示空间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正在进行,二十多个戴着小黄帽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体验,稚嫩的笑声回荡在巷道里。

"同学们,这里就是老巷的文化展示空间,里面藏着很多老巷的故事和老手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吧!"苏晚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笑容亲切地给孩子们介绍。

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一双双大眼睛里满是求知欲。"苏晚姐姐,这些旧物件都是干什么用的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指着展柜里的老纺车问道。

"这是老辈人用来纺纱织布的纺车,"苏晚耐心地解释,"以前没有机器,人们就是用它把棉花纺成线,再织成布,做成衣服穿。"她还邀请张伟来给孩子们演示纺车的用法,看着棉花在纺车上变成细细的线,孩子们都惊叹不已。

在技艺展区,张婶正在教孩子们做青团。"大家先把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均匀,揉成面团,再包上豆沙馅,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可以啦。"张婶一边示范,一边指导孩子们操作。

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虽然有的把面团揉得乱七八糟,有的把豆沙馅露了出来,但每个人都很认真。"张奶奶,我做的青团像小兔子!"一个小男孩举起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喊道。张婶笑着夸奖:"真好看,你真有创造力!"

陈爷爷的书笺制作体验区更是排起了长队。孩子们拿着毛笔,在陈爷爷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写字。"写的时候要轻轻的,手腕要稳,"陈爷爷手把手地教着,"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者想对家人说的话。"

一个内向的小男孩迟迟不敢下笔,苏晚走过去鼓励他:"别害怕,大胆写,不管写得怎么样,都是你用心做的书笺,都是最特别的。"小男孩鼓起勇气,写下了"我爱爸爸妈妈"四个字,虽然字迹稚嫩,但很认真。陈爷爷欣慰地摸了摸他的头:"写得很好,这是最真诚的话。"

周先生则带着孩子们在历史展区,通过老地图、旧照片,讲述老巷的发展历程。"以前的老巷和现在一样热闹,这里的人们互帮互助,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周先生指着一张老巷全景图,"这些青石板路,这些老建筑,都见证了老巷的岁月变迁。"

研学活动间隙,孩子们还在老槐树下听李叔讲农耕故事,跟着萌萌学画老巷的风景。整个老巷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乐园。

老师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对苏晚说道:"这次研学活动太有意义了,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了传统技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巷真是个适合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好地方。"

苏晚笑着回应:"能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文化,了解老巷的故事,我们也很开心。以后我们还会推出更多适合孩子们的研学活动,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老巷的韵味。"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恋恋不舍。"苏晚姐姐,我下次还想来老巷,还想做书笺、包青团!"一个小女孩拉着苏晚的手说道。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希望能再来老巷。

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陈爷爷感慨道:"这些孩子就像老巷的幼苗,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让他们从小了解老巷的故事,传承传统技艺,老巷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苏晚点点头:"是啊,童心纯真,最容易被传统文化感染。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搭建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让巷韵滋润童心,让传统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巷的研学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体验。老巷的孩子们也成了小小讲解员,带着游客们参观展示空间,讲述老巷的故事。

苏晚知道,老巷的文化传承,就在这些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在他们稚嫩的笔触下,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中,慢慢延续下去。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792/502165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