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如果我做到了,我与姐夫不论做什么事,只要能自筹到足够的钱资,叔伯都不会阻拦,并给予人力,权力上的支持。”

“你想做什么?”

朱标很感兴趣的问出了和老朱相同的问题。

“一时半会说不清,到时候了再顺带解释吧。”

“时间还长,我也要寻些可靠人手,趁着这段空闲,先给姐夫补补课。”

“比如婶婶的润物细无声。”

“姐夫可知为何每当叔伯向我问政时,我往往会给出直接的方法,简单,高效。”

“而当姐夫你问我时。”

“我往往会讲通各种方法的关窍,引导姐夫想通为何要如此施为的原因吗?”

朱标摇了摇头。

“因为不仅是我,叔伯大概也是希望你能学到如婶婶一般的施政风格。”

“为何?”

“因为如叔伯这样简单粗暴的皇帝,只他一人就够了。”

“任何一个大王朝,都不能只有武功,没有文治。”

“这也是他如今如此高龄,还要坚守皇位的原因,他希望替姐夫你清扫掉所有会使大明动荡的不安定因素,让你不必再如他一般,对臣子挥起屠刀。”

“姐夫如今的胸怀足够。”

“欠缺的正是如我所说的,应对臣子的成熟手腕。”

“当皇帝不再用威使臣子惧怕时,皇帝就必须要拥有不被臣子迷惑的眼睛,以及驯服臣子,让他们为你所用的手段。”

“你得吝啬你的夸赞,吝啬你的恩赏,吝啬你的决断。”

“同时让他们猜不透你的心思。”

“这样,他们才会敬畏你,任你驱策。”

朱标听的很认真。

他一直是个有原则,有韧性,接受批评,善于学习的人。

也正是因为他身上的这么多闪光点。

如今放眼望去的满朝文武,开国勋贵才都是铁杆太子党。

但朱标不会因此固步不前。

他很清楚。

如今的大明正面临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开国的勋贵都在慢慢老去,他父皇也在有意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朝堂,接替权柄。

不仅是为了权力的制衡。

也是在为他培养以后接班的班底。

而如今年轻一辈的杰出代表,就是他身边的这位小舅子。

智慧卓绝,品行端正,仪表堂堂,深不可测。

就是放眼整个朝堂,朱标也想不出有谁能够压他一头的。

所以,向常升学习。

无疑就成了他增长智慧最快的方式。

还能练习如何驱策臣子。

“可能讲的更细些?”

“这些都是我的一点心得,若一时无法领悟,那便之后碰上再说吧。”

常升也没法再细讲。

套用一句后世的话,那大概就是懂的都懂。

“施政从来都是一门灵活变通与妥协的学问。”

“就拿精简奏书来说,我不赞同如陛下般订立奏书格式,限制奏报字数达成目的,不仅是过犹不及,容易被奸贼钻了窟窿。”

“同时也得考虑到,后世之君并不一定都如叔伯与姐夫般喜欢精简的,如果哪一任新君觉得精简的奏书有碍仰瞻,又一任新君中意浪漫词藻。”

“若将奏书的定制一改再改。”

“岂不是将朝廷威仪四个字丢在地上,任人踩踏?”

“同理。”

“奏书的排名也是如此。”

“如果那一天百官对奏书排名的热情消退,又该如何调整呢?”

朱标思虑片刻,提议到:“将那些奏书编撰,发往国子监,”

常升有些惊讶于朱标的反应速度。

夸赞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每年派人从去年的甲等奏书中再选优,编纂一集,除了分发给国子监,还可对外“限量”售卖。”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632/425860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