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孔议原本还没察觉。

听到族老提醒,脑中回档过那一个个上榜的族内子弟的名单,再综合一下他与这些族内子弟有限的交流中的表现。

他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就听族老顺了一口茶汤,指引到:“如此,少族长带领族人接下来在四书五经校订之中方向便有了参考,那便是顺应朝廷所需,力求务实,致用。”

“只要我们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该是我们的机会,就不会被旁人上下其手的暗中破坏。”

“倘若真拿到了北宗的痛处。”

“适时的替南宗正名,积累名望,不是坏事。”

确定了接下来的目标,分析清楚了自身处境,孔议当即就给族里修书一封。

一是告知他爹可在适当的时机发动人脉,摇旗呐喊,替南宗正一正名。

二是请族里帮忙调查。

确认北宗到底是做了什么手脚,致使触怒了朝廷。

了解了其中的内情后,他们才更有把握获得朝廷的支持,借力打力,事半功倍。

而在另一旁。

当宋濂结束了又一次的四书五经校订之后,一回宅邸,就看到了风尘仆仆从孔家南宗归来的道衍。

“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宋师不必介怀,这是贫僧份内之事。”

换下了一身官袍的道衍,将一路上对南宗态度的试探和孔议的交谈笔记都递给了宋濂。

翻着这份“聊天记录”。

宋濂的脸上浮现了些许凝重。

“这孔家南宗竟衰落至斯?”

道衍深深的点了点头。

相比较孔家北宗一族二十房大支,还有数之不尽的旁支,再加上曲阜一地的官职基本都被孔家所把持,有人有钱有地有权,简直就是个国中之国。

南宗的生存环境堪称恶劣。

一族的支脉还不到北宗的三分之一,不少族人干脆就经营些产业,以供养家族中的年轻后辈读书。

相比较北宗浩荡而来,排面却不落下风的南宗,那当真是掏空了族内的精锐,来此替南宗证明,背水一战呢。

谁能想到。

当初跟北宗孔家浩浩荡荡打了二百年舆论战,争孔家正统的南宗如今是这局面呢。

他们还算计着利用南宗给北宗多使些绊子。

打压北宗的同时,对南宗的孔家也要执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现在再看,还是悠着些吧。

别真把人大棒揍趴下了,到时候连驱使的棋子都没有。

“老朽修元史时,也曾注意到北宗孔家给元人递降表之事,那时老朽以为,圣人的传承或许犹在,但自那时起,圣人的骨气便已然折断了。”

“未曾想这二百年来。”

“圣人的骨气,却被这一支南下的孔家族人延续了下来。”

当宋濂翻阅完道衍在孔家南宗地带探听的消息,以及在南宗孔家架阁库的族史中摘录的综合信息,放下小册的这一刻,他不由得为孔家南宗发出了深深的赞叹。

原来这二百年来。

随着南宋覆灭,元朝建立,再更迭到如今的大明朝,即便传承的波折不断,南宗孔家最终还是遵循着一直以来的,祖上传承的,最古老淳朴的治家理念。

诗礼传家、忠孝仁义。

时逢乱世,也不忘读书。

时刻谨记自己汉人的身份。

不与压榨百姓的家族同流合污。

就在这么一种选择不变通的,遭受诸多排挤和打压的世道里,他们仍旧拒绝了元人向他们抛来的橄榄枝,严禁族内子弟在元朝任职。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632/425857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