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太监无双 > 第63章 朝会风云再起!

第63章 朝会风云再起!


不去参拜太后只是小皇帝赵如构的第一步而已。

第二天,皇帝大婚的喜庆余温尚未散尽,前朝便再度掀起了惊涛骇浪。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

司礼监太监刚唱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安亲王便率先手持玉笏,大步出列,声音洪亮,打破了这表面的平静。

一般来说,帝党争斗都是先派小官抛砖引玉,安亲王压轴出场。

但眼下之事非同小可,小官们不敢率先谈论。

所以,必须让安亲王亲自出马,让他以亲王!以陛下生父之名,打开一个局面!

“陛下,太后娘娘!臣有本奏!”安亲王躬身行礼,继而昂首,目光扫过珠帘与龙椅道:

“陛下已于昨日大婚,成家立业,此乃国之大庆,万民同欢!然,天子既已成家,便当亲政立业!”

“《礼记》有云:‘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厦,行孝悌,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今陛下虽未至弱冠,然已大婚,即为成年之始。且陛下天资聪颖,勤学不辍,于治国之道已有涉猎。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臣民想,臣恳请太后娘娘还政于陛下,使陛下亲揽乾纲,此乃顺应天命,合乎祖制之举!”

一言落罢,全场震惊!

尽管知道帝党们最近气焰嚣张,但众人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帝党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向太后发起进攻了!

当面的请太后退位!

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新任国丈、内阁次辅周明远立刻出列附议,语气显得更为恳切,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安亲王所言极是!陛下乃真龙天子,承袭大统,亲政乃天经地义!太后娘娘多年垂帘,辅佐圣躬,呕心沥血,臣等感佩于心。然,娘娘凤体亦需休养,岂能长久操劳?如今陛下已立中宫,正该亲掌权柄,统御四海,方显我大昭朝堂清明,皇权永固!此乃臣等百官所愿,亦是天下万民之盼!”

紧接着,如同早就约定好了一般,礼部侍郎李明辅、都察院右都御史,以及数名科道言官纷纷出列,跪倒在地,声音此起彼伏:

“臣附议!请太后娘娘还政陛下!”

“陛下已经大婚!足以亲政,此乃众望所归!”

“太后娘娘当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

声浪一时高涨,似乎要占据整个朝堂!

而就在此时,一声苍老却沉稳的冷哼响起。内阁首辅张巡手持玉笏,缓步出列,他虽年迈,但腰背挺直,目光如电,扫过那些跪地请愿的官员,最后面向御座与珠帘,沉声道:

“安亲王、周大人,尔等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操之过急,置社稷于险地!”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声道:“陛下大婚,固然是喜。然,亲政非同小可!需知,治国如烹小鲜,非有深厚学识、通达阅历、沉稳心性不可为!陛下年方十四,虽天资聪颖,然于经史子集、军政要务、民生百态,尚需深入学习,细细体察。岂能因一场大婚,便仓促亲政,将万里江山、亿兆黎民轻易托付?”

他转向安亲王,语气锐利:“安亲王口口声声祖制,可曾细考?前朝亦有多位皇帝年至十六、七,行过及冠之礼,方正式亲政!此方是稳妥之道!尔等急于此刻便要太后还政,究竟是为国着想,还是另有所图?!”

张巡一派的官员,如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等也立刻站出来声援:

“张阁老所言甚是!陛下年幼,正需太后娘娘慈训匡扶!”

“亲政乃大事,岂能儿戏?当待陛下及冠,学识德行俱备,再议不迟!”

“尔等咄咄逼人,岂是臣子之道?!”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方以帝党、东厂势力为主,高举“成婚”、“成年”大旗,言辞激烈,步步紧逼!

另一方则以张巡等后党、清流为核心,坚守“稳重”、“社稷”底线,引经据典,据理力争。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有言官指责太后恋栈权位,便有御史反驳其心怀叵测;有大臣强调皇帝已具备亲政能力,便有老臣列举皇帝还小,认为尚需磨砺。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争吵声、驳斥声不绝于耳,如同市集一般,全然没了平日的庄严肃穆。

上一次,帝党的“立后”之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这让他们原本信心十足!

但这一次,太后一党有了准备,加上帝党这段时间的咄咄逼人让不少中立大臣都看不下去,纷纷下场帮忙。

因此,两方人马这次竟斗了个不分胜负,谁也吵不过谁!

让帝党着实有些没想到!

小皇帝赵如构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乱象,脸色越来越阴沉,他原以为这一次会向上一次“立后”朝会一般顺理成章。

毕竟成婚后便亲政,这可是大昭祖制!

却没想到有如此大的阻力!

看来,太后在朝堂的根基还是太深!

很多大臣明明受了帝党的威胁,却依旧帮太后开口!

小皇帝把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已然将那些支持太后的铁杆记在心中,发誓等自己登基之后,一定要诛杀这些人的九族!

而珠帘之后,上官嫣儿一直沉默地听着,看着。她看到帝党是如何的有备而来,也看到张巡等人是如何的竭力维护。直到争论达到白热化,几乎要演变成动手大乱斗的时候,她才缓缓开口。

“够了!”

仅仅两个字,便让所有目光聚焦于珠帘之上。

“皇帝大婚,确是喜事。哀家亦盼着皇帝早日成才,独当一面。”她的话语平稳,却带着千斤重压道:“然,亲政乃国之本,非是儿戏。皇帝年纪尚轻,学识阅历皆有不足,哀家身为母后,岂能放心将江山社稷轻易交付?”

她目光如电,虽隔着珠帘,却仿佛能看清每一个人的心思:“安亲王、周大人,尔等爱君之心,哀家知晓。但此事,不必再争。”

她一字一顿,清晰地下达了最终的决定:“待皇帝年满十六,行过及冠之礼,再行亲政之议。此事,就此定论!”

没有解释,没有妥协,只有斩钉截铁的结论。上官嫣儿这一次展现出了与立后风波时截然不同的强势,明确告诉所有人,在核心权力问题上,她,寸步不让!

帝党众人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安亲王胸口起伏,周明远眼神阴鸷,却无人敢在太后如此明确强势的态度下再行反驳。一场精心策划的逼宫大戏,最终在太后的绝对权威下,黯然收场。

……

而退朝之后,帝党核心成员还是不甘心,他们齐聚乾清宫,继续商议对策!

“岂有此理!上官嫣儿这是出尔反尔!是逼朕不念这母子亲情!”赵如构气得将茶盏狠狠掼在地上,碎片四溅。他本以为大婚之后,亲政是水到渠成之事,没想到太后竟如此强硬地拒绝了!

“陛下息怒。”安亲王脸色阴沉的说道:“太后态度如此坚决,皆因张巡老儿在朝中一呼百应,清流皆以其马首是瞻。有他在,我们便难以撼动太后的根基。”

东厂厂公汪直也在一旁阴恻恻地道:“王爷所言极是。张巡不倒,内阁便仍是太后的内阁。那若……张巡不在了呢?”

赵如构眼中寒光一闪:“汪公公的意思是?”

东厂提督汪直尖细的嗓音幽幽响起:“陛下,有些绊脚石,既然明面上搬不开,那就不如……让它永远消失。”

一股阴冷的杀意,在乾清宫内弥漫开来。

既然明的搬不倒太后,那就来暗的嘛!

反正太后也是这么干的!偷偷摸摸杀掉了曹德贵!

那他们也可以偷偷摸摸杀掉张巡嘛!

而只要张巡一死,按照资历和如今的身份,身为次辅又是皇帝岳丈的周明远,便能顺理成章地接任首辅。

届时,内阁这一至关重要的权力机构将落入帝党手中,太后的臂膀便被斩断其一,下一次的亲政之请,太后再想阻拦,恐怕就难如登天了!

“汪公公,那你就看着办吧!放心,等朕亲政后,你就是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如构拍了拍汪直的肩膀,笑着说道。

“奴才,多谢陛下隆恩!”汪直喜笑眉开的回答!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602/42644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