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54章 80年代骗光全族积蓄的败类33

第54章 80年代骗光全族积蓄的败类33


“回鹏城建实验室是必须的,但不是为了躲。”

江锦辞抬起头,眼神里没了之前的疲惫,取而代之的是锐利的锋芒。

“他们不是想阻止我吗?不是想抢技术吗?那我就偏要加快速度!

不仅要建实验室,还要建更大的研发中心。

‘工业链和下游产业链’我也要加速推进。

说道这里,江锦辞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坚定:“之前我想慢慢来,是怕步子太大不稳。

但现在我想通了,对付豺狼,只能比他们更狠、更快。炎国的复兴,不能等,也等不起。

周明远看着眼前的江锦辞,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他用力点头:“江先生,您放心!安全部门那边我立刻去对接,人才、资金、政策,只要是您需要的,国家都会全力支持!

国家会和你一起,让那些国外势力看着炎国的复兴,谁也挡不住!”

江锦辞看着周明远激动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语气平静的丢下一个大雷:“周领导,我打算将液压元件的技术资料完整交给国家,另外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以我目前的成果,能不能评个院士的职称?”

“您……  您说什么?”  周明远像是没听清,整个人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滚圆,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甚至下意识地揉了揉耳朵,生怕是自己太过激动,听错了江锦辞的话,之前因为关系进了后的你字又重新变成了您字。

江锦辞耐着性子,又重复了一遍:“我会把液压元件的所有技术参数、生产工艺资料都交给国家。

至于院士职称,若是国家觉得我够格,我希望能有这个身份;若是不够,那我再继续努力便是。”

“够!太够了!”  周明远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陡然拔高,激动得连话都说不连贯了。

“江先生,您这哪里是够格,您这是远超标准!国家去年就拟好了针对特殊科研人才的职称评定章程,早就想着给您安排,只是……  只是一直没敢跟您提啊!”

这话并非虚言。早在江锦辞投资启源产业园,研发出中低端  ASIC  芯片,解决了炎国家电、工业设备  “无芯可用”  的困境时,国家科研部门就已经动了招揽之心。

那时的会议上,有人提议让江锦辞加入国家研究院,甚至愿意为他成立专属的研发团队。

可顾虑到江锦辞从未表露过相关意愿,又怕过于主动会引起反感,这事便暂时搁置了。

后来江锦辞将普通机床改造为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无偿上交,炎国高层更是震动。

当时主管科研的领导专门召开会议,连给江锦辞的荣誉称号、配套待遇都拟好了。

从  “国家级技术专家”  到  “工业转型特殊贡献奖”,清单列了整整三页。

可最后还是按捺住了。

一来,江锦辞始终以企业家身份活动,从未主动提及加入体制;

二来,背调里的信息让国家不得不谨慎:江锦辞曾持有米国永居身份,还申请过米国公民身份,最后是通过  “特殊渠道”  才回到炎国。

回国后,更是选择在还是嘤殖民地的香江办理了新身份。

不是炎国过于警惕,而是十几年前出过类似的情况。

那段时间,国家科研系统里刚出过一起  “奸细事件”。

多年前国家科研里就有这么一个科研人才,拿出耀眼的科研成果,促进了一时的发展。

可骗取信任后,就申报了多个  “空中楼阁”  式的项目,拿着整个炎国缩衣节食好几年,低价出口粮食换来的血汗钱,全给打水漂了!(当时还是吃公粮、赚公分的时代,在那之后1959-1961年那会还闹了灾荒,哎…..)

自那以后,炎国对有海外背景的科研人才多了几分警惕,哪怕江锦辞的成果实打实推动了工业转型,也始终保持着警惕心。

江锦辞在鹏城建产业园、带动地方  GDP,甚至推动江家村整村搬迁、让族人过上好日子,这些举动国家都看在眼里,却也更加摸不透他的心思  。

他不像其他科研人才那样渴望体制内的认可,反而更像个  “务实的商人”,所有动作都围绕着产业落地、盈利。

炎国高层甚至私下讨论过。

江锦辞是不是只想靠技术赚钱,让族人过上好日子,根本没打算深耕科研….

直到江锦辞突破液压元件技术,彻底打破岛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国家才真正按捺不住。

那次的会议上,有人提议派专人  24  小时保护江锦辞,甚至想把他  “留在大陆”。

也有人担心过度干预会引起反感。

最后,还是一位老领导拍了板:“科研天才难得,但是得到人没用,得得到心。

若他愿意为炎国做事,我们就给足尊重;他不想被束缚,我们就绝不勉强。”

毕竟只有得到了人心,人家才会倾尽所学,为炎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也是因此,国家没有主动提出给江锦辞安排贴身保镖,担心会被误会成监视,怕让这位炎国‘心尖’上的天才觉得不自在。

也是因为这个,才会出现香江这完全可以杜绝的‘鬼子事件’。

而之前炎国大肆报道江锦辞的科研成果,除了提振国民自信心之外,也藏着  给江锦辞“扬名”  推上风口浪尖的小心思。

也是因为那些大肆报道,米国那边才这么快就注意到江锦辞的主要原因。

而这些炎国的小心思江锦辞早就看出来了,并且默许了。

所以芯片那会炎国提出报导时他是应允的,只是拒绝了专访。

这何尝不是双向奔赴呢,江锦辞回国后创立启源科技产业园,除了带江家村一把之外,也是为了做铺垫,以充足的时间和亮眼的成绩,来证明自己身份的清白。

另外也是打算多玩几年,等到四五十岁后,再加入炎国科研院的。

现在这情况只不过是提前了十几年了而已,大不了五十岁后就直接退隐,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而此时的周明远激动得来回踱步,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国家心心念念、小心翼翼维系关系的天才,竟然主动开口要  “院士职称”?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意味着江锦辞主动向国家递出了  “信任的橄榄枝”。

他愿意以  “国家科研人员”  的身份,将自己的技术与炎国的发展绑在一起。

周明远掏出大哥大,几乎是吼着拨通了主管科研的领导电话。

“老领导!好事!天大的好事!江锦辞先生……  江先生主动提出要把液压元件技术交给国家,还问能不能评院士!

您说……  您说咱们是不是马上启动评定程序?”

电话那头的老领导也愣了半晌,随即传来压抑不住的兴奋:“评!立刻评!按最高标准,特事特办!

技术资料接收要安排最核心的团队,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江先生的安全问题,马上安派专人!”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581/426710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