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50
翌日清晨,天刚破晓,镇国公岳老将军便身着朝服,奉诏匆匆入宫。
御书房的门虚掩着,内里烛火未熄,萧煜早已端坐案前等候。
“臣,参见陛下!” 岳老将军躬身行礼,刚直的身影在晨光中透着几分肃穆。
“岳卿免礼,赐座。”
萧煜抬手,目光示意他在一旁的锦凳落座,随即开口,将昨日在京郊庄子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从那绿油油的奇异藤蔓,到挖掘时的惊人发现,再到马铃薯、番薯的高产数据与江锦辞所述的推广前景,一字一句,详尽无遗。
起初,岳老将军还神色平静地听着,可当听到 “马铃薯亩产八百斤,番薯亩产一千二百斤” 时。
这位久经沙场、见惯风浪的老将军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
“陛下,您说什么?这…… 这是真的?江南最肥的水田,稻谷亩产也不过三百斤,这两种作物竟能有如此产量?”
“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还尝过用它们烹制的菜肴,岂会有假?”
萧煜颔首,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欣喜,“所以朕今日召你前来,是需老将军配合。日后江锦辞若问起 ‘黄老’身份,你便说那是你在户部任职的故交,切不可泄露朕的身份。”
岳老将军心中一凛,瞬间明白帝王的深意,这是要暗中观察、徐徐图之。
他当即郑重拱手:“老臣明白,定当守口如瓶,绝不露半点破绽!”
辰时三刻,早朝准时开始。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萧煜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众臣,缓缓开口,将昨日与江锦辞谈及的漕运专司、边关五年轮戍、赋税改制等新政一一提出。
“陛下,漕运历来由户部统筹、地方协办,设立专司恐会打破旧制,引发混乱啊!”
“边关三年轮戍已是祖制,改为五年,将士们驻守苦寒之地日久,恐会军心不稳!”
“实物税改为货币税,百姓手中铜钱有限,恐会加重负担!”
各部大臣纷纷反对,各个派系的臣子也随着附和,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这些革新之策直指王朝积弊,力度之大、思路之新,远超众臣预料。
可细想之下,每一条都切中要害,环环相扣,竟让人找不出致命纰漏。
争论许久,一位白发老臣出列,躬身问道:“陛下,此等利国利民的良策,不知出自哪位高人之手?还请陛下引荐,让臣等也能聆听教诲。”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附和,目光齐刷刷投向龙椅上的萧煜。
萧煜却但笑不语,只是缓缓道:“时机未到,诸位爱卿只需遵旨推行便是。此事朕自有考量。”
众臣虽满心疑惑,却也不敢再多问,只能躬身应道:“臣等遵旨。”
下朝后,萧煜返回御书房,亲自提笔拟旨。
笔墨挥洒间,一道明黄圣旨很快便写就,他命人即刻快马送往京郊庄子。
午后的京郊庄子,阳光正好,庄户们正忙收马铃薯和番薯。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队宫人簇拥着一位公公,手持明黄圣旨,快步朝着庄子走来。
江锦辞闻讯,连忙带着陈小花、明轩和江枣枣出门迎接。
“江解元,咱家奉旨而来,皇上特意吩咐,接旨可免跪拜之礼。”
苏公公笑容可掬地走上前,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和善。
江锦辞躬身致谢:“有劳苏公公,快请入内奉茶。”
“不必了,圣旨宣读完毕,咱家还要回宫复命。”
苏公公摆手,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江氏锦辞,才思敏捷,心怀大晟,献济世良策,献农种,功在社稷。
赐京城四进府邸一座、白银千两、免死金牌一副,以资嘉奖。
念其孝心可嘉,特封其继母陈氏为五品诰命夫人,赐凤冠霞帔一套、锦缎百匹;
封其妹江婉棠为孺人,赐玉如意一对、珠宝一箱;
另
望江氏锦辞再接再厉,为大晟百姓多行善举。
钦此——"
“谢皇上隆恩!”
江锦辞躬身颔首,双手稳稳接过苏公公递来的明黄圣旨。
接旨的间隙,左手悄然从袖中摸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放在了苏公公手上,动作自然得仿佛只是随意拂过衣袖,声音压得极低:“劳烦公公跑这一趟,些许心意,还请公公笑纳。”
苏公公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得体的笑意,不着痕迹地用宽大的宫袖一挡,将荷包收入袖中,入手便知分量不轻。
他凑近江锦辞,低声道:"江解元太客气了。时辰不早,咱家就不多叨扰了,这就回宫复命。"
说罢,苏公公又对着陈小花、明轩和江枣枣略一颔首,便带着宫人转身离去。
江锦辞亲自送至庄子大门外,看着马车扬尘远去,才转身折返院中。
刚踏进院门,便听见一阵压抑的哽咽声。
陈小花正捧着那套诰命服制站在廊下,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衣料上精致的凤凰绣纹。
金线勾勒的羽翼层层叠叠,缀着细小的珍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她这辈子都未曾见过的华美衣饰,此刻却捧在自己手中,让她只觉得浑身发颤,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打湿了衣襟。
“锦辞......”陈小花声音哽咽,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与感动。
“我这般粗鄙的农家妇人,一辈子只会种地、刺绣,连字都认不全,怎配得上这样的荣耀......
这凤冠霞帔,该是那些金枝玉叶才能穿的啊......”
江锦辞转过身,温声安抚:“陈姨,这是您应得的。这些年您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这份荣宠,您受之无愧。”
明轩站在一旁,开心地拉着江枣枣的手,蹦蹦跳跳道:“枣枣,你现在是孺人了!陈奶奶也成了诰命夫人!”
江枣枣捧着那对温润通透的玉如意,小脸兴奋得通红,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却仍不忘向江锦辞道谢。
江锦辞望着眼前欢欣雀跃的家人,唇角泛起一丝无奈的笑意。
他垂眸凝视着手中的明黄圣旨,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
皇上这番赏赐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暗藏玄机。
明明为枣枣求的是郡君之位,赐下的却是随官品而动的孺人封号。
这般安排,分明是在委婉地催促他早日出仕。
当官?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江锦辞望着手中的圣旨,眼底闪过一丝笃定的抗拒。
他这次选普通世界,从不是为了跻身朝堂、争名逐利。
这些日子的筹谋 —— 无论是写诗、送酒方子结交岳老将军、还是献良策、推新粮将明旭暴露在皇帝的眼皮子地下,不过是为了给明轩铺就一条安稳且无人能撼动的路。
不出意外的话,那皇帝回去后定然会彻查明轩的身份。
毕竟王允那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书房里就挂着明轩生母的画像。
那画中人的眉眼与明轩完全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样的龙眉凤目!
而继位十年的大晟皇帝,至今不愿立后,更是一直膝下无子。
昨日见到明轩那张脸时,竟能强自按捺住激动,甚至没多看几眼,这位皇帝也是够沉得住气的。
下一步,便是让明轩认祖归宗了。
王守与王允背后的世家势力盘根错节,足以在朝堂之上为明轩遮风挡雨;
再加上自己给他谋划的镇国公师傅,更是手握重兵、威望赫赫,乃最坚实的靠山。
有这两方势力保驾护航,足以护得这孩子平安顺遂,再加上这皇上没有其他的皇子,自己亲自教导的孩儿定能稳稳接住应有的身份与责任。
届时,他便能彻底卸下身上的重担,再也不用布局谋划、步步为营,也无需因为任务,终生守护在江枣枣身旁。
有明轩在,定能护她周全。
更何况,即便自己没有去引导,这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早就互生情愫了,没见昨天枣枣还哽咽着让自己也为明轩求封号么?
而且人年少时最怕遇见太过惊艳的人。一旦见过明月清辉,又怎会再将目光投向凡尘萤火?
这两个孩子在自己药剂的滋养与悉心教导下,皆是万里挑一的英才,眼界见识更是远超常人。
若不能相守,怕是终生难觅良人。
罢了罢了,自己为两个小鬼做了够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过段时间自己就可以去追寻那向往已久的度假生活 —— 或游山玩水,看遍大晟的名山大川;
或隐居田园、或干脆寻一处山清水秀之地,饮酒作画,不问世事。
虽说自来到这个世界,他便未曾真正忙碌过,日子到目前为止都是清闲自在。
但难保这皇帝会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还有自己教出来的明轩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不过没关系,一天是儿子,你一辈子都是儿子,儿子还能赢过爹不成?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自己全都算计好了,定然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581/426709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