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荒野独居365天 > 第121章 触摸天空

第121章 触摸天空


几个小时后,黎明前最寒冷的时刻,林墨准时从浅眠中醒来。

雪屋内温度尚可,但呼出的气息已在眉梢结霜。

他活动着有些僵硬的四肢,重新点燃了火塘,喝下几口热水,嚼碎一块混合了肉脂和盐的能量棒。

推开雪屋的“门”,凛冽如刀锋的空气瞬间切入肺叶。

天空还是墨蓝色,星辰未褪,巨岩峰最后一百多米的轮廓在微光中显现,像一头沉默巨兽嶙峋的脊背。

林墨穿戴好所有装备,将冰镐和登山杖紧紧握在手中。他最后看了一眼在雪屋里安静反刍的栗子,拍了拍它的脖颈,然后转身,面向最后的屏障。

【天还没亮就要出发?】

【好家伙,多睡一会不行吗?】

【这是要去赶日出的节奏啊……】

龙爷的声音响起,解答了疑惑:“之所以要选择这个时候冲顶,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严寒冻结,雪面和冰面都处于最坚硬、最稳定的状态。这被称为雪壳或冰壳。一旦太阳升起,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会软化部分雪层,会增加许多风险。”

藏狐老师也跟着补充道:“在安第斯山脉这类高海拔地区,午后是天气变坏的高发期。强劲的谷风、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或浓雾,往往在下午降临。选择黎明出发,意味着林墨选手可以将最艰难、最暴露的冲顶阶段,放在一天中天气相对最稳定、最晴朗的清晨完成,也为后续的下撤留出充足的安全时间。”

林墨最初的行程相对顺利。

从营地二出发,是一段覆盖着硬雪和碎石的陡坡。

他利用滑雪杖和雪爪,保持着稳定的节奏,像一道移动的影子,在巨大的山体上刻下向上的轨迹。

然而,随着高度攀升到四千三百米以上,地形开始展现出真正的獠牙。大片光滑如镜的亮蓝色冰壁开始出现,与风化严重的破碎岩带交错,形成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屏障。尤其是在一段近乎垂直的冰岩混合地带,前进的道路似乎被完全阻断。

冰镐砍在亮冰上,只留下一个浅坑,根本无法支撑攀爬。尝试了几次,除了消耗体力并震得手臂发麻,毫无进展。

狂风撕扯着他的衣物,试图将他推入深渊。

【完了,卡关了!这根本爬不上去啊!】

【这比纯粹的冰壁还麻烦,石头是松的,冰是滑的!】

【难道要绕路?可是时间不等人啊!】

演播室内,龙爷紧锁眉头:“四千三百米以上的冰岩混合地带是最危险的之一。岩石无法提供可靠的抓握点,冰面又过于坚硬。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否则一旦力竭或者失温,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绝境中,林墨停止了无谓的尝试。

他后退几步,靠在相对稳固的岩壁上,目光死死锁定了冰壁上方约五六米处、一块突兀地嵌入冰层的楔形岩石。那是这片光滑绝壁上唯一可以提供可靠支撑的点。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手中最主要的工具——那柄以硬木为身、燧石为镐头的自制冰镐上。

林墨迅速卸下背包,取出生存刀和那盘至关重要的长绳。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的操作。

他用生存刀巧妙地撬开原本固定燧石镐头的坚韧树绳,将镐头与木柄分离。然后,他将长绳的一端,用最牢固的渔人结,直接系在了燧石镐头尾部的孔洞处。这样一来,燧石镐头本身,就变成了一个沉重、坚固且带有天然钩挂点的“锚钩”!

他像投掷标枪一样,瞄准楔形岩上方,利用自身的臂力,猛地将“锚钩”掷出!

“铛!”

一声清脆的撞击声。第一次,镐尖划过岩石,未能卡住。

他沉稳地收回绳子,再次尝试。

第二次,燧石镐头在空中划出弧线,绕过楔形岩下落,林墨瞅准时机一拉,  借助惯性,镐尖便是卡在了楔形岩下方。

林墨轻轻一拉绳子,感受着镐头咬死楔形岩的力度,随后把绳子的另一端捆上木柄,借助木柄的重量又是一抛。

绳子稳稳绕过楔形岩,围绕着楔形岩捆了一个圈。

成了!

林墨不敢大意,双手紧紧拉住绳子,将身体重量缓缓地、一点点地施加上去。绳索绷紧,燧石镐头却将楔形岩咬得更死。

【我的天!把冰镐拆了当锚钩?!】

【这脑洞太大了!但好像真的可行!】

【燧石够硬,绝对能卡住!墨神真是赌上了全部工具!】

海拔四千三百米,稀薄的氧气让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一场小小的战斗。

林墨双手紧紧握住绳索,身体后倾,与冰壁形成一个角度。然后,他用穿着雪爪的双脚,轻轻地、一下下地踢进冰面。

在绳索拉力的辅助下,雪爪的尖钉得以刻入冰面,制造出微小的、暂时的支撑点。

他就像在垂直的冰壁上进行一种独特的“仰角步行”。

依靠着这个临时改造的攀登系统,林墨以强大的臂力、核心控制力和精准的脚步,一点一点地“走”上了这片光滑的冰壁!

五六米的高度,他花费了将近十分钟。当他的手指终于抓住那块楔形岩时,林墨一个利落的翻身,剧烈喘息,手臂肌肉灼烧般疼痛。

休息片刻后,林墨解下并回收了他宝贵的燧石镐头,重新组装好他的冰镐,往更高处攀爬而去。

幸运的是,一直到预计好的“突击营地”,再没有类似的冰壁挡路。

在突击营地,林墨卸下了沉重的背包,将它稳妥地放置在岩石的背风处,只用一个锁扣简单固定,所携带的所有物资都被留在这里。

现在,他需要的不是负重,而是极致的轻便,是将每一分体力、每一口氧气都用在最后这一百米的垂直冲刺上。

林墨身上只带着组装回的冰镐、绳索、信号枪与信号弹。

轻装上阵。

这最后一百米,是巨岩峰性格最真实的体现。它是冰、雪、岩石的混合体,坡度虽比之前的冰壁缓和许多,但更加破碎和复杂。

巨大的岩块上覆盖着薄冰,需要在光滑与锋利之间寻找平衡,积雪之下可能隐藏着缝隙,每一步都需用冰镐小心试探。

林墨的动作变得愈发缓慢。

弹幕逐渐沸腾起来。

无数的眼睛,锁定在林墨的直播间内。

【最后一百米!看着都感觉窒息!】

【墨神的动作慢下来了,但好稳!】

【加油啊!顶峰就在眼前!】

演播室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最后的冲刺,也是最危险的阶段。”龙爷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体力濒临耗尽,判断力容易因缺氧而下降。”

藏狐老师补充道:“在这种高度下,他的心率肯定极高,血氧饱和度可能已低于安全线。他现在完全是在靠意志力和平时锻炼出的强大体能底蕴在支撑。”

画面中,林墨的脸被围巾围住,看不到表情,只能看到他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近乎机械的、不屈不挠的坚韧。他像一名在垂直棋盘上对弈的棋手,冷静地计算着每一步落子,对抗着来自整座山脉的重力与严寒。

七十米、五十米、三十米……

坡度似乎在最后二十米再次变得陡峭。一段裸露的岩脊横亘在前,上方是最后一片覆盖着积雪的斜坡。林墨用冰镐钩住岩石缝隙,双臂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将身体艰难地提了上去。

当他翻上这片最后的岩脊时,视野豁然开朗。

前方已再无更高之处。

只有一片被风吹得极为坚实、相对平坦的雪坡,延伸向一个标志性的、如同拳头般挥向天空的巨大岩石端点。

那里,就是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巨岩峰顶!

最后的十几米,林墨几乎是靠着本能和一股不屈的意念在行走。他的双腿如同灌铅,肺部火辣辣地疼,大脑因缺氧而阵阵眩晕。

一步,两步,三步……

当他最终迈出最后一步,双脚稳稳地站在那巨岩的基部,站在整座山峰的最高点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冲垮了所有的疲惫与艰辛。

初升的太阳跃出远方的云海,万道金光如同金色的瀑布,淹没了群峰,也将他染成了一尊金色的雕像。

狂风在他身边呼啸,却再也无法撼动他分毫。云海在他脚下翻涌,无边无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沉默。

林墨放下冰镐,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了那枚沉甸甸的信号枪和唯一的绿色信号弹。

动作沉稳,没有丝毫颤抖。

他将其填入枪膛,举臂,对准了那片被阳光渲染成瑰丽金色的苍穹。

“砰!”

一声清脆的鸣响,穿透了风的咆哮。

绿色的光弹,拖着醒目的尾迹,义无反顾地冲向蓝天,在这片由卡托基率先标记的苍穹下,坚定地划下了属于他林墨的坐标。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570/426734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