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防护系统
满载而归的林墨,背着沉重的背架,沿着熟悉而又险峻的路径,终于回到了他那位于半山腰的溶洞庇护所。
然而,就在他靠近洞口,准备卸下肩上重负时,脚步却猛地一顿。
他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洞口沙土地上的一些异样痕迹。
那绝非他来时留下的脚印。那是一些小巧、杂乱的无名足迹,以及几道清晰的、如同用毛刷扫过般的细长拖痕。痕迹很新,覆盖在他今早离开时的脚印之上。
林墨的眉头微微一挑。
他轻轻放下背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生存刀已悄无声息地滑入手中。他蹲下身,如同最老练的猎人,仔细审视着这些“不速之客”留下的名片。
足迹小而分离,前端有细小的爪印。
拖痕连贯,伴有细微的鳞片压痕。
“是石龙子,而且可能不止一只。”林墨迅速做出了判断。
喀斯特地区是这类爬行动物的乐园。它们通常以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但也会被食物残渣,尤其是他昨晚丢弃的蝎子残骸。
这些小家伙本身威胁不大,但它们的存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他的庇护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安全,气味已经扩散出去,吸引了当地的“原住民”。
今天来的是石龙子,明天就可能引来更麻烦的家伙——比如,嗅觉灵敏、善于钻营的鼬獾,或者,更致命的毒蛇。
他必须立刻行动,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线。
林墨没有急于处理洞内可能存在的“访客”,而是首先着手外部防御。
他利用今天收集到的柔韧葛藤和坚韧的构树皮绳,开始制作陷阱。
针对那些身手敏捷、主要以昆虫和植物为食的石龙子,大型陷阱过于浪费。
林墨选择了一种非致命的弹力活套陷阱。
他选取了几根极具弹性的细长树枝,将其一端削尖,牢牢插入洞内几个阴暗角落的土里,作为弹力杆。然后,他用最细最坚韧的构树皮纤维,搓制成几乎看不见的细绳,一端结成一个小小的活套,轻轻放置在石龙子活动痕迹最频繁的路径上。活套的另一端,则系在压弯的弹力杆顶端,并用一根小小的、带有触发机关的木棍别住。
一旦石龙子钻入活套,触发机关,弹力杆会瞬间弹起,活套收紧,会将它的一条后腿或腰部套住,吊离地面。这种方式既能有效捕获,又不会立即致命,方便林墨后续处理。
在洞口外围稍大一点的区域,他挖掘了浅沟,将今天收集来的大量干燥枯枝铺设在上面。任何生物踩上去,都会发出“咔嚓”的碎裂声。这扩大了预警范围,让他有更充分的反应时间。
除此之外,林墨还将几株灌木的枝条小心地砍伐下来,混合着一些气味辛辣的艾草,围绕洞口和预警带外围,设置了一道低矮的、充满尖刺和刺激性气味的物理屏障。
大多数小型动物都不喜欢穿越这种地带。
布置完外部防线,林墨也没有放过洞内。
喀斯特这种复杂的山林与洞穴环境,无论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他将大量收集来的艾草以及一些具有浓郁樟木气味的树皮,放在火堆旁慢慢烘烤。不是为了点燃,而是利用热量迫使植物释放出更浓郁的挥发性油脂和气味。
这些气味对人类而言或许提神醒脑,但对于许多依赖化学感应的小型毒虫来说,却是强烈且不愿靠近的警告信号。
随后,他用炭灰混合着这些烘烤过的、散发着浓烈气味的植物碎屑,在庇护所的地面,墙壁,和外围,画上了一条条连续的 “驱虫线” 。
这条线如同一条无形的边界,能有效阻吓大多数有毒爬虫和昆虫越过雷池。
【林墨这是在干啥呢?】
【这都看不懂,搞安保措施呢!】
【你也不想早上起床的时候和毒蛇面对面吧……】
【有一说一墨神这活弄的够细的】
【感觉连蚊子都不想来这地方】
忙完了这些,天色已经逐渐黑了下来。
林墨选用了今天砍伐的最粗壮、笔直的几根青冈栎木棍作为主框架。
他将木棍以“井”字形框架组合,中间用更细的木棍进行网格化加固。框架完成后,他将收集来的宽大、厚实的芭蕉叶和海芋叶,像编席子一样,层层叠压、用树皮绳紧密地编织在框架的两面,形成一道厚实、坚韧的“三明治”结构门板。
最后,他利用洞口天然的石缝,将这扇颇具分量门板卡住。
木门严丝合缝地挡住了大部分洞口,仅留上方些许缝隙用于通风。
当这扇凝聚了智慧与工艺的门安装完毕时,夜幕已彻底笼罩了喀斯特峰丛。
林墨站在门内,看了一眼外面的天气,这一刻,感受尤为不同。
洞外,是未知的黑暗、潜伏的危险和不绝于耳的虫鸣兽语。
洞内,是跳跃的温暖火光、以及这一道由他自己亲手打造、能够提供实实在在安全感的坚实屏障。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570/426734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