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到了第二天,张蓬玄依旧‘固执’地再次乞骸骨。
太康帝也照例驳回。
经过了最初的惊讶,百官也就习以为常了。
夜深。
张蓬玄亲自将汴梁党最后一个同僚送出府,在管家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回到了书房内,侍女早早就掌好灯了。
热烈的烛火,将书房照得亮堂无比。
张蓬玄的大儿子已是中年模样,衣袍上沾着星点的木屑,没有修行天赋的他早早入了官场,在首辅父亲的照拂下,如今也只是户部的一位主簿。
接触不到什么国家大事,目光浅显,官场智慧也不够深厚,所以对于此番父亲坚持致仕的行为十分不理解。
“父亲,为何要在这种时候突然提致仕?”
张蓬玄步履蹒跚,坐到书桌后边,烛光将他脸上的皱纹映照得一清二楚,张昌这才发现父亲已经苍老至斯。
而且也佝偻了许多,似乎再也无法如往常一般,撑起张家的天。
“你当我想离开这位置吗?”
“首辅已经位极人臣,牵一发便要动全身,不管是在朝在野,许多事情都会因为我这小小的一份奏章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两天时间,张蓬玄才感觉到了自己是个年过七旬的老头,连日来接待府上络绎不绝的说客已经让他有些焦头烂额了。
若他还是以往那位雷厉风行的首辅大人,是绝对不会和这儿子多说一句话的。
可能是自己即将告老回乡,大儿子一人在京为官,张蓬玄想要灌输一些官场上的斗争经验给他,让这个平庸的大儿子长一长心眼。
“那父亲你为何...”
张昌更是不解了,今天许多同僚都来劝诫,天子也多番挽留,但自家老爹就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告老还乡。
“是天子要老夫致仕,老夫又能如何?”
“啊?”
张昌瞪大眼睛。
明明他听到的是天子多次挽留,但是父亲去意已决。
张蓬玄长叹一声,“叫你平常多读书,别整日就会弄些木匠活。”
不过他也实在不愿意解释这种低级的问题,喃喃自语道:“不单单是因为我不赞同举全国之力西征,陛下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来保证西征的顺利进行,所以接下来大刀阔斧的厘清朝堂的诸多党派是必然的。”
而他这个最大党派的党魁,自然也就成了最先一个被拿来开刀的。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朝堂上的局势恐怕会迎来一场大地震式的变革,兴许在此刻脱身才是最好的选择。
起码生前身后名都保全了。
“而且,恐怕汴梁路那边的贪腐案也是一大原因。”
想要对汴梁路的官员们下手,势必要先瓦解朝中汴梁党的势力。
不管是西征,还是内局稳定,他张蓬玄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时也命也!”
张蓬玄喟然长叹。
张昌不明所以,拿出一封家书出来,“这是彻弟前段时间寄过来的家书,今早刚到的。”
“....怎么现在才拿出来?”
张蓬玄蹙眉,伸手接过家书。
“之前您下朝之后一直在忙,我就没敢打扰您,所以搁置到现在。”
张蓬玄将家书打开,粗略扫了一遍,瞳孔骤然震动,猛地起身。
“嘭!”
身下的椅子被掀翻在地,不过他此刻也不管不顾了,举着手直接对张昌怒吼:“快备轿,我要进宫面圣!”
......
汴梁路。
朝廷之中的震荡,暂时性还没有传递到这边来。
而此刻,汴梁路总管府。
年逾五十,身穿紫袍常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堂上,热茶飘荡着滚滚热气,在空中汇聚成或龙或虎的形状。
下首两列位置,坐着一群中年人。
或是蓄着络腮胡,或是山羊胡,亦或者是短须在唇上,但俱都是表情深沉,人人皆有一股不威自怒的气势。
堂内上茶的侍女脚步颤抖,将茶水添好之后,便在主位上老人的挥袖下快步退出。
临走前,连抬头看一眼都不敢。
实在不是她们太胆小了,汴梁路但凡有点见识的人看到这一幕都会被吓得两股战战,满头冷汗。
暂且不说坐在主位上,贵气威严的老人,是整个汴梁路的总管,妥妥的封疆大吏。
一言可以决定一地兴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
而堂内两列坐着的,都是汴梁路各府的知府大人。
可以说,在场几乎聚集了汴梁路官场上的最高层,他们代表着汴梁路的最高权力。
实在不知道,究竟会有什么事情,让他们在此刻齐聚一堂。
个个都还表情严肃。
“各位,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吧?”
坐在主位上的汴梁路总管沉声开口,胸腔内仿佛有金铁摩擦,声音回荡在堂内,迅速就将众人吸引过去。
这位总管,年轻时候也参加过武举,虽然名次不高。
但好歹也是个五品武夫。
“朝廷派钦差大臣前来汴梁路了。”
“怕什么!”一位知府捏紧拳头,‘嘭’地一声砸在了桌上,“没做就是没做,本来就不干我们的事!”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407/428250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