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如果到时候,监察使也被地方黑化。

出现什么丑闻,那就有些得不偿失。

朝廷的公信力,无疑会再次遭受打击。

萧千栾,也就白死了。

严嵩随即开口回应道:“人员我会在刑部认真挑选,请陛下放心。”

刑部,那是鬼见了,都要打哆嗦的地方。

里面的精英,都是经过来俊臣,严格培训过的。

深知违背律法的后果,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做事之前,会三思再三思。

楚风看向群臣,再次开口说道。

“关于科举,诸位是什么看法?”

科举这个词,是楚风首先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无人知道这个词的含义。

大家私底下,也商讨过可行性,最后无疑都是摇头。

此法,旨在选拔儒道人才。

但是七国战乱,变化太多,不稳定因素客观存在。

想要形成,规模庞大的读书效应。

费时不说,费力是肯定的。

严嵩摇头,六部尚书面面相觑,也觉得不太行。

战争年代,可不是死读书,可不是读死书呢。

现在可不是,讲公平公正的时候。

楚风咧嘴笑了,他也就是随口一说,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就在要换下一个议题时,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臣倒是有不同意见。”

群臣闻声望去,只见王寅从队伍最后方。

走了出来!

很多人,不认识王寅。

只知道这是个新来的年轻人,被放在了学子监,

想来以后的仕途,应该不会太差的。

但是上朝第一天,就敢脱离群体,独自悖论。

这不是一个聪明人,该有的作为呢。

窃窃私语声,顿时不断响起。

“这是何人领进门的,倒是狂妄。”

“我听说是自己找上门的,右相与他论了一个下午。”

“传闻此人才学通天,不知真假?”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听听他的政见就是了。”

.....

严嵩眉头微微一皱,不是提醒了多听少说么。

王寅没有想太多,他只是有话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现如今,大楚对于人才的选拔,没有一个定性的统筹规划。”

“读书人想要出头,除了毛遂自荐以外,别无他法。”

“但是毛遂,只有一个,读书人却有千千万!”

此言一出,私语声嘎然而止。

王寅没有说,科举制度能不能行。

他只是客观的在说,一个既定的事实。

不管别人怎么想,身为读书人的王寅,深知这其中的艰难。

读再多的书,学再多的理论,到头来都得不到锻炼。

最后只能上大街,去卖肉包子。

写的东西,明明好过很多大儒,但是没人欣赏得来。

谁又还会,继续写下去呢。

这不行,确实不行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王寅很想很想,替楚国的士子,争一个天门洞开的机会。

为了大楚,为了不让真正的读书人,流去他国。

真的很有必要,制定一套机制。

王寅说的没错,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要知道,在这动乱年代。

说不定哪天就国破,就生灵涂炭,一切都犹未可知。

为此,耗费无数精力财力。

去做这么一件事,有些不值当。

不是不给,大楚的读书人出路。

而是一般的读书人,现在还不配出头!

你王寅此刻,不就站在了这诺大的乾清门,聆听圣言吗?

楚风有自己的思考,旋即开口说道。

“继续!”

王寅拱手:“鬼谷纵横,权谋相术,杀伐攻坚。”

“这些都是现在的大楚,急需的人才!”

“朝廷可设巡才司,各主城下放巡才使,就找这些人。”

不用大兴科举,费财耗力。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377/428775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