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在这一刻。
白杨团2000余名战士,心情无比的沉重。
他们是胡子出身不假,但他们都是有父母的人。
张天海的人,进鹤城的第一件事,听的就是白杨团和葛长生团的英雄壮歌!
简陋的木门。
似乎成了叶安然心态崩塌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记得白杨临终前的嘱托。
叫他每个月给70岁的母亲送军饷。
不要把他牺牲的消息,告诉母亲。
叶安然不能那样做……
对于一个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的母亲来说,那不公平!!
木门吱扭一声开了。
老人佝偻着腰,她还裹着小脚,站在门厅中间,好似一阵风,都能把老人吹倒。
老人抬头,凝视了叶安然和马战海好大一会。
“是叶副主席吗?”
“大娘,我是小叶。”
老人微微颔首,她看向别处,寻找着儿子白杨的影子。
然!
站在她面前的人,成百,上千。
却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儿子,白杨。
老人的手,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
她饱经沧桑的脸庞,写满了对孩子的牵挂和期盼。
她停在门口足足半分钟。
“叶副主席,入冬了,我给孩子织了件毛衣……”
“麻烦您,帮我给孩子捎上……”
…
老人颤栗的转过身去。
她转身的刹那,干涩的眼眸,倏地湿润了。
叶安然面对着老人的背影,他喊道:
“大娘!”
老人闻声止步。
豆大的泪珠止不住往下淌着。
“带上吧。”
“孩子第一次出远门。”
“我怕他冷……”
…
老人颤声说完,接着步履蹒跚的走向放在石碾上的毛衣。
老人拿起毛衣,低头时,双眼已经模糊不清……
她把毛衣贴在离心口窝最近的位置。
小声呢喃:“儿啊!”
“你怎么能比妈走的早呐……”
望着老人伤心的模样,叶安然心如刀割。
老人转身,走向叶安然。
“敬礼!”
哗的一声。
白杨团两千余名战士面向老人,同时敬礼。
老人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她把毛衣递向叶安然。
叶安然接住毛衣。
“大娘!”
“以后白杨团的每一个战士,都是您的儿子!”
“我们给您养老!!”
…
“娘!”
白杨团两千人脱口而出。
老人愣住。
她慈善、和蔼的看着面前这些年轻人。
“好孩子……”
“你们都是好孩子,谢谢你们……”
叶安然架住老人,他搀扶着老人回房间。
询问家里缺些什么。
老人一直摇头,“家里什么都不缺。”
“叶副主席,白杨是怎么死的?”
作为母亲,她最关心的还是儿子。
叶安然把白杨牺牲的经过说了一遍,“白团长,是抗战英雄。”
“永垂不朽!”
“那就好,那就好。”
老人脸颊升起一丝欣慰。
叶安然在屋头待了半个小时,走时,给老人留了一万大洋。
老人追到门外,分文不取。
强行把钱塞到叶安然怀里。
“孩子,打鬼子正是缺钱少粮的时候。”
“这钱,大娘不能要。”
“我有你们这帮孩子,就足够了,这钱要是收了,我良心难安。”
…
无奈。
叶安然只能把钱收下。
离开时,他嘱咐马战海,给老人修缮一下房子,送些米面粮油。
派人照顾老人的起居。
回到省府。
叶安然和马战山谈了几天后去沪城的事情。
同时,两人研究了一下,关于给牺牲兄弟家属,发饷的事情。
以前没钱,这事儿不敢提。
现在有钱了。
再不提,那就成混蛋了。
…
“大哥,派人秘密去一趟江城。”
“给金成旭送一百万美元。”
叶安然看着沙盘。
整个东北的地形遍地插满了鬼子的膏药旗。
只有江城一带。
还有一点红。
是北韩人民军司令金成旭驻扎的地方。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360/428859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