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 第五十章 哭诉

第五十章 哭诉


谢池春被邵逸铭扶着随意走动,她随手指了个方向,只觉得前头有什么吸引自己的。

邵逸铭是发现了,虽然她没摘下黑布,但是感知似乎比以前更要敏锐得多,也算是因祸得福,不必只依靠眼睛去看了。

随着谢池春乱走,柳太监时不时的眼神就会飘过来。

别说邵逸铭,就连大太监都能看出柳太监的一点不安,前面有什么?

到了最角落的架子,谢池春摸着面前的粮袋道:“殿下,这个打开看看。”

邵逸铭招手让纸研过来割开袋子,金黄的谷米哗啦啦散落在地上。

他捧起一点来看,谷米还带着粮食的清香,该是今年的新米。

皇帝也让大太监捧了一些过来,仔细瞧了瞧:“这该是今年新上的贡米,怎的姑娘看出不对来了?”

他是没发现什么不妥,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就随口一问罢了。

谢池春却指着里面道:“不是这袋,是里面的。”

纸研二话不说就割开里面的袋子,一股子腐朽的味道扑面而来,别说邵逸铭,皇帝的面色都变了:“这是怎么回事?”

就算不靠近,皇帝都能猜出这袋子的粮食霉坏了多少。

柳太监赶紧跪下了:“奴才有罪,前阵子不停下雨,虽然补了库房,还是有水珠渗进来,兴许边缘一些粮食发霉了,还没全部发现,彻底清理掉。”

要清点出发霉的粮食,就要一个个打开,就需要不少时间来核实。

绝不能随意扔掉,怎么都要仔细检查才行。

这话叫皇帝虽然不够满意,却明白粮库里时常会有这样的事,不是不报上,而是需要时间慢慢清点。

谢池春一听就感觉柳太监在说谎,顺着架子往回走,开始扒拉粮袋。

她是抓住一个,纸研就上前割开。

一连割开十个袋子,掉落的全是发霉的谷米。

这次柳太监都没话说了,谢池春这一手叫人也说不出话来,实在太准了一些。

皇帝都惊住了,不过想到她作为先知,怕是比常人要更敏锐一些,皱眉转向柳太监就没好脸了:“这么多粮食袋子全都藏在后面,有这么巧的事?一个没发现是巧合,这么多也没能发现?”

怎么谢池春随手一抓就能发现,还都被人细心藏在架子后面的地方,可见粮库里还不知道多少粮食发霉了。

他从来不相信巧合,分明是柳太监发现发霉的谷米,担心被责问,就分散藏在后面,检查的人不容易发现。

谢池春却没打算放过柳太监:“皇上,粮库里藏着这么多霉米,柳伴伴不敢说,是不是也混了一些在送出去的粮车里面,然后半路让人扔了,余下的再送到殿下手里。”

这样既不会让人发现霉米的存在,出粮库的多,半路数目少了,也赖不到柳太监头上。

她也没忘记户部尚书:“指不定这事尚书大人是知道的,直接推到殿下身上,就能推得一干二净了。”

皇帝黑着脸,挥手让人把柳太监送去慎刑司,户部尚书已经腿软了跪下:“皇上英明,微臣的确不知道柳伴伴竟如此大胆。毕竟粮库除了柳伴伴只有箫声带着侍卫进来,微臣根本不知情。”

这是要把箫声等侍卫也拖下水来了?

谢池春感觉箫声不善言辞,这会儿也没立刻开口辩解,估计觉得自己也是有责任的,没防着柳太监居然暗地里藏着这么一手。

“皇上,萧侍卫只守在外头,打理粮库的都是柳伴伴带着太监做的。想必柳伴伴为了隐藏秘密,太监们兴许知情,萧侍卫是绝不可能知道,不然依照他心里藏不住事,嘴里藏不住话的性子,早就禀明皇上了。”

皇帝想想也是,箫声这嘴巴,只要知道的就绝不会藏着,正因为如此,凌九才不得已把人调来守粮库。

只要粮库有什么风吹草动,箫声绝不会隐瞒,倒是适合他的地方。

“侍卫们依旧失职了,罚半年俸禄,库房的太监们一并都送去慎刑司,无论如何都要问出来。”

太监被拖走,皇帝暂时不想让人接管,免得又是一个柳太监。索性让箫声带着侍卫暂时管着,再把粮库彻底清点一遍。

这一清点别说皇帝,箫声都吓一跳。

他特地把侍卫按照三人一组查看,一个托着粮袋免得谷米都撒了,一个打开封口再敞开查看,一个专门做记录。

每个架子都至少有两组侍卫查一遍,再把账目分别呈上,这是担心有人没查明白了。

这举措叫皇帝满意,只是看了账目他就气得砸了手里的茶杯。

粮库里居然有两成的霉米,还有点陈米。

每年上贡的粮食居然只少不多,这怎么可能?

宫里耗费的粮食是有数的,人就那么多,又没谁是大肚人,吃得特别多的,那些粮食都去哪里了?

大太监亲自去查了,才发现柳太监居然胆大包天收下贿银,把粮食置换了。

好米一部分被送出去转卖给粮商,一部分留下吃用,缺的就用外面买的陈米换掉。

谁知道置换的太监也是心黑的,霉米比陈米更便宜,反正粮库也没人来查,便贪小便宜这么换了。

柳太监知道的时候恨不得把人撕了,心惊胆战一阵子发现确实没人来查,恰逢遇上邵逸铭要去赈灾需要运粮,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粮库的太监,宫外的粮商,还有运粮的侍卫,大太监一抓就一大串,皇帝气得不行,全送去慎刑司。

二太监搓着手,第一次发现慎刑司居然塞得快没地儿站了,对着柳太监嘿嘿一笑:“以前不少人羡慕你守粮库,不必每天面对主子,不用心惊胆战,不知道多舒服,谁知道还心大了。”

有些人赶着去死,是怎么都拦不住的。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不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柳太监浑身就没一块好肉,明白他进慎刑司就没可能踏出去一步,索性什么都说了。

二太监把证词呈上,大太监垂下眼没多看一下,直接递上。

皇帝扫了一眼皱眉:“怎么跟老大的幕僚有关系了?”

那粮商是依附大皇子府的,不过大皇子肯定不会管这种小事,之前后院没女主人,都是府里的幕僚管着,收了几个商人,然后他们每年给供奉。

这算是私底下的秘密了,毕竟皇子不能出外经商,手头花用除了宫里给的就只有宫妃填补一点,皇帝的赏赐等等。

以前皇贵妃受宠,大皇子手头就没缺过,多的是人捧到他跟前让自己挑选。

如今皇贵妃不再受宠,有些人就转向丽妃,或是几个新宠去了。

大皇子习惯大手大脚,一时花用就开始不够了,加上要迎娶皇妃,大肆置办,幕僚只好私下又多收了几个商人的供奉。

这一牵头,却牵出问题来了。

之前柳太监只说粮库漏水,有些粮食发霉了想要补上,幕僚只以为是一点点,宫人担心受罚才来问,便做主答应了。

谁能想到柳太监如此胆大包天,哪里是一点霉米,居然差不多有一半!

柳太监还谨慎,没只找一个粮商,而是找了好几个。

这些粮商之间担心对方抢买卖,谁都没开口,就叫他抓了空子,一下子忽悠了五六个粮商送来陈米,甚至贿赂伙计换了更差的霉米进宫。

趁着把粮食一车车送出去给邵逸铭,把一部分霉米混进去,端的是天衣无缝。

柳太监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知道谢池春一进去就发现了呢?

他顿时后悔,自己真不该如此贪心,如今后悔也没用了!

大皇子不管知不知情,身边的幕僚掺和进去,他自然被皇帝迁怒。

之前因为怜惜皇贵妃,皇帝对大皇子倒也没太苛责,还特地指婚了,想让他在宫外好好过日子。

谁知道这才多久,又闹出这样的事来!

皇帝对这个曾经偏爱的长子越发失望,勒令大皇子尽快把粮库缺失的粮食补上。

大皇子简直要疯了,他哪里知道幕僚为了填补府里的空缺就答应柳太监这桩事,给自己惹麻烦了?

可惜幕僚被带走了,不然大皇子真想拿鞭子亲自抽一顿这个属下,脑子呢?

大皇子妃比他更不高兴,自己刚过门就遇上这种事,简直丢人。

可是她已经嫁进来,想反悔是没机会了。

大皇子把府里的账本送过来,大皇子妃一看险些晕过去,全是缺漏,拆东墙填西墙,偏偏大皇子还不知道节省,这府里千疮百孔都快填不住窟窿,维持不住如今的体面了!

她去找大皇子商量,想着最近节省点,把银钱都用去买粮食,好歹填补上了,安抚住皇帝,免得真厌恶了大皇子。

大皇子答应得好好的,回头又买了一棵巨大的红珊瑚,价值连城,要钱的掌柜都上门来了,大皇子妃气得把手里的账本砸在地上,好歹稳住心绪:“给爹爹递信,就说我这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李将军收到信也头疼,但是他已经上了大皇子的贼船,只能硬着头皮四处借钱,再加上自己手头上的积蓄一并送过去。

大皇子妃担心节外生枝,直接就让人去采买粮食,生怕被大皇子挪用了。

哪能想到那粮商跟卖珊瑚树的掌柜是认识的,掌柜又上门来要钱,大皇子妃感觉没脸,只好进宫去跟皇帝哭诉。

皇帝被她哭得头疼,也明白大皇子估计真没钱了,李家送钱过去可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不给大皇子一点教训,叫天下人看着以为皇帝只想包庇儿子,雷声大雨点小的,实在丢人。

最后他给了大皇子妃一大笔银钱,又叫大太监去大皇子府把那棵珊瑚树抬进宫里来。

大皇子心疼珊瑚树被抬走,又得知大皇子妃居然进宫跟皇帝哭穷,只觉得脸面火辣辣的,就跟她吵了起来。

大皇子妃也不是吃素的,反驳道:“要不是掌柜三天两头上门来要钱,府里实在拿不出来,我也不会哭到皇帝面前去。”

言下之意,你把钱花光了,府里没钱付账,李家好不容易填补了一部分窟窿,大皇子转眼又挥霍了一大笔,她还不能跟皇帝哭了?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319/429192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