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 第一百章 严查

第一百章 严查


原本那一个先知上台后出现晴天惊雷,接而开始天色阴沉,跟钦天监所说的晴天有出入,邵逸铭皱着眉头看向钦天监十分不悦。

钦天监的冷汗都下来了,生怕邵逸铭发怒。

好在谢池春跟着邵逸铭上高台后,乌云便慢慢散去,重新露出晴天来。

脖子上的脑袋总算保住了,钦天监跪着的时候相当心甘情愿。

邵逸铭接而宣布:“谢国师的地位等同于朕,谁对她不敬,就是对朕不敬。”

谢池春这样便是无上的地位了,即便是皇后,若是皇帝出什么事,皇后也不能擅自代理朝政,而是由几位辅政大臣组成临时内阁一起处理。

如今邵逸铭却直接赋予了国师这个权力,朝臣自然极力反对。

“国师身为女子不曾掌过朝政,对此并不了解,若真有什么事,如何能担当此大任?”

邵逸铭好笑:“各位莫非忘了,国师不需要了解什么,因为她比谁都要清楚所有事。”

只要谢池春想要知道的,有什么是她不清楚的?

比起朝臣,自然谢池春更能清晰知晓所有事,更适合担当大任才是。

“而且朕只是以防万一,有国师在,朕才能放心。”

这话说的群臣并不值得新帝彻底信任,唯独谢池春才能。

大臣们心里腹诽,也不敢忤逆新帝。

眼看太上皇昏睡不起,老臣们有些已经上折子要辞官回乡了。

谢池春见邵逸铭递了折子过来就看一眼:“他们倒是乖觉,明白太上皇一睡不起,以后就不能给他们撑腰。”

他们做下那么多事,太上皇愿意包庇,不等于邵逸铭乐意。

邵逸铭笑道:“他们主动退让还是好的,就怕拎不清还要留下来盯着我,又期盼着父皇能重新醒来为他们做主。”

有些老臣以前看着聪明,只是权力大了,又被太上皇养得胃口大,如今哪里舍得放下手里的权力?

谢池春惋惜地摇头:“活着不好吗,他们非要往死里走?”

“有些人不见棺材不流泪,瞧着我以前软弱可欺,如今自然没放在眼内。”

邵逸铭以前的处境堪忧,很能迷惑人。

后来即便他登基了,也是被太上皇揽权,什么事都要问过太上皇,这个皇帝跟傀儡没什么两样,老臣们便有些不屑之。

如今有些聪明先退了,回头太上皇真清醒过来,自然会把人叫回来。

就是有些顽固又贪心的,没把邵逸铭放在眼内,便不愿意退了。

邵逸铭看着密折,都是笔墨带人搜罗回来的消息,却还是不够。

这些老臣的家族根深蒂固,要一举连根拔起,也得有正当理由才行,才足够杀鸡儆猴。

谢池春见他眉头皱起,便看了折子一眼,点了点中间道:“这人在京郊私藏铁器,还有五千私卫。”

她的指尖往下边挪了挪:“这人贿赂三百万白银,都在外室住的庄子地窖里藏着。”

有的人就喜欢真金白银,不爱银票,于是这么多金银都兑现出来逐渐藏在庄子里,估计连那个外室都未必知晓。

邵逸铭一愣,忽然笑着抓住谢池春的指尖道:“幸好有姑娘,省了我不少事。”

能帮上忙,谢池春也是欢喜的:“皇上想知道什么,让我看看?”

“姑娘不必太累了,有这么两个就足够震撼那些老臣。一个想翻天,一个贪得无厌,足够他们九族死两回了。”

邵逸铭又看了头上一眼,笔墨捂着脸很是无奈,他带着人搜罗了多久才得到这些小消息,谢池春看一眼就什么都知道了。

纸研同情地看向笔墨,要不是有谢池春在,笔墨的功劳其实不小,毕竟这些老臣可能因为心虚的关系,宅子守得跟铁桶一样,能得到消息就不容易了。

但是比起谢池春一眼就得还如此详细,笔墨这些小消息确实不够看的。

好在邵逸铭也没怪罪,明白笔墨确实用心了,又舍不得谢池春劳累,以后打探的事还是会交给笔墨去做。

谢池春倒没觉得有什么累的,反倒觉得比看游记和话本来得有意思多了,私下让纸研多送点大臣的名字进来,她看一看就能知道不少东西。

纸研可不敢擅自做主,先找邵逸铭禀报,得了他的允许,才让人送了几个老臣的名字,就连几个有官职的子孙名字都在纸上。

谢池春看见寥寥几个名字就明白邵逸铭不太乐意她累着,只给几个让自己练练手当解闷就好。

她也不恼,兴致勃勃看了几眼就写了起来。

纸研生怕谢池春累着,还在旁边磨墨伺候,恨不得替她写了。

另一边邵逸铭让笔墨抄家,早朝的时候大臣们是吵成一团。

有觉得太上皇刚倒下,邵逸铭就清算那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老臣子,实在是寒了天下臣子们的心。

另一边又觉得老臣们即便有罪,也不至于抄家,起码让大理寺先查问后确认了再带人上朝对质才是。

一上来就抄家,不少大臣吓得心肝跳,生怕新帝下一个要抄家的就是他们了。

看大臣们一个接一个蹦跶,早朝闹得跟市场一样,邵逸铭冷笑一声,顿时底下人便安静下来:“继续啊,怎么不吵了?一个个的倒是很会替他们两个开脱,难不成你们也是同伙,担心自己也要落罪了?”

大臣们吓得跪下了,邵逸铭环顾一周道:“放心,你们要的罪证很快就会呈上。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做了什么你们最好都不知情,不然……”

不然下场跟这两人没什么区别了。

大臣们惊得面色都白了,毕竟这两个大臣不但吵架,听闻九族都被绑起来下狱了!

这究竟犯了多大的事,叫邵逸铭都等不及,太上皇一倒下就立刻动手了?

有些隐约猜出来的,恨不得把这两人吊起来唾骂一番。

贪心就算了,竟还把罪证放在京城里,生怕不会东窗事发吗?

还是两人觉得天子脚下虽是危险,却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贿赂的银子被抬进宫里来,前殿满满当当的箱子打开,全是金银,堆起来跟一座山一样。

邵逸铭特意带着群臣亲眼看看这些贿银:“罪证都在这里了,你们都知道朕的私库连零头都没有,不至于还费尽周章从国库里拿出这么多的金银就为了诬陷一个大臣吧?”

要从国库送金银出来,宫里那么多眼睛自然能看见。

这些金银全都是从宫外运送进来的,听闻还直接在府外开箱,不少百姓都亲眼所见,这位老臣的名声是万年不保了,连带子孙都被连累。

不过这些子孙恐怕都伸手了,得的好处不如长辈多也少不到哪里去,并不算无辜。

群臣之前吵吵嚷嚷的,如今站在邵逸铭身后一个个是鸦雀无声。

他们知道老臣贪,却也没贪到这个地步。

耳闻总是不如亲眼所见,大臣们都震撼了,盯着这金银山一时说不出话来。

邵逸铭抬手一指:“都看见了,看清楚了?所以你们刚才说老臣没功劳也有苦劳,不该下狱的,如今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吗?纸研,把那位大人在书房藏着的地契再拿出来给爱卿们亲眼看看。”

纸研应下,身后领着不少侍卫,人人手里都拿着一个两巴掌大的锦盒,打开是厚厚的一叠地契。

大臣们不用翻看都知道这些地契必然是良田,这是多大的土地?

只怕皇庄都要比不上,而且这老臣必然不是从百姓手里按照价钱买下来,又挂在别人名下,这才久久没能败露。

邵逸铭拿起一张地契看了一眼就递给旁边的大臣,后者一看,良田百亩竟只用了一百两银子买下,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有些是商人奉上的,就为了能得个方便,有些良田不大,却是从百姓手里半卖半抢,打发点银两就易主了,实在嚣张至极!

就因为挨在边上,老臣就索性把周边的良田都一并占下来了,弄成一整块!

地契在大臣手中转了一圈又回到邵逸铭手里,他自然而然放回锦盒里,交代大太监道:“派人把这些还给百姓,至于商人供奉的和老臣的族田就一并收回来,用最低的价格租给没有田地的百姓,若是愿意租上五年,佃租减到最低。”

大太监应下,很快就吩咐下去。

朝臣们还以为邵逸铭会把这些良田据为己有,谁知道大部分还回去,余下的又用最低的价格租出去,其实到手也没多少银子。

对上大臣们疑惑的目光,邵逸铭叹道:“田地荒废着就是浪费,若是赏给别人,谁有这个资格?也是,不如都送到国师名下。”

大太监笑着答应,其他臣子想不答应却也没理由了。

难道他们有功劳足以得到这些良田吗?

别说没有,大臣们敢开口,邵逸铭就要反问回来,指不定还要仔细查下去。

大臣们哪个经得住查,即便没老臣那么贪心,总归手里过了些东西,一个个跟鹌鹑一样不做声了。

邵逸铭满意他们的安静,这事便就此定下了。

重新拿回良田的百姓感恩戴德,对着皇宫的方向狠狠磕了几个头。

有些被抢却因此家破人亡的,大太监也派人去把存活的人找回来。

要是一家子都没了,就去找其他亲属,实在连旁支都没有,就找来村里的孤儿,谁愿意继承香火供奉这家子就能得到良田。

孤儿的身份也核查过,免得有人冒认。

那么点良田不算什么,但是积累起来却不少。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319/429191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