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确如朱标所言,朝廷虽增加江浙赋税,可从未增加过他们的商税,这已经是待他们极厚。
毕竟江浙一带不仅是鱼米之乡,更是全国棉布的主要产地。
而棉布、丝绸,历来都是可以当做金钱流通的硬通货。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梢不知数。
丝绸红绡价抵黄金,饶是在大明,也是富贵之物。
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杭州、松江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
所以增加赋税,并不能伤到江浙根本。
三十税一的微末商税,却足可以让世家、富商通过售卖棉布、丝绸,赚的盆满钵满。
江浙世家还在当地开设织布厂,少则雇佣百姓十数人,多则雇佣百余人。甚至此时的江浙一带,已有改田为桑,扩大丝绸产出的趋势。即便一斑窥豹,也知江浙世家在微末商税的政策之下,通过售卖布匹,得了数不清的富贵。
不怪朱标如此动怒。
这些江浙世家富商荣享太平,享受国朝低税政策,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
他们竟勾结海上贼寇,为害大明。
这种放下碗筷,砸锅骂娘的畜生行径,任谁也不会轻饶。
“殿下。”
刘伯温定了定心神,表情郑重望向朱标。
“世家不仁,富商不法,可江浙百姓却也无辜。”
“还请殿下铁律严惩之后,能宽纵江浙百姓,宽恕江浙一地。”
“肃清不法豪强后,望江浙一地还能继续富足!”
“那是自然。”朱标微微颔首,“百姓何辜?”
“我大明何时苛待百姓。”
“殿下英明,那此事过后,江浙一带是否.....”
看着刘伯温眼神急切,却很是小心的看向自己。
朱标知道他是担心自己这个太子因恼怒江浙的世家之人,从而打压江浙一地,断了江浙富足的源头。
可朱标安会如此!
如今江浙一带多有织布机,也有工厂雏形,工商业可谓蓬勃发展。
原本的历史,资本主义萌芽便出现在百十年后的江浙一带。
朱标怎么可能阻断江浙一地的发展,毁掉这么大的蛋糕。
“诚意伯尽管宽心,孤肃清江浙富商、世家,也是为施恩于民。”
“此事过后,江浙定然依旧富足!”
“臣!”听到朱标这话,刘伯温表情肃穆,猛然提高音量的同时,郑重拜道:“臣替江浙百姓,谢过殿下!”
“暂不言谢!”
朱标轻声打断,旋即看向汤和道:
“肃清海寇一事,孤有意让诚意伯与信国公同往!”
“嗯?”
常茂、李景隆也是被朱标这番安排吓得不轻。
汤和乃前军统帅,可领二十万军。
早年随老朱一起转战南北,定鼎江山,乃是大明现存武将之中地位最高的一批。
论及军武实力或许不如徐达、冯胜、邓愈几人,可在大明,在当今天下绝对也算的上首屈一指。
而刘伯温!
与李善长、朱升等人共同辅佐老朱,谋定乱世。
民间甚至传言刘伯温多智近妖。
这二人组合,不说平定乱世,击溃一个边陲小国都不在话下。
朱标竟让他们二人去肃清倭寇?
倭寇!寇!
说到底只是强盗流寇而已,让汤和、刘伯温亲自上阵,未免有些牛刀杀鸡,宝刀屠蚁的意思。
常茂、李景隆对视一眼,有些琢磨不透朱标为何如此。
而李善长眼角跳跳,满是诧异的看了朱标一眼,旋即又很是不可思议的看向刘伯温。
“想必是朱标进汤和为国公之后,也打算提一提刘伯温的爵位。”李善长心中暗暗想道,此时看向刘伯温的眼神也格外警惕了起来。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297/429547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