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 第1725章

第1725章


正在詹同沉吟过后,打算快步追上詹徽同他说明白时。

太监刘保儿缓步走到跟前,温声开口道:“詹尚书,梁国公,小人为两位带路。”

“有劳公公了。”

当看到蓝玉正朝自己走来,还不等蓝玉近前,詹同便连忙拱手拜道:“多谢梁国公方才出言相救,如此小儿才免于重责。”

“嗯?”

一时间,蓝玉也有些发懵。

明明是詹同再三请求朱标严惩他儿子詹徽的,眼下詹同怎么还谢上了!

“老詹,咱蓝玉还真是看不懂你了!”

“要陛下惩罚詹徽的是你,谢我为詹徽求情的还是你。”

“你究竟是想要借机教训自家儿子,还是不愿让自己儿子受罚?”

面对蓝玉的询问,詹同苦笑一声,却也没有立即回答。

“敢问梁国公家中是否有子?”

“这不是废话.....”

“梁国公既为人父,自能明白下官一片苦心。”

看了眼殿外詹徽离开的方向,詹同意味深长,浅浅说道:“当父亲的,谁当真愿意教训自己的骨肉。”

“可不责备又怕让他误入歧途,更怕他不知天高地厚。”

“嗯.....”

蓝玉没太听懂,便也不想深究,转而嗤笑道:“你们这些文人就是扭捏。”

“詹徽倘若果真犯错,你这个当爹的揍他一顿便是。”

“况且陛下又是极看重詹徽,你又是何必。”

“正因陛下看重,我方才担忧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詹同忙改口道:“也是怕这孩子辜负陛下圣恩!”

闻言。

前面带路的刘保儿面不改色,似没听到般继续朝前走去。

而蓝玉却全不在意,和詹同说说笑笑便也朝后宫走去。

另一边,谨身殿内。

朱标正更换朝服,穿上更加服帖的常服。

而帷幔外,蒋瓛微微躬身,仔细禀报道:“回禀陛下,那沈三石原本并非江浙富家,其祖籍也不在江浙一带。”

“锦衣卫得报,沈三石原为泉州人,乃是洪武二年落第秀才,去年科举也是不中。”

“返家途中路经江浙,恰逢陛下南巡,故而留在当地。”

见朱标并未开口,蒋瓛继续补充道:“此人出身贫苦,家中并无巨财。”

“如此说来,此人算是白手起家了?”

换好常服的朱标走出帷帐,径直走到座位前坐下。

“半年光景,便能一跃成为我朝首屈一指的富户,甚至敢同朝廷叫板?”

蒋瓛不敢接朱标的话,只是默默听着。

见朱标示意后,他方才继续说道:“陛下处置江浙世家之时,江浙百姓见陛下收拢织机,征召织工。因此民间便有天子不喜百姓豪奢,不准江浙百姓着丝的流言传出。”

“适时,丝绸、华布价格低贱,富裕之家争相出售,不敢私藏,恐触怒朝廷。”

“那沈三石便在此时购来丝绸,卖往京城,因此方有发家之财。”

“等等!”朱标实在觉得荒唐,当即打断道:“江浙一地怎会有朕不喜百姓豪奢,不准百姓着丝这种荒唐话传出!”

“江浙一地的官员全都是死人?”

听到这话,蒋瓛立即跪伏在地,连忙解释道:“回禀陛下,当时江浙一地锦衣卫均在探查不法世家名下的桑田、织机,因此便疏于防范。”

“当地官员更是着手兴建港口,未能疏导百姓,制止流言。”

“再有.....”

见蒋瓛结结巴巴,不敢开口。

朱标有些不耐烦道:“但说无妨!”

“再有便是当时江浙一地官员多半被罚,新任官员忙于港口修建,忙于安抚民生,便顾不上民间流言。”

“太上皇先前也是有令,商人之身不准着华服、丝绸,或许...或许.....民间百姓引以为例,故而深信.....”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297/429536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