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关姜梨去祠堂思过
御书房内,低压一片。
青龙香炉中点着安神香。
皇弟捏着眉心,看着龙案上呈现的证据,一脸阴沉:
“放肆!”
结党营私,豢养私兵,勾结鲜卑人。
每一条都足矣引起皇帝的轩然大怒。
“陛下赎罪。”
皇帝震怒,御书房中的人全都跪下行礼。
魏珩拱了拱手:“父皇息怒。”
“儿臣已查明真相,罪证都已呈现,还请父皇过目。”
“另外,人证儿臣也都已经带到。”
“臣女永乐,参见陛下。”
燕蕊知道轮到她上场了。
打赢这最后一战,燕家人便可度过难关。
“陛下,臣女是证人,能证明这一切都是梁家跟萧太妃的阴谋。”
“燕家军中副将赵城通敌叛国,于尚谷设下埋伏围剿我父兄。”
“尚谷一战,导致燕家军死伤无数,直接丢失两座城池,父兄知道军中有异,便带着一队人退到莫岭,伺机而动。”
“求陛下派兵增援父兄,于莫岭反击,夺回丢失的城池。”
燕蕊砰砰的磕着头。
魏珩亲自将她从水牢中救出来。
她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就是梁家施展暴行的最有利证据。
“陛下,前线战役为重,请陛下火速派兵支援。”
丞相苏泰跟谢良都站出来:
“求陛下派兵增援莫岭。”
“启奏陛下,距离莫岭最近的援军乃是潇湘王,潇湘王有领兵经验,请陛下立马下旨吧。”
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
国家大事当头,就连门阀也都一致对外。
“太子,你觉得呢。”
皇帝摩擦着大拇指上的扳指:
“莫岭一战至关重要。”
若是打赢了,能夺回丢失的城池。
若是输了,燕家虽能洗脱嫌疑,但在世人心中的威信则会大打折扣。
“父皇,以儿臣之见,派潇湘王不如派节远大将军裴安。”
魏珩眸色深深。
裴安年纪轻轻便立下战功赫赫,他本无任何根基,靠着一身军功一路坐到大将军一职。
当然,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留在建康城,之所以被外派到边境。
不过是因为裴安不愿意归顺门阀,被群体针对。
“陛下,臣以为不妥,若说谁离莫岭更近,非潇湘王莫属。”
让裴安增援燕家军,若立功,他定会回京复命。
裴安一回来,定会跟门阀作对,以报当年门阀将他弄出京都之仇。
使不得。
“这个时候,王大人还是不要站出来的好。”
王保一开口,董奉就搭话了:
“除了梁家跟萧太妃的事,臣觉得裕王是不是该给陛下给朝廷一个交代。”
“深夜行至柳巷跟梁晁接头,意欲何为,殿下莫要告诉我等,你是提前知道梁家有嫌疑,去捉梁晁了。”
真要是这么说,那为何不去梁家捉人,而是要跟梁晁在柳巷汇合。
这不是更说不通么。
“父皇,儿臣是被冤枉的,儿臣跟梁晁从无往来。”
梁晁当时冲出来他也没想到。
并未那气势,好似是去堵他的,他们都被魏珩给算计了。
“父皇,儿臣跟御林军都是证人,恰好赶到时,撞见五皇兄跟梁晁正在说话。”
魏祥立马站了出来:
“儿臣不敢撒谎,当时柳巷中的不少百姓也都看到了。”
魏祥死死的咬着魏瞻,董奉跟石敢对视一眼,纷纷站出列。
谏言:
“陛下,此事得重查。”
“但裕王殿下跟王家,并不能洗脱嫌疑。”
“是啊,所以王大人这个时候提议让潇湘王增援燕家军,还是不妥。”
魏珩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他知道谢良一定会站出来说话。
所以,潇湘王直接被筛过。
“传朕的旨意,命节远将军裴安带十万大军,增援燕家军,务必夺回豫州青州!”
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身:
“梁家勾结萧太妃,投敌卖国,罪不容诛,待前线大捷,抄家斩首。”
“凡是跟此案涉及的一众人员,都重重的查,一旦查出谁有嫌疑,绝不放过。”
投敌卖国是天大的事,皇帝下这样的指令,所有人都只有照做的分。
“吾皇英明。”
朝臣跪在地上,以王家为首的门阀丝毫不敢吭声,再说话,就会被扣上勾结梁家的大帽子。
这无异于是吃了一个哑巴亏。
“陛下圣明。”
派兵增援燕家军,代表皇帝相信了燕家无罪,燕家女眷喜极而泣。
魏瞻脸色煞白,死死的咬着牙关,心中充满了怨恨。
“父皇,还有一事,儿臣要启奏。”
该解决的都解决了,至于魏瞻,自然要被立案调查。
魏祥咬着他,不必魏珩操心。
反倒是姜梨的事,魏珩挂在心上:
“今晚破获簪缨巷梁家跟萧太妃的阴谋,还牵扯了一人。”
“哦?何人?”
皇帝眯着眼睛。
“建宁侯府千金,姜梨。”
魏珩跪在地上,眸光深邃。
他只说这一句话,没再说别的。
姜涛如今在家中不上朝,自然也没来。
可朝中的大臣有与他交好的,在听到姜梨的名字时。
于心中嘀咕:
“姜梨是灾星。”
“姑母累了,朕让人将韶华殿收拾出来,姑母跟燕家女眷今晚就在宫里休息。”
魏珩不说话,皇帝知道他是想单独跟自己说。
挥挥手,开始打发人:
“其他人等,都去殿外等候。”
“我等遵旨。”
大臣们心痒痒,想知道这件事跟姜梨到底有何干系。
而大***则是看了燕蕊一眼,见她点头,心头微暖。
姜梨,那个少女,竟为燕家付出至此,那是个好孩子。
夜,匆匆而过,天边泛起鱼肚白。
东宫的太医给姜梨诊治,除了腿伤,其他的都是皮外伤,用药包扎后,寒梅又带着她回了建宁侯府。
“姑娘,您还好么。”
宽大的车厢中,寒梅红着眼眶。
“我没事,当时那侍卫敲我腿时,我避开了要害。”
虽是这样说,可姜梨说话时不断地吸气。
血肉之躯,怎会不疼。
“都是奴婢没保护好您。”寒梅自责。
姜梨笑的却很灿烂:
“不必如此,我很满足。”
“扶我下去吧。”
建宁侯府到了。
姜梨抿了抿唇,心道她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是。”寒梅点头,扶着姜梨走下马车。
一下车,只见建宁侯府的人,胡氏,姜涛,老夫人,甚至还有从大理寺出来的姜颂。
都站在门口。
“阿梨,你还知道回来,你闯了天大的祸了。”
姜颂吃过一次亏长教训了。
想为难姜梨,知道用阴招,不再明着来。
“你还知道回来!”
姜家人,神色各异。
他们大多数是愤怒的,只有老夫人,看见姜梨一脸苍白,满眼心疼:
“阿梨,这是怎么了。”
“祖母,阿梨没事,都是阿梨闯祸了。”
姜梨没反驳,反倒是顺着姜涛跟姜颂的话往下说:
“都是阿梨的错。”
“听凭父兄责罚。”
“阿梨,你这孩子,真是一刻都不安生。”
胡氏手上的帕子都搅烂了。
她的眼神既矛盾又责备:
“老爷,阿梨犯了错,先让她在祠堂思过禁足吧。”
看姜梨的样子,是受伤了,再动刑,只怕一命呜呼。
胡氏虽然很想让她长教训,但她又有些复杂,怕姜梨直接死了。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295/429656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