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要债的登门,姜鸢是个灾星吧
“要债?”姜梨装作很疑惑的模样:“他们这是要的什么债?”
“小人也不知,只知道他们口口声声说二姑娘欠了他们的钱。”
小厮也不了解内幕,那些商贩如何说,他就怎么学话。
“我先出去看看吧。”姜梨打起精神。
也学着姜鸢的柔弱做派;“虽然二妹妹容不下我。”
“可我还是拿她当妹妹的,她有事,我又怎会坐视不理。”
“再说了,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也是姜家人。”
“县主真是深明大义啊。”
姜梨的一番操作,引得众人无一不夸赞,尤其是府中的奴仆们,如今是对姜梨的人品敬佩的五体投地;
“二姑娘如此针对县主,县主还能不计前嫌,不仅大度,也有容人之心。”
“是啊,二姑娘这么对县主,真是不应该,毕竟从小是她代替了县主在姜家当千金小姐。”
当谣言跟人心曲解你的时候,你控诉自己的苦难,只会叫别人更加不屑不信。
当人心向着你的时候,不必你控诉自己的困难委屈,别人就会主动提出来了。
就好比如今,以往不管姜梨再怎么说姜鸢代替她这些年在家中享福,别人只会觉得她小气没有肚量。
可随着姜鸢的口碑越来越坏,众人也慢慢的开始提起姜鸢姜梨的身世,并且越来越在意。
人心可真复杂。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快别说了,去解决麻烦要紧。”
姜梨演戏也演够了,更重磅的还在后头,她看向姜颂;
“大哥不是想知道真相么,那就随我一起去见那些商贩吧。”
“大哥最关心二妹妹,那些商贩都是冲着二妹妹来的,大哥前去,也好叫他们不要为难二妹妹。”
“我……”姜颂这个时候想当缩头乌龟。
他生怕被姜鸢牵连,会丢掉世子的身份。
可姜梨却非要拉着他:“大哥,走吧,你是姜家世子。”
“那些商贩看见你也能安心一些,否则只怕要闹出更大的祸事。”
“好。”姜梨都把姜颂架在火堆上了。
姜颂再要拒绝只会叫人觉得他这个世子没担当。
姜家大门口。
七八个穿着灰褂子,戴璞帽的中年男人齐聚一堂。
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份账单,叫嚷着叫姜家还钱。
“这又是怎的了?姜家又出事了?”
“还是姜鸢引出来的,一件接着一件,没完没了了。”
商贩们的反应引来了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指指点点,有明白的主动解释;“因为酔逢春的海产做的好,京都挂起一股海产热。”
“姜鸢效仿不成反倒是惹出了一堆麻烦,你想啊,筹办十五桌酒席不是小事,每一桌都有海产,以如今海产的价格计算,能不欠钱就见鬼了。”
“那得多少银子啊。”有人惊呼。
有人撇撇嘴:“多少银子等会不就知道了。”
“快看,是慈安县主跟世子。”
正嘀咕着,姜梨跟姜颂缓缓走了出来。
他们一出来,商贩们便对视一眼,而后推出来一个说话的;“小人见过慈安县主、世子爷。”
“小人姓毛名景福,是建康城临江边上的海产商。”
毛景福做了介绍。
姜梨点点头,一副和善模样:“原来是毛掌柜的,刚刚府中小厮说尔等是来要债的,不知……”
“县主,伯爵府多日前筹办海产宴,从我等这里采购了海产百斤,其中鳜鱼跟溪石斑等海产的数量要更多。”
毛景福将早就整理好的话都说了出来:
“先前送到贵府的海产每个商贩各有五十斤,还剩下五十斤没有送,但那也是贵府订购的,我等不能承担责任。”
毛景福的话说的很清楚。
姜颂一听,惊呼;“你的意思是,鸢儿一共从你们手上采购了七八百斤海产?”
天啊。
鸢儿是疯了么。
怎会采购这么多海产。
七八百斤啊,这得多少银子。
“正是。”毛景福拱拱手:
“我等不是来闹事的,只要贵府结清欠款,我等立马就走。”
“望县主明察,这是当初姜二姑娘与我等签下的票据,上面详细记载了贵府应该支付给我等多少银钱。”
毛景福先将自己手上的票据递了上去。
冬月走下台阶接过给姜梨看。
姜梨看了,唇角抿着;“大哥,你是姜家的世子,你看看这票据。”
“嗯。”姜颂脸沉着接过。
待看到票据上的数目,他的手都微微一抖:“你们是抢钱么,溪石斑竟然百两银子一斤。”
一条溪石斑,轻一点的,一斤多点,也就是一百多两银子。
稍微重一点的,就是二百多两。
姜鸢光欠了毛景福就欠了两千两银子,七八个商贩加在一起。
不得上万两银钱么。
“世子,不是我们要价高。”毛景福好似早就料到了姜颂的反应。
及时解释:“是当时我等手上的海产都给各大酒楼供货了。”
“姜二姑娘找到我们,给出不菲的价格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弄到溪石斑跟鳜鱼等海产。”
“我等也花费了不少银钱,这才弄到了货,姜二姑娘当时可是认了的。”
言外之意是,这一切都是姜鸢定下来的,姜家想反悔,没门。
“鸢儿她糊涂啊。”姜颂嘴唇斗个不停。
一万两银子,简直是天价。
姜家拿不出这么多银子的,更何况如今当家的是老夫人。
“还有我等的票据,请慈安县主过目。”其他的商贩们也看出来了。
姜梨好说话,也不会退托责任,找她准没错。
一股脑的将票据递上,左右这票据一式两份,也不怕姜家会毁灭证据。
“二妹妹欠毛掌柜的两千二百两银子。”
“欠毕凯毕掌柜的一千八百两银子。”
“欠朱固朱掌柜的一千七百两银子。”
姜梨将票据上的银钱数量直接念了出来。
看热闹的百姓眼睛瞪的像铜铃,唏嘘着:“这可真是天家啊。”
“海产可不比粮米,能囤吃了能填饱肚子,这玩意就是吃个味道,不能当饭吃。”
“花那么多钱买一堆海产,姜鸢是个蠢货吧。”
“就是,说好的第一才女呢,竟这么愚蠢,这下可给家中惹出大麻烦了。”
百姓们嘲讽着,挖苦着,姜鸢的名声是坏的更彻底了。
更有人直接说;“姜鸢是个又自大又愚蠢的坏女人,简直是个灾星。”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是该嘲笑姜家还是同情姜家。
吵吵闹闹的,动静闹的格外大。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295/429655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