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众筹养鸭
返村的牛车上,秦德昌和秦远山仿佛年轻了几岁,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干劲。
两人在颠簸的车上,不断低声商议着如何落实李夫子的建议,如何组织人手,如何选址,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五十只鸭苗,我们得去县城找可靠的鸭贩,要选那种精神头足、叫声响亮的荆江麻鸭雏…”秦德昌盘算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拉着,仿佛在清点未来的鸭群。
秦远山接口道:“村东头那片水塘位置好,背风向阳,水草也丰茂,正好圈出一块来做试养场。得赶紧组织人手,扎篱笆,夜里就赶到旧房里住,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越想越细,越说越激动:“对对,还有饲料,开头小鸭得精细点,按夫子给的方子,拌些米糠、或者碎米,还得去捞些小鱼小虾……”
“等这批鸭子成了,卖了钱,家家户户都能分润,明年就能多养!到时候,咱们柳塘村说不定就能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鸭村!”
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农民的精细盘算。
秦浩然安静地坐在一旁,身子随着牛车的晃动微微起伏。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静静地看着道路两旁熟悉的田畴、水塘和远处低矮的丘陵在暮色中向后掠去。
看到两位长辈如此重视,如此迅速地付诸行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鸭群在水塘中嬉戏,看到了族人脸上因收获而绽放的笑容。
牛车驶入柳塘村时,最后一抹晚霞也已隐入天际,暮色四合,村落里炊烟袅袅,一派宁静。然而,这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秦德昌没有片刻停歇,甚至顾不上回家喝口水,立刻让儿子取来那面只有在征收粮税、宣布官府告示或处理宗族大事时才会敲响的铜锣。
“哐!哐!哐——!”
浑厚而急促的锣声骤然响起,在柳塘村上空回荡,一圈圈扩散开来,敲打在每一个村民的心上。
无论是在灶间忙碌的妇人,还是在院里喂猪收拾农具的汉子,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疑不定地侧耳倾听。出了什么事?莫非是官府突然加征赋税?还是哪里闹了匪患,要组织乡勇队?一股不安的情绪迅速在村落里蔓延开来。
人们放下饭碗,熄灭灶火,怀着忐忑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朝着村中祠堂前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聚拢。很快,大树下就站满了人,低声的交头接耳汇成一片嗡嗡声,气氛紧张。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里正秦德昌站上一块磨盘大的青石,清了清嗓子,双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而带着忧虑的面孔,提高了嗓门,声音洪亮道:
“乡亲们!莫慌!不是坏事,是天大的好事!”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秦德昌身上。
“今日,我和远山去了镇上,见了李夫子!李秀才公!”秦德昌特意强调了李秀才公几个字,果然看到村民们的眼神立刻变得恭敬和信服起来。在这乡下地方,秀才公就是智慧的象征,是了不得的人物。
“李夫子他老人家,看在我们村浩然那孩子勤勉好学的份上,”秦德昌不忘点出秦浩然的功劳,但又巧妙地将主导权归于李夫子,“体恤我们柳塘村靠近水边,日子清苦,特意指点了一条明路给我们!”
停顿一会,吊足了众人的胃口,才铿锵有力地说道:“夫子说,咱们村水多塘多,这是老天爷赏饭吃!养鸡不如养鸭!养鸭,能赚大钱!”
“养鸭?”
“李秀才公说的?”
“真能赚钱?”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议论声四起。怀疑、好奇、期盼,各种情绪交织。
秦德昌继续道,将秦浩然那套分析用更质朴、更符合村民理解能力的话说了出来:“鸭子自己会下水找食吃,水草、螺蛳、小鱼小虾,都不花钱!比养鸡省粮食多了!
下了蛋能卖钱,长大了鸭肉能卖钱,连那鸭毛攒起来都能换几个铜板!李夫子都给核算过了,只要照着方法做,比养鸡能多赚好几贯钱!”
“好几贯钱?”这下,连最持重、最保守的老农都忍不住动容了,眼睛瞪得老大。
对于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交了税赋后也未必能攒下几贯钱的普通农户来说,这无疑是具有颠覆性诱惑力的消息。
眼看火候已到,秦德昌话锋一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声音也沉了下去:“但是!夫子也再三叮嘱了,这事不能瞎搞,不能一窝蜂!得有章法,讲规矩!为了稳妥起见,咱们先不搞太大,摸着石头过河!”
他伸出三根手指:“想参加这次试办养鸭的,每家每户,先投三十文钱出来!咱们用这钱,去找可靠的鸭贩,买健壮的好鸭苗,先养上五十只,就在村东头那片公共水塘划出地方试点!等以后赚了钱,再按各家投入的这三十文钱分钱!亏了,也大家一起承担这三十文的风险!”
三十文钱,是每家每户都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尤其是顶着李秀才公指点的光环,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事最终会赔钱。
“我参加!我们家伙食紧巴点,这三十文挤也得挤出来!”
“里正!算我家一个!我这就回家拿钱!”
“我们家也出!信李秀才公的!”
人群顿时火热起来,争先恐后地表态,挥舞着手臂,生怕晚了就赶不上这趟通往好日子的头班车。有几个家境稍好些,脑子活络的,还想多投些钱,指望将来多分点,立刻被秦德昌板着脸,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秦德昌一顿疾言厉色的数落道:“不行,都说了是试办,要听夫子的安排,谁也不能多投,家家户户都一样,三十文,这是规矩!谁要是坏了规矩,想着多吃多占,那对不起,这次就别参加了!”
秦德昌心里如同明镜一般,控制初始规模,降低试错风险,积累管理经验,是成败的关键,绝不能因小失大。
在里正的强势主导下,秩序很快建立起来。
秦德昌让儿子和村里几个识字的年轻人,当场搬来桌子,点亮油灯,登记造册,收取钱款。
村民们排着队,将铜钱交上去,脸上没有不舍,只有对未来投资的热切。而秦浩然一直安静地站在人群的外围。
堂兄秦禾旺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跑到秦浩然身边,用胳膊肘碰了碰秦浩然,语气带着几分不解和替弟弟抱不平的意味:“浩然,这次登记收钱,里正叔爷咋没让你去?你识字又快,算数也准,比他们强多了!”指了指正在笨拙地拨弄算筹、记录名字的几个半大小子。
秦浩然闻言,嘴角苦笑道:“李夫子特意叮嘱了,让我专心读书,说这些都是杂事,不许我参与进去,怕分了心。”
秦禾旺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地,哦了一声,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在他以及绝大多数村民朴素的世界观里,李夫子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读书人自然要不问俗务,专心圣贤书才是正道。
立刻转换了情绪说道:“夫子说得对,你是要考秀才、中举人老爷的。这些跑腿记账的活儿,有我们呢!你以后可是要干大事的人。”
说完,也不等秦浩然回应,立刻又被不远处几个伙伴的讨论吸引了过去。只听他们正唾沫横飞地畅想着:
“五十只鸭哩!一天少说也得下二三十个蛋吧?到时候咱们村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鸭蛋了?”
“想得美!里正说了,蛋要拿去卖钱的!不过…逢年过节,总能分到几个尝尝吧?”
“鸭肉肯定更香!我听说镇上的酒楼,一道烧鸭子要卖几十文呢!”
“等咱们村鸭子养多了,说不定咱们也能天天吃上鸭蛋!”
少年们的对话充满了天真而实际的渴望,食物的诱惑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他们来说,远比什么赚大钱的抽象概念更具体,更诱人。秦禾旺立刻加入了讨论,声音高亢,仿佛美好的生活已经触手可及。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276/429591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