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汉不必救
第三十六章 大汉不必救
宋明轩继续往下说,语速平稳却字字珠玑。
“会盟可以去,但不必倾巢而出。”
“留下一部分人手在陈留周边。”
“继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暗中积蓄力量。”
“大哥带着精锐前往会盟,见机行事即可。”
“等大哥在盟军之中名声渐起、威望日隆。”
“自然会有更多人才,与士兵主动前来投靠。”
“届时,待盟军内部矛盾激化,分崩离析之际。”
“我们已经积攒了足够的战功和声望。”
“至少能拿下一郡之地作为根基。”
“有了地盘,就有了人口。”
“有了人口,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钱粮和兵源。”
“这才是真正的发家之本,是立足乱世的根基。”
“之后就按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图之的策略来。”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先巩固一郡,再图谋两郡、三郡。”
“进而掌控一州、两州,最终问鼎天下。”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图之……”
曹操低声重复着这十二字箴言,心思活络起来。
眼前宛如展开了一幅清晰无比的宏伟蓝图。
先取一郡作为根基。
再逐步扩张,最终席卷天下。
这又是一个深谋远虑,步步为营的完美规划!
可……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
若只满足于图谋一郡之地。
曹操多少有些不甘心。
盟军之中。
总该有真心想要歼灭董卓、匡扶汉室的人吧?
若是能联合这些人,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这次若除不掉董卓,日后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看着曹操沉默不语,神色变幻不定的模样。
宋明轩没有继续劝说。
他清楚,讨董会盟中。
曹操其实已经算是尽心尽力、真心讨贼了。
只可惜十八镇诸侯各怀鬼胎。
袁绍、袁术两兄弟,从一开始就没想着真正消灭董卓。
不过是想借着这个名头壮大自己的势力,掠夺底盘罢了。
以曹操现在这点家底。
就算拼尽全力,独自面对董卓的虎狼之师。
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自取灭亡。
过了好一会。
曹操才缓缓回过神,目光重新落到宋明轩身上。
神情复杂得难以言喻。
带着几分试探,几分迷茫。
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野心,轻声询问。
“二弟……你觉得,这个大汉,还有救吗?”
他记得宋明轩在日记里,一直称呼现在为东汉末年。
末年二字,是不是就意味着。
这个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
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听着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
宋明轩有些意外,随即反应过来。
此刻的曹操,对大汉或许还存有一丝侥幸和眷恋。
能救,谁又愿意背负篡汉的千古骂名去推翻它?
可眼前的现实是。
诸侯割据,战乱不休,民不聊生。
大汉江山早已千疮百孔、腐朽不堪。
曹操看不到任何起死回生的希望。
宋明轩思索、片刻,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反问了一句。
“为什么一定要救呢?”
“……”
这话一出,曹操如遭雷击,直接愣在原地。
脑海中宛如有一颗炸弹轰然爆开,掀起滔天巨浪。
为什么一定要救?
他能想到无数个冠冕堂皇的答案。
为国为民。
为天下苍生。
为君王社稷。
为不负先帝恩宠。
为维护纲常伦理……
可如果不救呢?
曹操本身就野心勃勃,自然明白宋明轩说的不救。
绝非放弃之意,而是另有所指。
他再次想起宋明轩在日记里写过的话。
“大汉的根都烂透了,从骨子里烂到了根上。”
“可不是杀一两个奸臣、平一两场叛乱就能拯救的。”
所以,这就是宋明轩的答案?
大汉,早已无药可救。
不如……取而代之?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
好似野草般疯狂滋长,再也压不下去。
曹操看着宋明轩平静无波的眼神。
只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结拜兄弟。
心思之深沉,眼界之开阔。
远超他的想象。
曹操眼神闪烁,迟疑了片刻。
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悸动。
“那如果真的选择不救……我们接下来该怎么走?”
见曹操如此干脆的跟上自己思路,宋明轩忍不住笑了。
果然,跟这种野心勃勃、一点就透的大佬打交道。
根本不用费口舌做过多解释,点到为止就足以。
“答案还是那十二字。”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缓称王……”
曹操低声重复着最后三个字,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
是啊!
无论大汉是否值得救。
无论最终是扶汉还是取而代之。
眼下最核心的事只有一件。
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
只有实力够硬,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才能决定天下的走向。
他收敛发散的思绪,抛出一个更实际的问题。
“我虽有刺董的虚名。”
“但此次参与讨董的诸侯。”
“个个手握重兵、根基深厚,绝非等闲之辈。”
“到了盟军之中,我人微言轻,手下兵力又薄弱。”
“该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让众人信服?”
宋明轩一听便知。
曹操刚回陈留就急匆匆找他。
肯定还没来得及细想这个关键问题。
以曹操的智谋,若是静下心来琢磨,未必想不出答案。
他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
照着当事人的人生剧本给其提建议。
最后功劳和版权还得算在自己头上。
这种操作也算是独一份了。
不过曹操都主动问了,他自然没有不答的道理。
“大哥,这个大可不必担心。”
“其他诸侯势力再强,在讨董这件事上,多半也只是嘴上喊得响亮。”
“未必会真的尽全力。”
“核心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师出无名。”
“师出无名?”
曹操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一亮,抬手拍在大腿上,恍然大悟。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
“这段时间,天下诸侯之中。”
“只有我是从洛阳虎口脱险出来的。”
“也只有我,能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出兵讨董的名分!”
很明显,曹操洞悉了其中的关键。
宋明轩笑着补充一句。
“大哥甚至可以什么实质性的事都不用做。”
“只需拟一卷讨贼檄文。”
“单凭这出师之名,就足以让你在会盟之中稳稳站稳脚跟。”
“到时候,天下人都会认为。”
“是你从洛阳带回了天子的讨贼檄文。”
“这才促成了诸侯会盟讨董。”
“大义之名全在你手中攥着。”
“即便日后会盟失败。”
“那口讨贼不力的黑锅,也自有那些拥兵自重、各怀异心的诸侯来背。”
“与你半分关系都没有。”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250/111111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