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服输 > 第39章等着给你开庆功会

第39章等着给你开庆功会


我没想到许迎秋跟易裕臣也有些交情。

还是在五年前。

像被一根尖刺扎在心头,我不自觉地攥了攥手心。

我清楚的是,许迎秋是在警告我。

我们都知道一个专访如果有两名记者同时去接洽肯定会生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台里,她是众星捧月的台柱子,我不过是个常跑基层的边缘人,“金牌记者”的名号,也只是观众在评论区的调侃,算不得数。

对外,她八面玲珑,认识的不是企业高管就是行业大咖;而我,每天跟基层打交道,连市一院的院长,也是近期才握了手。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确实有些差距。

但她说我“跟她争”,我是不认同的。

我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却清晰:“许记者,在您开始接触易医生之前,我已经跟他的团队磨合了大半个月,所谓先来后到,总不能因为您想做这个专题,就让我中途退出吧?”

许迎秋嗤笑一声,声音里满是不屑:“接触半个月都没拿下专访,这已经说明你能力欠缺了。再继续磨下去,只会让易裕臣觉得我们台的记者水准低,这不是影响大局吗?”

这话像巴掌一样甩过来,直接给我扣上“能力欠缺”的帽子。

我愣了愣,心头有些不服气:“每个人做事的方式不同。古人说慢工出细活,我只想把专访做得更扎实,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许迎秋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杠,毕竟平日里在办公室,我总是和和气气的,同事找我帮忙改稿子、替班,我也很少拒绝,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我“温和好说话”。

可这次不一样,易裕臣的专访,是我跑了多少趟市一院、蹲了多少个夜晚才勉强争取到的机会,怎么可能说让就让?

许迎秋似看出了我的态度,盯着我看了几秒,眼神里多了几分冷意:“该提醒的我都提醒了。如果我是你,这种时候就没必要再自找没趣。”

说完,她踩着高跟鞋转身,鞋跟敲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像我宣战。

我盯着她的背影,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我猜这件事没这么快结束。

“发什么愣呢?”卓开朗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他手里提着摄像机,脸上带着刚跑完外勤的疲惫。

我把许迎秋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听完后眉头拧成了疙瘩,神色凝重道:“之前为了抢专题,她可是连新人的采访线索都撬过,这次肯定会给你使绊子。”

我回想她离开时的眼神,坚定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凭本事好了。”

可我没想到,麻烦竟然拿来得这么快。

午休后,主任就把我叫进办公室:“小夏,银座周年庆的高端消费专题,你去负责吧。这个选题受众广,做好了能涨不少收视。”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专题明明之前定的是另一个同事,怎么突然换我了?

正想开口,就看见许迎秋端着咖啡走了进来,脸上挂着笑:“宁夏,我觉得这个专题挺适合你的。”

果然是她在使绊子。

我马上解释道说:“主任,我还在跟进易医生的专访,要不您换个人选吧?”

“主任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许迎秋抢在主任前开口,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笃定,“而且这个专题最多也就花个两三天,你就当是为主任分忧了。”

我看着许迎秋,惊讶道:“三天?怎么可能?”

许迎秋扯了扯嘴角:“去年这个专题,从策划到成片只用了72小时,收视率破2.3%——数据台里都有存档,怎么?宁记者觉得自己不行?”

我这才意识到许迎秋这是在给我挖坑。

如果我说不行,她必然借着此事说我能力不够,不配跟专访,如果我说行,那就意味着得破她的收视率。

很难。

主任见我没吭声,用着器重的语气道:“小夏啊,这个专题我信得过你。你常跑基层,知道观众想看什么,这次刚好试试高端题材,对你也是个锻炼。”

主任跟许迎秋站在了同一战线。

见反对无效,我只能向主任提出邀请同事小胡一同参与这个专题,却再次被许迎秋打断:“小胡已经被我安排去做城市交通专题了,人手紧张,你就委屈一下吧。”

时间上掐我也就罢了,人手上也不给支持,许迎秋这是要我拿命去拼。

再联想她去年的银座专题,通篇都是限量款奢侈品的特写,采访的不是富豪就是网红,是靠噱头赚足了收视。

想要赢她本就很难,现在还要在短短三天内做出能与之抗衡的内容,只给我卓开朗一个搭档,更是难上加难。

我只能向主任求助,他却避开我的目光,说:“小夏,我相信你的能力。”

许迎秋借机又添一把火:“加油啊宁记者,我们等着给你开庆功会。”

我知道我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谢谢主任,我会做好这个专题。”

出办公室后,我立即找到卓开朗,将事情的原委告知于他。

他立即就炸了:“这也太欺负人了!去年许迎秋带了三个人还请了外拍团队,现在让我们俩跟她比收视?不行,我去找主任理论去!”

我赶紧拉住他,摇了摇头:“主任既然这么说,就是默许了许迎秋的安排,争辩只会浪费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在专题上。”

卓开朗皱着眉,一脸不解:“可就我们俩,怎么跟她比?”

“她去年的内容我看过,不过是奢侈品堆砌,看着光鲜,其实没什么干货,观众看个新鲜就忘了。”

我坐下来,指尖在笔记本上划过,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我们不一样,要走差异化路线——贴近观众需求,规避消费风险,从用户视角挖真干货,要知道,普通观众看高端消费专题,不是想知道谁买了百万包,而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沾到高端服务的光’,‘买高端品该怎么避坑’等实用性内容。”

卓开朗眼睛一亮,拍了下桌子:“这个主意好!比她那些炫富内容有意义多了!走起!”

我跟卓开朗泡在了台里资料室。

不久后我又联系银座商务部,要到了周年庆的完整活动手册——从限量款首发时间,到各品牌的售后政策,再到VIP专属沙龙的流程,我都一一标注出来。

最后,我们还敲定了三位核心采访对象,特意把时间约在明天下午,地点就定在银座的  VIP专区。

工作正起劲时,手机突然响了,是陆博文的来电。

我捏了捏眉心,迟疑了两秒后按下了接听。

“夏夏,我今晚飞港城见个客户,预计后天回。”

我微微一愣。

以前陆博文加班或者出差很少跟我多言,更别说特意打通电话过来了。

我习惯性地问了句:“还有别的事吗?”

电话那头忽然顿了顿,隔了片刻后回应道:“你照顾好自己。”

我当然会照顾好自己。

毕竟距离银座专题结束还有70个小时。

我应了一声之后便掐了线。

一直忙到午夜。

卓开朗怕我猝死在岗位,坚持送我回山水家园。

车子停在小区楼下,卓开朗安慰我:“兄弟,咱不急,你看今天跟商务部聊得多顺利,他们还答应帮我们协调鉴定师的独家采访,这可是许迎秋去年都没拿到的素材,这个觉,你大可放心睡。”

这位商务是我去年跑新闻认识的,因为帮过一个小忙,没想到今天也派上用场了。

“运气好。”我自嘲道,心里却惦记着明天的采访。

“对了,”卓开朗话锋一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的包装盒,递到了我面前,“送你的。”

我疑惑地接过来,掀开盒盖的瞬间,呼吸顿了顿。

只见黑色的录音笔躺在丝绒衬里上,机身上“SONY”的  logo闪着细弱的光。

竟还是在我购物车躺了快俩月的那款高端款。

价格不菲。

“为什么送我礼物?”我抬起头,迷惑的看着面前的男人。

“乔迁之喜啊,”卓开朗挠了挠后脑勺,耳朵尖有点红,避开我的目光看向远处的路灯,“可不得表示表示。”

“太贵了,”我将录音笔推过去,“你每个工资就那么点,还得攒老婆本,我不能收。”

“零花钱而已,不差这点……”卓开朗摆摆手,态度坚决道,“再说你做采访,录音笔很重要,这是兄弟的一点心意,不准推辞啊。”

我有被卓开朗的话暖到,刚想道谢,只听“咚”的一声轻响,脚边突然滚过来一颗橙子。

圆滚滚的,在路灯下泛着橙黄色的光。

我迷惑地看了眼橙子,顺着它的滚动路线抬起了头。

这才发现站在不远处的易裕臣。

他穿了件深色的羊毛外套,领口轻轻立着,袖口挽着一小截,露出的手腕上没戴表,却贴着一片小小的创可贴,整个人少了点平日里严肃稳重的精英感,反而多了份慵懒温和的气质。

手里拎着的购物袋中松松垮垮地露着几颗跟我脚边一样的橙子。

四目相撞时,他的目光先是落在我和卓开朗之间,没说话,喉结轻轻动了下,而后又缓缓扫到我手里没合上的录音笔的包装盒上。

眼尾轻轻往下压了压,瞳孔里明明晃着路灯的暖光,却没透出半点暖意。

倒像是,蒙了层薄冰。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189/430072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