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弟弟当爹卷科举,姐姐武力镇朝野 > 第177章 置族田

第177章 置族田


次日天刚蒙蒙亮,张大牛和张知节两家人提着一大筐纸钱、香烛、供品,浩浩荡荡往村后的山上走。

路上撞见不少早起的村人,一眼瞥见他们手里的东西,便知是要上山扫墓,纷纷笑着上前打招呼,言语里满是对张知节的称赞,也不乏对张父张母的艳羡。

虽说老两口没能亲眼见着儿子考中,可张知节现在的成就,便是给他们挣足了脸面。

村里不少老人比起生前的吃穿用度,他们其实更看重死后的事情,张知节考中秀才,光耀门楣,这在他们看来,这是祖坟冒青烟的荣耀。

此时的他们早就忘了,在张家老两口在世的时候,乡亲们没少背地里说他们傻,为了小儿子读书,将家里的田地耕牛都卖了,还让兄弟二人分了家、离了心。

可如今再看,张知节成了村里头一个秀才,张大牛家的日子也跟着日益红火,那些旧日的闲话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实打实的羡慕。

到了墓地,张大牛、张知节和铁头率先拿起锄头镐子,默默清理起墓碑旁的杂草。

朱海棠则是在墓前准备供品及香烛。

一切收拾妥帖,张大牛跪在墓前,拿起纸钱往火盆里添,他眼眶微红,絮絮叨叨地跟墓里的爹娘说话:“爹,娘,二郎和我来看你们了!你们在底下瞧见没?二郎现在是正经的秀才了,还是案首呢!你们知道案首是啥不?那就是秀才里头的头一名,厉害着呢!

你们可别急着投胎,等日后二郎考上举人、当上官老爷,你们再走也不迟。到时候阎王爷说不定看在二郎的面子上,给你们下辈子投个好人家,不用再受这辈子的苦···”

说着说着,声音便有些哽咽。

张知节端正的跪在墓前,面色肃然地举着香。

袅袅香烟升起,他在心里默念:愿你们一家五口,早日寻得安宁。

等长辈们祭奠完后,铁头领着底下三个小的给爷奶磕头,最后张书单独给刘珠儿磕了三个头。

她没有半分不情愿,刘珠儿毕竟生养了这具身体,她虽不是自己灵魂的母亲,却是和这具身体血脉相连的亲人,理应尊敬着。

一行人下山后,刚走到山脚,张知节就被等候多时的村长大儿子叫走了,说是村长和族老们在祠堂等着他,要跟他商量购买族田的事。

三源村小半是私田,大多是中下等水田,归村民自家所有。

还有些是城里地主的田,那多是中上等水田,租给村人耕种,每年要按约交租。

剩下的都是官田,也是由村人耕种,用来抵消部分徭役,只是地里收的粮食,得全部上缴官府。

先前便提过,昭朝建国才二十五载,往前是几百年的战乱,人口锐减,许多田地都成了无主之地。

开国皇帝从世家手里咬下不少田地收归国有,就等着百姓安定下来,再以合适的价格让大家买回去。

只是世家的田地多在江南水乡,连片的大庄园气派得很,而国有官田,基本都是三源村这样,零零散散地在村内分布着几百亩。

如今三源村要置族田,自然是盯着村里的官田,也希望能由张知节出面与官府详谈。

张知节自然不能推脱,眼下官田里的稻谷都已经收割完毕,前日也全部晒干被官府拉走了,田地空了出来,正好办买卖手续。

只不过出门前,他专门回家一趟,提了个包袱后便和村长、两位族老汇合。

几人带着备好的银子和相关文书,坐上村长家的牛车,慢悠悠往县城去了。

到了县衙,管事的吏员一听是要买四十亩上等官田,领头的还是北亭县这么多年来头一个秀才案首,当即不敢怠慢。

待仔细问清买田的目的是置为族田、日后供族中公用,又一一查验了文书,见资料带着齐全,便领着他们走流程,核验田契、登记造册、敲定价格、交割银两,每一步都办得又快又顺。

不多时,手续便全部办结。

那四十亩上等水田,明明白白注明了族田的性质,从此便正式归了三源村张氏一族。

待所有手续办妥,族老们正准备起身告辞,却见张知节转向方才接待他们的吏员,温声问道:“不知卢大人今日可在县衙?”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帖子,这是此前卢正庭交给他的,说可随时可持帖来县衙寻他。

吏员一看那帖子里盖着的是卢正庭的私章,神色一变,原本就有礼的态度更加恭敬,“张秀才,卢大人此时在不在县衙我也不敢断言,请您稍等片刻,我派人去问问可好。”

“有劳大人了。”

吏员拿着帖子不敢耽搁,当即快步出门安排人去了。

一旁的张村长悄悄咽了口唾沫,凑到张知节身边低声问:“二郎,你、你竟还认得咱们县太爷?”

张知节矜持道,“之前有过几面之缘。”

这话村长和族老们哪里肯信,若是仅仅如此,张知节怎么可能不打一声招呼就找上门来,而且看刚才那吏员的态度,怕是不止几面之缘这么简单。

同时在心里懊悔,早知道张知节还有这层关系,当初应该死皮赖脸的将茶利分给他才是。

张知节将他们脸上的懊悔、诧异尽收眼底,心里把他们的心思猜得八九不离十。

可他今天来找卢正庭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打脸的。

“四叔,五叔公,七叔公,你们先走吧,村里人都等着咱们的信儿呢,我这恐怕还要耽误不少工夫。”

村长他们想留下,却也知道自己没理由留下,最后还是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又过了一刻钟,双喜来了,他将手里的帖子还给张知节,道,“张公子,请您随我来。”

张知节和双喜之间并不算陌生,之前每回见卢正庭,他都在一旁守着,他也知道双喜不是一般的仆从。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对上双喜诧异的目光,神情自然道,“这是青囊阁售卖的‘聚气丹’,算是我和书姐儿给你从府城带的伴手礼,双喜小哥可别推辞。”

双喜怔愣了一下,还是双手接过了,“多谢张公子。”

他并未问聚气丹是何物,想来他也是知晓这武林认人士常用的养身丹药的。

两人一前一后往县衙后院走,转过两道回廊,双喜领着张知节进了一间书房。

张知节看见卢正庭站在书案前,手里握笔,似在批阅文书。

听见动静,卢正庭抬眼看来,原本紧绷的眉眼,细微地柔和了几分,语气熟稔,“回来了。”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99/430430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