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元宵灯会
欢愉时光总是匆匆,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这一日,张大牛和张知节两家人整整齐齐,盛装打扮着准备去城里参加元宵灯会。
牛车一路摇摇晃晃行至城门外,张大牛熟门熟路地将牛车寄放在刘家车马驿,自家买了牛车后,他和徐老头也打过多次交道了,也是老熟人了。
他倒不是舍不得牛车五文钱的进城费,而是深知此时城内必定人潮汹涌,车马难行。
两家人顺利的通过了城门的检查,往人声最鼎沸的南街而去。
张知节与张书早在府城就见识过八月十五的灯会盛况,但一地自有一地的风物。
北亭县的元宵灯会虽不及府城中秋那般繁华鼎盛,却也别具一格。
张大牛怀里抱着静姐儿,不放心地回头,不知第多少遍叮嘱张知节与张书:“书姐儿,千万跟紧你爹,绝不能松手!若有陌生人与你搭话,切莫理会。万一不小心走散了,就去找巡街的衙役,或是乖乖站在原地等候···”
张大牛对于灯会早有经验,知道人潮拥挤比年集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这一大群人,还带着孩子,很有可能会被挤散。
铁头大了不必操心,朱海棠顾着铁锤,他抱着静姐儿,书姐儿自然让张知节带着。
当他们一伙人正式步入南街,顿时就被淹没在人潮里,十里八乡的人都在此时聚集县城,共赏一年难得几次的灯会。
长街两侧灯架连绵,鱼龙舞动、荷花初绽,各色纱灯纸笼映得夜色流彩生辉,空气中还隐隐浮动着甜暖的元宵香气,夹杂着爆竹淡淡的烟火气。
忽听得一阵锣鼓喧天,两家人纷纷向前方围去。
“是杂耍!”
静姐儿坐在张大牛的怀里惊呼,眼睛瞪得溜圆。
张知节将地上的张书抱起,只见场地中央,几个赤膊汉子立于寒风之中,一人纵身跃起,踩着同伴的肩头凌空连翻三个筋斗,稳稳落在另一个同伴臂上,引来四周一片叫好,一场惊险刺激的杂技正演到精彩处。
接下来顶缸、吞刀、吐火、走索等绝活接连上演,让两个现代土包子目不暇接。
张知节凑到张书耳边,压低声音好奇地问:“姐,这些你现在会不会···嗯!”
他话未说完,便感觉自己手臂内侧一阵肉痛。
张书笑吟吟地侧过头来,语气温柔:“会不会什么?”
“会不会觉得还不够高?看不清楚?”张知节立马龇牙咧嘴地改口,顺势将胳膊上的张书往上托了托,“我给你再举高一点儿!”
张书冷哼一声,暂时松了手。
杂技节目暂告一段落,手艺人拿着铜锣向人群讨赏时,张知节大方地放下一把铜钱。
看过了杂耍,人群散去,张知节突然发现找不到张大牛一家了。
好在对此情形他早有预料,倒也不见惊慌,只是下意识地将张书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两人随着人流向前,走到一处猜灯谜的摊子前。
张知节无意间抬眼一望,竟在摇曳的灯影中发现一个颇为熟悉的身影。
“子明。”
顾秀闻声回头,暖橙色的灯火如水,正映在张知节含笑的眉眼间。
“长愉,真是巧遇。”顾秀低头,向张书温和一笑,“书姐儿,元宵安康。”
“顾叔,元宵安康。”
张书乖巧应答,目光却状似好奇地落在他身旁的女子身上。
对方五官与顾秀有着几分相似,眼角带着细纹,面目婉静、笑意柔和,她心中隐约有了猜测。
果然,顾秀笑着引见:“这是家姐。”
张知节垂眼敛袖,端正一礼:“顾姐姐安好。”
顾姐姐亦微微俯身还礼,声线清柔:“张相公安好。”
此时,摊主将一盏精致的鲤鱼灯笼递给顾秀,正是他方才猜中灯谜的彩头。
顾秀转手便将灯笼交给了姐姐,随即笑道:“就不打扰你们父女赏灯了,我们先行一步。”
张知节含笑颔首,并未再多望一眼。
并非冷淡,实为避嫌。
顾姐姐年前向孙家归还了休书,取得和离书,是顾家的归宗女。
而张知节亦是鳏居之身,若被相识之人撞见,即便知晓他与顾秀是同窗,也难免惹来风言风语。
张知节专注于眼前琳琅的花灯,低头问张书,“你要哪一个?”
不等张书回答,他就指着最上面一个老虎灯笼,不知死活地说,“这个怎么样,很像你。”
张书嘴角一勾,不怒反笑,问道,“怎么像我?”
张知节从善如流的回答,“像你一样威武霸气,充满了大佬的气质。”
张书轻哼一声,也不反驳,只扬手指向左侧一盏灯笼,对摊主道:“要那个,谜底是‘笋’。”
片刻后,张书手中多了一盏雪白圆润的兔子灯,暖暖的烛光透过纱纸,映得她眉眼精致。
而张知节手里,则被塞了一盏水灵灵的萝卜灯。
两盏灯并在一处,意思再明白不过,我就算是一只兔子,也把你吃得死死的。
北亭县的南街并不长,从街头逛到街尾,半个时辰足够。
张知节两人转身重回街口,略等了一会,很快便和张大牛一家汇合。
铁锤和静姐儿此时手里攥满了各色吃食,小脸上尽是藏不住的欢喜。
一见到张书提着的兔子灯,静姐儿立刻挣扎着从张大牛怀里溜下地。
“书姐儿,你看,这是莲花灯,是我自己猜的。”
铁锤也忙不迭把手中的老虎灯凑过来,嚷道:“我这是最厉害的大老虎!”
铁头小心翼翼地提着一盏憨实的牛头灯,脸上兴奋仍未褪去,这是他头一回猜出灯谜赢来的彩头,意义非凡。
朱海棠和张大牛手里也有一盏样式精巧的花灯,望着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南街这些花灯铺子皆是城中商户所设,只要猜中灯谜,便可分文不取将灯带走。
今夜,张大牛夫妇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孩子读书识字带来的好处。
两家人来时兴致勃勃,归时满载而行。
乡间小路浸在温柔月色里,一辆慢行的牛车上,竟依次悬着七盏精巧各异的花灯,如同流动的灯市。
道上同归的乡亲见了,无不满面惊诧,频频回首,眼中尽是藏不住的惊诧与艳羡。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99/430430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