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弟弟当爹卷科举,姐姐武力镇朝野 > 第330章 此生无憾了啊——

第330章 此生无憾了啊——


张知节微微偏头看向三叔公,面上没有一丝不豫,反而温声问道:“三叔公请讲。”

“你在三源村虽只有百亩田地,可柳树村、八里村离咱们这儿又不远,村里人过去顶多也就两刻钟,哪有什么不方便的。”

三叔公朝主位微微倾了倾身子,越说越觉得自己在理。

“说到底都是同村同族的乡亲,照看你家田地,自然比外村人更尽心。要我说啊,你也不必费心去外头寻人,所有雇农都用咱们本村人才是正经。”

经过茶利和族学的事情,此时的他不再只提张氏族人,倒是大气地将整个三源村的村民都囊括了进去。

“三叔公说得在理,只是···”

张知节话音稍顿,见村长与族老们面露喜色,却话锋一转,“只是村人还有茶叶生意,我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耽误了全村人的生计。”

众人神色一僵,这才想起茶叶这桩事来。

倒也怪不得他们,说到底都是庄稼人,骨子里最看重的还是田地。

方才一听张知节说出雇农的优厚条件,众人满心满眼便只剩下这桩好事,哪还顾得上其他。

如今张知节一提,大家才回过味来,若让家中晚辈去张家做雇农,制茶的活计便不能兼顾,这两项工作非得有所取舍不可。

堂内一时静了下来,众人心里各自盘算。

去年茶利再创新高,年底结余九百二十六两有余。

因为前年茶利主要用于置办族田,所以去年茶利在年底按男丁数分给张氏族人,每丁得了一贯钱,余下的除去族老与村长应得的一成,又支了修祠堂、办腊八酒的钱。

今年的茶利肯定还是要分的,但是张知节不是考上状元了嘛,这状元酒席等一应排场都是族里出钱,还要留出修建状元牌坊的款项。

七算八算,茶利竟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么说,似乎还是做张知节的雇农更划算。

但细想又不对,各家各户除了年底的茶利分红外,平日采茶现结的工钱也是一笔进项。

采茶制茶时不耽误伺候自家田地,若做了雇农,便只能守着张知节的田地了。

而且自从张知节考中状元的消息传出去,和三源村合作过的茶商早早就派人定下了明年的春茶,可以说,明年茶利绝对只会更高。

他们掰着手指左算右算,一时竟算不清哪边更加划算。

但无论如何,对于本村的雇农名额,他们还是想再争取争取。

族老们此时再次同心协力起来,只说十个雇农名额实在太少,非得再添几个,横竖多要几个名额总不会亏。

于是几人轮番上阵,与张知节好一番说道,最终将三源村的雇农人数定在了十五人。

说定了此事,也算是平息了村长和族老们对张知节“擅自”置地的那点不满。

毕竟即便将田地挂靠在张知节名下,最终所得,恐怕也比不上做他家的雇农强多少。

正当众人各怀盘算时,张知节忽然偏过头,对侍立在一旁的高青道:“去将我屋里桌上那个梅花纹路的木盒取来。”

高青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捧着一个木盒回来。

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凝在那木盒上。

村长与族老们心中已隐约猜到几分,毕竟新科进士荣归故里、回报乡邻的事,他们早已听过不少。

而张知节又是个知礼的,怎么会一点表示都没有呢。

张知节将木盒轻轻打开,正对着众人。

盒中整整齐齐地码着二十枚马蹄银,雪亮的银光晃得人眼花。

“二郎,你这是···”

村长强压下心头的激动,故作不解地问道。

张知节将木盒放在桌上,起身朝东方郑重拱手,面露崇敬:“这些银子共计二百两,乃是陛下赏赐,知节不敢独享,愿以此回报乡里,以谢天恩。”

听闻竟是御赐银两,屋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抽气声。

张知节缓缓落座,环视一周后道:“我想着,这笔钱可分作四处使用。”

族老们表情空白,还未从“御赐赏银”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村里到官道那段主路,每逢雨天便泥泞难行,若将这条路铺成石子道,既方便乡亲出行,也便茶商往来。”

张知节将木盒往前推移至桌案中央,几位族老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抹银光,耳朵虽将他的话听了进去,心神却仍恍惚着,只下意识地点头称是。

张知节继续道,“其中一百两我想由村里出面再买十亩学田,专供族学之用。”

众人勉强收回心神,想到张知节向来重视孩童启蒙读书,如今肯用御赐银两购置学田,的确在情理之中。

他又道:“还有村中那座废弃的水磨坊也要重新修缮,往后大家磨面舂米,也能省些力气。”

三源村原本是有一座水磨坊的,可惜在战乱中损毁,连石磨都裂得不成样子。

如今听张知节提起要重修磨坊,几位年长的族老顿时睁大了眼睛,面露期待。

他们年纪大了,就盼着日常能吃些软和的,若是磨坊能重新启用,往后便是带糠的麦子也能磨得细腻些,好下咽了。

“若还有剩下的银钱,那便交给马大夫备些常用药材,若村人有些头疼脑热,也不必为省几个铜板而硬扛着。”

族老们面面相觑,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们年事已高,身子骨早就不如从前利索,可但凡还能走动,谁舍得花钱请郎中?

虽说他们每年茶利都能分些银钱,可那要等到年底才能到手,得到的钱也都花在一家老小的生活上。

如今一大家子吃穿用度只勉强称得上温饱,哪里舍得将钱用在看病问诊上?

他们也是万万没想到,张知节连这等细微处的疾苦都考虑到了。

“二郎,你,有心了。”

三叔公眼眶微红,望向张知节的目光里是前所未有的欣慰。

张知节含笑起身,双手捧着木盒,恭恭敬敬地递到颤巍巍起身的三叔公面前。

众人跟着肃然起立,目光紧随着那双交接木盒的手。

“三叔公,但求这些银钱能略解乡里之困,知节便心满意足了。”

“你,你放心!”

三叔公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木盒,喉头哽咽,千言万语翻涌,最终只化作一句:

“我定让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这才不负、不负天恩啊!”

天爷啊!

他张三发这辈子竟也能有资格说出“不负天恩”这四个字。

此生无憾了啊——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99/42982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