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弟弟当爹卷科举,姐姐武力镇朝野 > 第332章 奁产

第332章 奁产


当张知节再次回村时,是坐着一辆八成新的牛车回来的。

车后头,竟还跟着两头壮实的成年牛,外加一头半人高的牛犊。

路上遇见相熟的乡亲,无不被这“四牛同行”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这年头,每头牛都珍贵得很,全得在县衙登记入册。

哪家生了小牛、哪家老牛死了,都得一一报备,牛的一生,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过活。

说句不夸张的话,如今的牛,比人还金贵。

所以张知节的牛车还没到家,就有人一路小跑着去给张大牛报信:“状元公带回来四头牛!”

张大牛还以为自己听岔了,出门一瞧,远远望见那简直能称作“牛群”的队伍,赶紧拉着朱海棠迎了上去。

“二郎,这些牛是从哪儿来的?”

张大牛和朱海棠满眼放光地瞅着走在最后的那头小牛,手掌爱惜地在牛背上抚摸着,他们看铁锤和铁头都没有这般柔和的眼神。

牛车依旧慢悠悠地往前走,张知节坐在车上,语气云淡风轻:“进城碰巧遇到有人卖,就买下了。”

“嚯!谁家一口气卖这么多牛啊?”朱海棠忍不住追问。

张知节没接这话,只问:“大哥、大嫂,你家后院的牛棚,能塞得下这些牛不?”

这些牛自然不能养在老宅,否则张书在离开三源村之前,怕是都不会踏入后院

“这哪塞得下啊!”张大牛连连摇头,又怕他接下来要说把牛寄养到别家,赶紧补了一句:“我这就回去拆了栅栏,重新搭个大的!”

他最后摸了摸小牛背上有点扎手的短毛,就和朱海棠匆匆往家赶。

闻讯赶来的村人听到这话,立即自告奋勇地要搭把手。

老宅后院没有牛棚,张知节便将四头牛连带着牛车都交给张大牛安置,安排高青留在隔壁一起帮忙,便回家去了书房,和张书汇报今天的成果。

他将一个信封递到了张书面前,得意一笑,“五千两,房契到手了。”

张书打开信封,倒出一把古铜色的钥匙,还有一张色泽泛黄的旧房契,一份墨迹尚新的房屋买卖正契。

张知节悠悠地靠在书案旁,道:“等回了洛都,凭这正契去官府印契缴税,这房子就能正式姓张了。”

张书看着手里的正契,视线落在“张知节之女张书奁产”这几个字时,微微挑眉,“记在我名下?”

张知节露出“你终于发现了”的表情,抬高下巴邀功般地说:“怎么样?感动不?这可是我给你准备的惊喜。”

“感动。”

张书不甚感动地说,抖了抖手里的契书,问:“怎么回事?”

她倒不意外张知节将宅子记在她名下的行为,只是讶异他竟能想到这一茬。

张知节解释道:“这房子在庞老太爷离开洛都之前,就被他过户给了庞老夫人。”

这庞老太爷还真是一个心有成算的,他似乎早就料到了这房子未来的纷争,便假意将宅子“转卖”给庞老夫人的娘家,再以“补送嫁妆”之名,正式登记为庞老夫人的私产。

他可能想着,若是乔朝贵日后反悔,也不好公然抢夺妇人的嫁妆吧。

不过他也是没料到,当人窘迫到一个境界,是顾不得什么脸面的。

而庞老太爷这一举动,倒给了张知节灵感,于是,在庞老夫人震惊的表情中,他当场决定将这洛都的宅子,登记为张书的妆奁之产。

他其实更想直接写到张书名下,但这个时代女性的私产基本就等于嫁妆,张知节虽瞧那二字很不顺眼,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勉强认了。

张书了解了内情,便将房契与正契仔细收回信封,转而问道:“那几头牛,也是向庞家买的?”

张知节点头,又道:“她们这几天应该就会离开北亭县。”

张书语带调侃,“你这翰林修撰的名头还挺好使。”

张知节坦然受了这夸奖,眉梢一扬,得意道:“一般一般,北亭第一。”

这话说得也没错,论官职品级,他还真是北亭第一。

庞老夫人若是想离开北亭县,那么首要做的便是变卖家产,其中土地是最值钱和繁琐的。

她和儿媳都是寡妇,家里唯一的男丁走路都还有些踉跄,不足以支撑门户,更无法在买卖契约上签字画押。

她们一旦露出举家迁离的苗头,庞家族亲定会以“防妇人侵吞孤幼财产”为由横加阻拦。

所以庞老夫人只能偷偷卖地卖房,但这等大宗交易,终究绕不过北亭县如今的父母官程县令。

虽得了不少打点,程县令却始终不肯完全松口。

于是在户吏来乡下丈量土地的时候,张知节便替庞老夫人说了几句话,那几句话,原原本本传到了程县令耳中。

不出两日,庞家田产过户的流程便畅通无阻。

今天也是庞老夫人约张知节商量卖房的事,她不仅主动把房价从六千两降到了五千两,还知道张知节买了地正需要耕牛,特意把家里的精挑细选的四头牛留给了他,价格也比市场价优惠。

她原来是想将牛直接送给他的,但是被张知节拒绝了。

他帮她说了几句话,她降低了房价,就算两清了。

再多占这点便宜,反而显得小气。

“对了。”张知节像是刚想起来,左掏掏,右掏掏,终于从腰间内袋掏出一张纸,又从荷包里掏出另一把钥匙。

“这是县城南街的一间铺面,也是从庞家手里买下的,花了七十两。”

这是北亭县内的房产,手续已在县衙办妥,这间商铺如今已正式记在张大牛名下。

张书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他的意思,点头道:“这房契你到时候直接交给他吧。”

“行。”

张知节将契书和钥匙收好。

这铺面是今日计划之外的花销,所以他特地与张书报备一声。

此时,隔壁传来“哐当、哐当”的声响,是乡亲们开始帮着张大牛拆那旧牛棚了。

张书听着耳边的动静,抬眸望向窗外那片青翠,问:“要不要去山上走走?”

张知节立即点头表示要去。

他瞧了眼张书身上那件舒适的棉布常服,又低头看了看自己丝绸长衫,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说:“等等我啊,我去换身衣服。”

换好了衣服,张知节挎着一个小篮子,和张书一起顺着后院的山道上山了。

山风拂面,吹去暑气,带着草木与泥土的清新气息。

他们的假期只剩两个多月,再过二十来天他们便需启程返回洛都。

一旦赴任,像这样的长假就屈指可数,还是趁着现在这功夫,好好享受难得的自由吧。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99/427577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