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三千截教客
天庭凌霄殿上,昊天玉帝巍峨高冠,帝袍威武,头顶瑞气重重,祥龙飞舞盘旋,足足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出没云端,神龙见不见尾,威严、庄重、厚德、慈祥,气息厚重,重若泰山。
太白金星走了出来,躬身道:”臣太白启禀陛下!“
“太白,你有何事要上奏呢!”
“陛下恕罪,如今封神大劫来临,万仙阵中,三教大战,万仙遭劫,怨气冲天,扰乱三界,还望陛下明察!”
凌霄殿上高悬的昊天镜中只见潼关之东原先万仙阵上空血气弥漫,阴风怒号,凄凄惨惨戚戚,日月不显,如同幽冥地狱。
玉帝统辖三界,知道万仙遭劫,其中部分被摄入封神榜,大部分却是无辜遭殃,怨恨之大,倾尽天河之水也不能浇灭,此时岂能无动于衷,只是如何安抚这些,倒事颇费一番心思,言道:
“万仙遭劫,心中怨恨,冤魂已成厉鬼,理智全无,除非大功德之人甘心渡化,否则恐怕日后必然为祸三界,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殿上各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摇摇头,皆无良策。
昊天心中烦闷,罢朝回到通明殿,王母接住,询问事端,思虑一番,道:”西方佛门心怀慈悲,普渡众生,陛下当可请佛门中人举办法会,超度亡魂!“
昊天眼前一亮,点了点头,把紫霄宫先天太乙神术玉签拿出,深吸一口气,朝西方一拱手,袖袍一挥,一股清风拂过,九根玉签随意散落,摆出一副阵势,心中有数,取出昊天镜,一道白光无形无踪朝西方射去。
西方佛国胜境,檀香萦绕,金光常驻,光明普照,佛法无边。八宝功德池旁,矗立一座浮屠,宝塔顶端一颗硕大舍利子大放光明,璀璨无比。塔钟叮咚作响,梵音不绝,清净无碍,无量妙境。
准提端坐莲台,慧目半开半合,紫气吞吐,神游天外。
忽然,天机一阵斗转,准提睁开慧,朝东方天庭一瞅,七宝妙树轻挥,七彩流光闪烁,流动间如同雨后彩虹,绚烂多姿。
“封神大战之后,道祖有令诸天圣人不得干预人间之事,此事倒是葛雷新道友一番机缘呢!”教主法眼观照幽冥地府,最后定格在十八层地狱之上,只见有一府邸佛光浩大,梵音响彻,瑞气充盈,嘴角牵起一抹微笑,手中七宝妙树光华流转,轻轻一刷,一抹光华飞逝,直奔天庭。
正在施展法决的昊天就见虚空裂开,一丝七彩霞光垂落,牵引金莲图案,最后飞入眉心。瞬息之间,昊天就知道了天机,朝西方一拱手,随后来到御座上坐下。
一直密切关注昊天的瑶池连忙问道:“圣人有何指示呢?”
昊天对着满是困惑的瑶池笑道:“封神大战之后,道祖有令诸天圣人不得干预人间之事,西方圣人让朕去找下地府狱主不动明王!”
随即招太白金星过来,让他去趟幽冥地府。
昊天点了点头,道:”太白,你就辛苦一下,去趟西方,请西方二圣帮忙!“
”谨遵圣旨!“”太白遵命!“
十八层地狱妙严宫中,不动明王葛雷新头戴毗卢冠,手持禅杖,面容坚毅而平和,光洁似玉,蕴含无量智慧,无量福寿。听着十八层各处传来的无尽痛苦嚎叫,明王脑后智轮高悬,如同明镜,照彻三界十方世界,慧光无限,直入万灵心底,聆听诉求,救苦救难,心中大为悲怜,。
“众生生性刚强,造下无边业障,因果报应,身受荼毒,贫道尚需努力教化才对啊!”
口中真言朗朗,莲花如溅水一般坠落,层层叠叠,连天接地,莲香扑鼻。铺天盖地的莲花恍若潮水,朝十八层地狱扩散,无数恶鬼碰到莲花,立马被上面浓郁的佛光、瑞气所渡化,痛苦稍减,一个个心中大发善念,慧心大发,开始念诵明王尊号。
明王脑后圆环之中浮沉一座宝山,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当真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无数佛门弟子端坐山间,或草地,或飞石,或悬崖,或溪边,一个个口诵佛经,面容祥和,无量信仰大愿直通云霄,冥冥之中无量天机大道被震动,一股莫大的气机从天而降,与海量信仰之力凝结成一个巨大的‘卍’字符号。
‘卍’形符号刚刚显化,立马就响起阵阵奇音,古老、神秘、抑扬顿挫、玄奥,似乎从太古而来,恍似开天辟地之初的无量道音,瞬息之间传遍地府幽冥,更多的阴魂鬼物被渡化。
太白金星来到妙严宫,看着巍峨高耸的宫殿,里面正气凛然、刚正不阿,道道正气冲天而起,镇压地狱万千恶鬼、幽魂。只是妙严宫内院之中,此时却是恍若佛国净土,百余座浮屠塔耸立,大放舍利之光,遍地优昙花,处处梵音、檀香,西方无量胜境,。
”昊天陛下有旨,请明王接旨!“
须臾,妙严宫上空天光大开,太白金星手持拂尘,捧着玉帝圣旨而来。
八部天龙从虚无之中显化,吹奏法螺,大敲金钟,天女散花,明王端坐九头狮子而出。
明王把太白金星引入正殿之中,言道:“不知道老仙庚此来有何贵干?”
太白金星一抖,手中谕旨化为漫天鲜花坠落,现出诰命:
“幽冥地府,地狱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六道尊号,普度众生。幽冥地狱,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六道济苦天尊帝!”
“老道恭贺天尊了!”
太白金星笑眯眯的,将收敛起来的诰命递给端坐九色莲台的六道救苦天尊。
“多谢昊天陛下,多谢长庚老仙,贫道当立法会,超度亡魂,还天地一个清净,无量天尊!”
“既然如此,贫道也就不打扰天尊了,这就回去复命!”
太白金星见六道救苦天尊接过诰命,心中无限喜悦,出言告辞。
六道济苦天尊将其送到门口,太白金星悠然脚踏祥云,往天庭而去。
天尊道了声佛号,一漫步,跨越无穷虚空,来到潼关之东原先万仙阵上空。三教大战,万仙遭劫,血气弥漫,凄凄惨惨戚戚,如同一片绝域。
“众生皆苦,善哉,善哉!”
六道济苦天尊座下莲台徐徐选择,遍洒无量神光,梵音袅袅,檀香袭袭,普度佛光扫过,万仙阵上空无数挣扎苦海的生灵亡魂得以超脱,纷纷涌现,朝天尊拜倒,随后慢慢消失天地间。
万仙阵中五圣大战,波及天地,无数生灵遭劫,尚需超度一番。
六道济苦天尊眉心慧光收敛,座下九色莲台绽放亿万光彩,周围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众多真人、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恃卫左右,无量威德、无量慈悲、无量智慧。
天尊当即左手平伸,玉手莹润,上托一玉如意,乃是紫霄宫至宝,道祖亲赐,能够超度亡魂,威力不凡,头顶现了幽冥宝塔,无量幽冥之光洒落,指天立誓道:
“本座乃是不动明王葛雷新,蒙三界至尊敕封为六道六道济苦天尊,今感天地大劫,众生疾苦,秉承无量慈悲大德,本座寻声救苦、随形赴感,应化十方,无量天尊,无量慈悲,举办天地超度法会。”
忽然,大帝身体分化六股清气,而后化为六尊法相,救济六道众生。
分别是:
天道玉宝皇上天尊:位列震宫,尊居卯位,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恶者标于黑簿,考察无私。
人道玄真万福天尊:位列离宫,尊居午位,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杳杳冥谴,莫破幽之烛,茫茫苦梅,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目不免。
阿修罗道太妙至极天尊:位列兑宫,尊居酉位,执掌金钢地狱,威司考掠之权,诠量功德,了无毫发之私,报对冤仇,备极再三之间,善篇有记,罪积无差。
鬼道玄上玉宸天尊:位居坎宫,尊居子位,执掌冥冷地狱,权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铁,欲出无门,剑生万树之傍,实观有惧,众生无赖,五苦难逃。
畜生道度仙上圣天尊:位列艮宫,尊居丑位,执掌镬扬地狱,威张煮溃之权,七情六欲,难逃业境之分明,五体四肢,最苦风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恶攸分。
六道济苦天尊本体与六尊分身法相纷纷念诵《六道救苦护身妙经》,无量幽冥之气从天尊头顶的大帝印玺之中喷薄而出,浩浩荡荡,恍若天河倾泻,一往无前。
“诸天开宥,一切光明,幽牢地狱积夜寒乡,三涂五苦饿鬼死魂,并得开度,还在福中。三官息对,生死并欢。而幽魂始开,未入转轮,尸神奔落,腐骸无津,沈沦九土,纵横地官,飞爽傍徨,不能得还。土府促会,形尸无宁,更受愁迫,仰诉诸天。今既开宥,一切普新,皇道既畅,泽被十方。伏闻天尊既垂大慈,愿普皇恩。赐应度者度,应生者生,应转者转,应还者还。如宿缘未绝,不得还者,形尸故宅,幽在九泉,为众灵所迫,不相容受,飞魂无泊,还逮子孙。大化既兴,宜使普蠲。不审法中,复有何要,可得中宣,下告地官,安镇抚恤,咸使得安,九署右别,营卫其身。如蒙哀怜,则普天欢泰,生死无怨,福流亿劫,世世无穷...”
浩浩荡荡的幽冥之气与无量道音、信仰愿力相结合,汇聚成一柄巨大的玉如意,悬浮在万仙阵上空,五光十色,晶莹剔透,照亮十万里方圆,其光皎洁,不似佛光浩大炽热,倒似月光般清凉如水,缓缓而动,暗香浮动。,
洪荒亿万众生心有所感,俯身拜倒:
“幽冥地狱妙严宫,紫雾霞光彻太空;千朵莲花映宝座,九头狮子出云中;南极丹台开宝笈,北都玄禁破罗丰;唯愿垂光来救苦,众等稽首礼慈窖;施食功德不思议,孤魂滞魄早超升。
天罗神,地罗神,慧剑出鞘斩妖精,一切灾难化为尘,寻声救苦解救罗网苦辛,六道济苦天尊救苦救难度众生。六道寻声救苦天尊主炼仙魄;六道济苦天尊随形赴感,寻声救苦天尊应念垂慈。无量十方六道济苦天尊!”
股股浩大感念之愿力与祝福汇聚成浩浩荡荡气运长河,加诸于六道济苦天尊身上,使得天尊头顶庆云一片玄黄,无量功德金光化为甘露,遍撒地狱,渡化众生,大慈大悲,无量天尊。
一个月之后,六道济苦天尊见众多冤魂尽数超度,又是驱使神通,召出三光神水,遍洒甘霖,无数生灵尸体无火自然,不留灰烬,肉眼可见的渐渐消失于空气中,同时花草重生,断树重接,地底下被量劫波及到的灵脉也是在天尊的神通下渐渐恢复,一时之间只见此处又是一片祥和气像,哪里看的出刚才的电闪雷鸣,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法会功德圆满,天尊道了佛号,自回幽冥地狱。
万仙阵一场混乱之中,毗卢仙悄然离去,却是并未回金鳌岛去。
说起来,毗卢仙虽是通天门徒,但是在截教门下并不起眼,也不显得出众,甚至于是十分低调的一个人。不过这毗卢仙也是性子坚定执拗的人,虽然低调,但是却是有着大慧根。
此次封神之劫,对于截教门下众仙的作为,毗卢仙并没有发表过任何的看法,然而他心中却是复杂的。
他以为,作为仙神之辈,他能看透世间之事。可是真正去看了,却是会发现天机如此玄妙,以自己的修为,岂是真的那般容易参悟的呢?
双目微闭,飞在九天之上,听着耳边呼啸的风声,回响着万仙阵内群仙混战的情景,毗卢仙不禁心中一阵激荡,万千滋味涌上心头。这一切的争斗,到底所为何?仙神之辈,难道也如市井之民一般,那么在乎得失计较吗?
隐约间,毗卢仙似乎感觉到了那冥冥中自己的使命,自己真正的道。
既然在万仙阵内选择了离开,毗卢仙便只当自己离开了截教。他的心,是孤傲的,坚定的。他深深的明白,自己并不是畏死,而是觉得在截教过往的修道生活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追求,并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道。通天恩师,请恕毗卢不孝,以后空难侍奉与膝下。
不觉间,心血来潮般的毗卢仙,便是飘飘然落在了一座山上。看着满山的幽静苍翠。毗卢仙不由一时间痴了,迈步缓缓的向着山上而行。
毗卢仙正漫无目的的走着,突然西方之处,一片光明普照,梵音檀唱滚滚而来,金莲朵朵坠落虚空,金灯贝叶浮现,一道人作歌而来:
“善恶一时忘念,荣枯都不关心;
晦明隐见浮沈,随分饥湌渴饮。
静坐蒲团存想,昏沉便有魔侵,
将恶念阻明君,何苦红尘受刃。”
歌声刚在远方,不料转眼之间,却已到眼前,如此迅速,这位道人举行却显得闲庭信步。
“神足通!”毗卢仙心中一凛。
前面路上站着一位道人,面相慈善,仪态庄严,身呈蓝色,乌肉髻,双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膝前执尊胜河子果枝,左手脐前捧佛钵。
这位道人双手合十,道:“见过道友!”
毗卢仙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不敢,贫道毗卢,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道人道:“贫道乃是西方门下药师是也!”
“西方门下?”毗卢仙不由得戒心起来。说实话,毗卢仙在万仙阵中,见接引准提两位圣人白莲裹体,舍利现光,知道他们出身清正,截教毕竟差讹,心中倒是很仰慕,只是不知这药师道人来意如何?
毗卢仙言道:“原来是西方道友,贫道有礼了!”
药师佛回礼,正色道:“贫道此次前来,是和与道友结个善缘。”
毗卢仙疑惑道:“不知如何结个善缘?”
药师念了声佛号,道:“无量寿佛,道友,你如今脱离截教,离开万仙阵,何不到我西方一起修行。”
毗卢仙沉吟不语。
药师佛一晃头,神色自豪,言道:“我那西方胜境乃清净长乐之乡,特来请道友同享此无边福景,演讲三乘妙法,无挂无碍,成就正果,完此金刚不坏之体,岂不美哉!”
毗卢仙神色迟疑,犹豫不决。
药师佛言道:“我有一偈,你且听着:极乐之乡客,西方妙术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边分八德,常临七宝园;波罗花开后,偏地长金珍。谈讲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缘生此地,久后幸沙门。”
药师琉璃佛周身进发澎湃佛韵,引动天地佛纹显化佛法,无量佛文笼罩四方虚空,无量佛光,照耀诸天寰宇。凡是佛光普照之处,一座座虚幻的婆娑塔耸立而起,山川大地化为佛国净土,浩荡梵音禅唱之声,响彻整个山川。
一拍额头,一片光明中升起一方世界,尽皆琉璃造就,亩田大小的药田覆盖其上,无数药香飘荡,在一片佛光照耀下,显得五彩斑澜。
周身喷吐清辉,形成光-气,远远看去,如同背光。脑后高悬一轮光环,光环之中有祥云朵朵,高山座座,有七块净土,分别驻扎一尊佛陀。
正是东方光胜佛土,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妙宝佛土,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圆满香稷佛土,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佛土。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幢佛土,法海雷音如来;善住宝海佛土,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净琉璃佛土,药师琉璃光如来。此乃药师七佛,尽数是药师琉璃光王佛化身。每尊佛陀座下有十二药叉大将,每一药叉大将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虚空之中涌出朵朵五色莲花,异香袭袭,覆盖了整个方圆万里的天空,五彩莲花毫光放出,其中其中显化一方清净庄严世界。
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正是西方极乐世界胜景,虚幻胜如实景,毗卢仙处于其中,有如身临其境,甚至可以看见来往的罗汉对他们微微点头扼首。
一股恢弘威压袭来,直入神魂,如同泰山压顶,周身空气紧凝,不再流通。毗卢仙心中震惊,想不到这西方门下如此了得,竟然已经得窥混元之境。要知道截教门下,号称万仙老朝,能得窥混元之境,也不过是通天教主得意大弟子多宝道人而已。
毗卢仙抚掌大赞:“西方妙法无与伦比,独树一帜,贫道心中仰慕不己!”
筹思良久,毗卢仙终于皈依佛门,和药师佛一起去了西方,后成为毗卢佛,只是千年后才见佛光。
回到须弥山后,接引准提端坐在菩提树下。
准提呵呵一笑,对接引道:“师兄,此次万仙阵中,我等收得截教三千红尘,尽夺截教气运,佛门大兴在即呀!“
接引五花拂尘轻轻一甩,喜道:“万仙阵红万仙遭劫,众生疾苦我佛门以慈悲立门,自当救济苍生,不忍其沉沦苦海,自当广开方便之门,渡化万仙。善哉,善哉!
随即,唤来白莲童子道:“你去寻弥勒师兄来此!”
白莲童子走后半柱香,一笑眯眯的大肚和尚拿着一宝袋,走到二位教主跟前,合十问候道:“弟子弥勒拜见师尊、师伯,愿二位圣人万寿无疆,长享极乐!”
准提点点头,言道:“此次在万仙阵中,尔收得截教三千红尘客,为我佛门立下大功。”
弥勒笑道:“弥勒何德何能,只是遵照师尊吩咐办事而已!”
准提这位大弟子笑容可掬,手托人中袋,头顶佛轮高悬,舍利子、金灯、贝叶、渔鼓、莲花、佛珠、花篮悬浮,光明普照,功德圆满,道行精进。周身隐隐约约周身响起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袅袅不绝,这些无量妙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
看着自己这弟子,准提赏识地点了点头,万仙阵中,弥勒以人种袋收取截教三千客,和通天教主一番交手,可圈可点,虽败尤荣呀。
弥勒打开人种袋,把西方有缘之客全部放了出来。
准提慧眼扫视了一圈,高高下下,攒攒簇簇,尽三山五岳之仙,五湖大海之客,形容各异,品类非同,大略有三千道者。看到三千截教修士头顶显出一点红气,就知道这乃是与西方有缘之客,资质虽然不算上乘,但是胜在人数众多,也算是佛门大兴的基础了。
准提心中大喜,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微笑。
接引准提两位圣人对视了一眼,道:“尔等之中有三千有缘之客,当如我佛门,从此远离轮回之苦,不受因果牵连,同参寂灭,共悟菩提。今日本座上体天心,下怜万灵,为尔等演讲西方妙法,度尔等共入极乐。”
法音妙语,绽放万千莲花,一圈圈光晕散开,耳畔犹如万千佛陀在耳畔吟唱,显化西方妙境气象。无量清净梵音宣讲,如同甘霖遍撒,三千截教有缘之客感觉一股恢弘无量的慈悲禅意袭来,心中善念大,忍不住皈依三宝,供奉诸佛。
接引道人双眼半合半开,精光熠熠,一片祥和,慈悲大象气息环绕,诸天妖魔不侵,诸邪避退,乃是无量金身,不生不灭之圣人道果,脑趺而坐,端坐十二品金莲,祥云聚拢,油亮脑门之上白虹八十一道,四处贯通,脑后悬挂一轮圆光,灿若朝日。
宣声佛号,接引道人升到半空,化为一巨大的金身,其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
阿弥陀佛端坐莲台,脑后日月悬挂,周身星空弥漫,手中一颗摩尼珠光明万丈,普照诸天,遍及十方净土,震慑妖魔鬼怪,庄严殊胜,不可度量,说法道:“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就见西方世界,大放光明,灵山周围,现一佛国,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又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准提双掌胸前合十,结合掌印,念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希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升极乐国。”
阿弥陀佛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阿弥陀佛肉髻迭起,绽放无量神华,照耀大千寰宇,撑起一片庄严殊胜净土,万佛绕身,光明永驻,不堕永夜,看上去宝相庄严、恢弘浩大。
旁边一佛问曰:“若只得闻是经受持者,作何处置乎?”
阿弥陀佛檀口微启,答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问曰:“若有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作何处置乎?”
答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阿弥陀佛周身大放光明,眉心白毫宛转,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口吐七彩光华,其音震动无量世界。一时之间西牛贺洲佛光浩大,梵音犹如雷霆滚滚,万灵拜服,求佛问道,心诚祷告。
但见阿弥陀佛含笑,眉间大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道德光明云、大圆满太清光明云、大圆满玉清光明云、大圆满上清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也。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醍醐灌顶音、檀波罗密音、尸波罗密音、孱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密音、禅波罗密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尽显圣人风范,西方妙法!
大道之音化为种种神秘图文,色泽金黄,幻生幻灭,符箓流转,光华闪烁;种种道境演化佛家妙境。
宝焰金光映日月,异香奇彩更微精。七宝林中无穷景,八德池边落瑞璎。素品仙花人罕见,笙簧仙乐耳更清。
西方胜界真堪羡,具乃莲花瓣里生。昙花开放满座香,舍利玲珑上乘。极乐世界,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又有种这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等诸鸟在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当真是广博严净,清净庄严。
无数经文脱口之后,化作金色流岚,飞舞西方极乐世界之中,化作西方曼陀罗宝花坠落,入得截教三千红尘客中。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78/395043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