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顺势而为,便可坐享其成
“纵使推行汉化,我们也必须设法吸纳汉人百姓。”
叶灵儿接连陈述,却也清楚,此事非朝夕可成。
百姓迁徙,除顾天白治下的离阳数州外,唯有向外求解。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哪怕是最昏聩的君主,也不会坐视本国子民大规模外流。
“倒是人才一事,我可以亲自走一趟上阴学宫,或能有所作为。”
叶灵儿在上阴学宫素有威望,与诸多先生交情匪浅。
若她亲往游说,必能争取部分学子前来效力。
“不必了。”
顾天白轻笑摆手。
“棋剑乐府已入掌控,上阴学宫那边无需你出面,齐阳龙自会为我们解决。”
“他欠我两份人情,岂有不还之理?”
叶灵儿闻言顿时醒悟。
顾天白所言人情,应是指当年上阴学宫之事。
当时顾天白手手留情,放过了王祭酒,未牵连他人,固然是看在张扶摇的面上,但学宫上下仍不得不记下这份恩情。
其二,便是剑九黄的九剑传承——若非顾天白开口允准,学宫根本无法将其载入典籍。
事实上,当初他并未强势逼迫张扶摇现身一战,亦算施予一份情面。
不过人情一事,够用即可,原不必锱铢必较。
“有大祭酒相助,此事应无大碍。”
叶灵儿再次舒了口气。
顾天白麾下之人,治理原先的两辽一河,自是绰绰有余。
如今却吞并北莽全境九州,疆域骤扩,人才短缺自然在所难免。
更何况,幽凉二州即将纳入版图,若无补充,缺口只会愈发庞大。
如今既有棋剑乐府,又有上阴学宫两大才源,当可解燃眉之急。
“你也无需焦虑。可知我为何执意寻觅王遂?”
“因为我们真正欠缺的,不过是顶级人才罢了。”
听到此处,叶灵儿眼中明显浮现疑惑。
“至于你所担忧的各类专才,很快便会纷至沓来,甚至流民、百姓,我们也将不再匮乏。”
这话一出,叶灵儿怔怔地张开嘴,红唇微启,形如圆满之“O”。
但她并未质疑。对于顾天白的眼光与谋略布局,她早已心悦诚服。
一场看似寻常的西楚复国之举,竟直至北莽覆灭后,才真正显露出其深远影响。
“灵儿,你或许有所误解。”顾天白平静说道,“此事并非我所布局,但我们只需顺势而为,便可坐享其成。”
“什么?”叶灵儿听得一头雾水。
天下怎会有如此便宜之事?不费吹灰之力,便有人主动将人才奉上。
若顾天白知晓叶灵儿心中所想,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头称是。
而这场看似天降机缘的背后,实则牵连着原著中一场惊动天下的大布局——由离阳、北莽及各方势力四位顶尖谋士联手推动的巨变。
洪嘉北奔。
事实上,就在顾天白与人交谈之际。
离阳,江南道,泸州!
燕勒王府内,亦有两人正于密室低语。
其一正是如今执掌江南道的燕勒王赵炳。
然而诡异的是,身为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者,赵炳竟未居主位。
此刻端坐上首的,是一位面覆轻纱、身着华贵宫裙的美妇人。
面对这般风华绝代之人,赵炳神色如常,只是恭敬地垂目低头。
“纳兰先生,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推进此事?”
“毕竟,如今北莽已然覆灭。”
女子眸光微闪,轻轻一叹:“当然要继续。”
“局势虽变,但北奔大计已成定局,不可逆转。你无需担忧,各方仍会全力促成。”
“北莽那边,虽如今由顾天白掌权,但太平令绝不会轻易放手。此事若成,对他本人,对棋剑乐府,皆是莫大功勋。”
“至于离阳,元本溪与赵惇早已视八国遗民为累赘,巴不得甩脱。尽管我们的谋划与其初衷略有出入,但他也无力阻止。”
“北凉方面,李义山已无退路,他只能赌——赌那一线转机。”
赵炳仍存疑虑:“可那八国遗民,少说也有百万之众,其中更有无数匠户、文士、巧匠。北凉怎能坐视顾天白借此壮大?我们当真要如此行事?”
纳兰右慈唇角微扬,轻笑一声:“北凉别无选择,难道不助顾天白崛起,他们就能保住基业了吗?”
“起初,此事不过是为了增强北莽实力。北凉以‘养寇自重’为策,我们则欲‘坐山观虎斗’。”
“各方各怀心思,却在暗中达成微妙平衡,这才催生了此局。”
“只是谁也没料到,北莽竟如此迅速地落入顾天白之手。”
“而在此之前,诸多铺垫手段早已展开,大局已定。”
“纵有强者想阻,也为时已晚。”
言至此处,纳兰右慈缓缓抬眸,望向西北方向:
“李义山啊李义山,你筹谋一生,终究未能料到北凉竟是这般收场。”
“如今,我倒真想见一见那个顾天白了。”她红唇微启,声音几近呢喃。
“没想到,暗流涌动之中,竟藏着如此深远的布局!”
叶灵儿低声感叹。
她虽贵为北凉二郡主,但对于徐骁与李义山密谋的这等大事,却从未听闻。
如今骤然得悉真相,震惊之情难以言表。
离阳的元本溪!
北凉的李义山!
北莽的太平令!
再加上眼前的纳兰右慈!
这四人,乃当世最负盛名的四大谋士。
任何一人,皆有翻云覆雨、搅动江山之能。
更何况四人暗中联手,共推一事。
当然,他们各自的图谋截然不同。
元本溪所图,在于清除离阳境内心念旧国的八国遗民。
他最初的设想,不过是将这些人迁至边陲,逐步同化。
可其余三人却各自加柴添火。
太平令意在吸纳人才,使北莽更加强盛。
李义山与徐骁则乐见其成——北莽越强,离阳便越需倚重北凉。
而纳兰右慈所思亦同:北莽愈盛,与北凉、离阳之间的矛盾便愈深。
届时,燕勒王赵炳方有机会乘势而起。
至于那近百万遗民的生死存亡,无人真正关心。
这,便是原著中极为关键、甚至彻底扭转天下格局的重大事件——洪嘉北奔。
而讽刺的是,最初参与谋划的几人,最终皆未得偿所愿。
唯有稳据南疆的纳兰右慈,笑到了最后。
元本溪自不必提,他的原计划早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可以说,离阳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毕竟,这些遗民并非寻常百姓,其中更不乏春秋八国遗留下来的能工巧匠、博学之士。
而北莽吸纳这批流民后,确实力量迅速膨胀,却也在无形中激化了北方异族与南方汉人的对立,导致内部裂痕加深,埋下了深远的危机。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38/430643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