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开局被拐?七零俏神医,反杀打脸样样行 > 第12章 我来试试!

第12章 我来试试!


第二天下午,宋凝上了专程运送第二医疗救援队队员的车。

车驶往码头,然后在码头上冲锋舟,分批赶往受灾区域。

之前她便找前台打听过顾铮。

不出所料,顾铮一行在灾情发生当晚就已和公安战士一起奔赴受灾区域。

不仅如此,还有大量民兵以及志愿者也都纷纷响应。

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山体滑坡造成了至少四个村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受灾。

经过各方救援,受灾群众已经逐步转移安置到几个临时安置点。

前面派出的那支医疗队去了安置人数最多的葛坪,那里安置了近三分之二的受灾群众。

第二医疗队要奔赴的是个叫高坪的安置点。

队长是由县医院一名姓冯的医生担任的,五十左右的年纪,向大家重点强调了这次救援的注意事项以及救助范围。

主要是对受伤群众进行外伤清理包扎以及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症的救治工作。

除了列举的几种常见病症,复杂病症需要及时上报,经商议后再进行救治。

不得不说,对于这支大部分由非在编的赤脚医生以及民间医生组成的医疗队,上级考虑得还是很周到,怎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又能有效避免出现治疗上的失误。

作为成员之一,宋凝分到了一件白大褂和一个斜跨包,包里装着基本的外伤用品和几种常见药品。

到达高坪时,已是凌晨。

在连绵的群山中,这处村子相对地势较高,也较平整。

医疗队到达时,入眼便是露天搭建的密密的帆布篷区,里面挤满了周边村子转移过来的群众。

冯队长和当地负责人稍稍碰了头,便立马指挥队员以三人一组为单位,分散到村子各处对受伤的群众进行救治工作。

和宋凝分到一组的一个是赤脚医生,姓周,四十岁左右。

另一个是县医院的实习医生,叫郑长安,才二十出头,这次也是主动报名参加的,一是献爱心,二来也想长长见识。

如之前预计,受伤群众大多是外伤,以及感冒咳嗽之类因受凉受冻引起的病症,碰到高烧的或者个别外伤比较严重的病人,会转到指定的场所进行输液等集中救治。

三人小组配合得还算顺利,一忙就是几个小时。

直到分给他们的这片区域病人忙得差不多了,周医生才直起腰对宋凝和郑天清道:“这片的病人看得差不多了!我们去那边喝口热水吧!”

比起之前几天,雨势小了许多,但一直没停,几人在帐篷里钻进钻出,衣服早就湿透了。

临近帐篷的一所民房,被征用来收治重病患者。

大屋摆着几排简易担架当临时病床,另有两个小屋用来给医疗队员歇脚。

有不少先回来的已经倚着墙角在打盹了。

几人围着房间角落的小火盆坐下,不料热水还没喝进嘴里,就听到外面远远传来一阵动静。

没一会儿,就看见几名战士抬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匆匆闯了进来。

“快!卫生员!医生!这里有能治病的吗?”

“我们连长摔伤了!血止不住!想想办法!”

“……”

堂屋里有队长冯医生带着其他两人在负责,忙将那名连长安置在“临时病床”上。

宋凝抱着搪瓷缸,却留意着堂屋里的情形……

外面应该是西南军区的战士,他们来这里有一会儿了,看到的组织和联络人员都是政府的同志,估计战士们都在最危险的一线。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低吼,引起一阵小小的骚乱。

“不行!医生!得加大剂量!”

“是啊!这样受不住啊!”

“……”

片刻后,依然听到一声惨叫,声音充满了压抑的痛苦。

火盆旁几人对视了一眼,纷纷放下茶缸走出房间。

堂屋唯一的一盏白炽灯下,原本昏迷着的那名连长已经被生生地疼醒了。

他的裤腿已被剪开,腿部有一道长长的撕裂伤,血还在不断涌出。

冯医生有些福态,此时圆圆的脑门上已经满头大汗,焦急地对围过来的其他人道:“开放性外伤加骨折,需要先止血清创!但伤口太深,麻醉药补了好几支了,没有效果!你们看……”

冯医生是县医院正儿八经的医生,也是这支医疗队里最“权威”的医生。

他一问,旁边的“医生”都沉默了。

“用的什么麻醉药?”

宋凝的声音响起时,便成了众人的焦点。

“利多卡因。”冯医生忙答。

“没有氯胺酮吗?”

冯医生道:“咱这条件……达不到手术的标准。”

宋凝懂了,氯胺酮是手术室麻醉剂,不管是照明还是无菌环境……这里都达不到手术要求的标准,按出发前的安排,有需要手术的患者会有冲锋舟转运到县里。

所以医疗队只备了用于局部麻醉的利多卡因。

显然,这位连长的伤势并不适合转运。

“我来试试!”宋凝道。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18/430812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