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原告变被告!
打定主意,皇帝脸上露出威严又略显不悦的神色,目光扫向武将班列中脸色铁青的李乾,沉声道:“永安侯,出列!”
“臣在!”李乾中气十足地应了一声,大步从班列中走出,来到御前,躬身行礼。
他腰板挺得笔直,丝毫没有因为连日来的“丧事”而显得萎靡。
皇帝看着他这副样子,微微皱眉,但还是按照预想的剧本,语气带着责问:
“李爱卿,张侍郎及其同僚所参劾之事,你有何话说?你子李斯,当众打断朝廷命官之子双腿,此事可属实?”
李乾大步出列,来到御前,并未直接回答皇帝的质问,反而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刺向跪在地上的吏部侍郎张谦,声如洪钟般反问道:
“张侍郎!本侯问你,若是有一狂徒,在你张府之内,众目睽睽之下,对你府中女眷动手动脚、行为不端!你待如何?!”
“你是会好言相劝,请他喝杯茶息事宁人,还是当场打断他的狗腿?!”
张谦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搞懵了,他完全没料到李乾不辩解反而攻了回来。
他本能地觉得这是个坑,但一时间又绕不过去,支支吾吾道:
“这……这……李侯爷,你休要转移话题!现在说的是你儿子行凶之事!”
“回答我!”李乾根本不理他的搪塞,猛地踏前一步,气势逼人,声音震得殿内嗡嗡作响,“告诉陛下,告诉满朝文武!你会怎么做?!”
他旋即不再盯着张谦,而是环视全场,尤其是那些家有妻女的文官和本就脾气火爆的武将,朗声喝道:
“诸位同僚!若有不知廉耻之徒,在你我府邸之内,欺辱家中女眷!”
“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一家之主,该当如何?!难道还要与他讲什么圣人道理不成?!”
这话瞬间点燃了在场众多官员,尤其是武将们的情绪!
“放他娘的屁!老子当场剁了他的爪子!”一位虬髯将军率先怒吼。
“打死勿论!此等登徒子,留之何用!”另一位将领须发皆张。
“家宅尚不能护,何以护国?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打得好!”武将队列中顿时群情激奋,纷纷出声,声音一个比一个洪亮,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文官队列里了。
张谦被这阵势吓得脸色发白,连连后退:“你……你们……强词夺理!这根本是两码事!”
李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猛地转身,再次面向皇帝,抱拳躬身,声音悲愤却清晰无比,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陛下!诸位同僚!臣之子李斯,所伤之人,并非无故寻衅!”
“那张澜,在臣府中,趁臣与犬子暂时离开之际,竟对臣未过门的儿媳、礼部尚书苏大人之女苏婉清小姐,拉拉扯扯,口出污言秽语,行为极其不堪!”
“苏小姐惊吓哭泣,他却变本加厉!此等行径,与张侍郎方才所言‘在他人府中欺辱女眷’有何不同?!”
“臣之子李斯归来撞见,一时激愤,为护家人清白,方才出手惩戒!依我大胤律,私闯民宅、调戏妇女,本就可严惩!臣子未取其性命,只是打断其双腿,已是看在同朝为官、手下留情了!”
“难道只因他张澜是吏部侍郎之子,便可在我永安侯府内肆意妄为,欺辱我李家未来的媳妇,而我李家就只能忍气吞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吗?!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乾这番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更是巧妙地将“殴打朝廷命官之子”偷换概念成了“保护家眷、惩戒登徒子”,瞬间站在了道德和律法的制高点!
“原来如此!打得好!”
“此等纨绔子弟,竟敢欺辱到侯府头上,打断腿都是轻的!”
“张侍郎,你教的好儿子!还有脸上朝告状?我要是你,早就找地缝钻进去了!”武将们纷纷大声附和,嘲讽拉满,唾沫星子几乎要把张谦淹没。
文官队列中也响起了一些窃窃私语,不少人家中也有女儿,代入一想,也觉得张澜行事太过荒唐,李斯出手虽然重了些,却也算事出有因。
张谦彻底懵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指着李乾,嘴唇哆嗦着:“你……你血口喷人!我儿……我儿绝不会……”
但他这话在群情激奋的武将和李乾掷地有声的控诉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金銮殿上的形势,瞬间逆转!
皇帝看着眼前这急转直下的局面,有点发懵。
这剧本不对啊!不是该朕借机敲打一下日渐嚣张的武勋,顺便安抚一下文官集团吗?
怎么转眼间,原告变被告,苦主张谦成了千夫所指?
还没等皇帝理清头绪,李乾趁热打铁,猛地转身,对着御座上的皇帝躬身抱拳,声音洪亮,开始了他的反告:
“陛下!张侍郎教子无方,纵子行凶,其子张澜胆大包天,竟敢在勋贵府邸内公然调戏未来诰命!”
“此等行径,不仅辱我李家,更是藐视朝廷法度,践踏礼法纲常!”
“臣恳请陛下,严惩张澜,并追究张侍郎治家不严、纵子为恶之罪!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臣附议!”
“臣附议!必须严惩!”
“此风断不可长!”
不少大臣,尤其是武将和与礼部尚书交好的官员,纷纷出言声援李乾。一时间,张谦仿佛成了众矢之的。
张谦彻底傻眼了,噗通一声再次跪倒,也顾不得形象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嚎起来:
“陛下!冤枉啊陛下!老臣……老臣才是苦主啊!”
“我儿双腿俱断,重伤卧床,如今反成罪人?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啊!”
“这分明是永安侯颠倒黑白,血口喷人!”
李乾冷哼一声,声音压过张谦的哭嚎:
“冤枉?张侍郎,本侯有人证!当日之事,我未过门的儿媳苏婉清小姐亲身经历,我侯府上下众多仆役皆可作证!岂容你在此胡搅蛮缠,混淆圣听!”
皇帝一听,眉头紧锁,虽然觉得李乾可能夸大其词,但既然提到了关键人证,于情于理都必须问询。
他沉声道:“既有人证,那便宣吧。宣礼部尚书之女苏婉清上殿。”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97/430897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