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帝国最精锐的加农炮竟然打不穿
拒马河前。
八路军第一装甲旅,到了。
领头的一辆T-34/76坦克内,车长正死死盯着潜望镜。
镜片中,几个鬼子兵正慌乱地在桥面上拉扯着电线,动作猥琐又急切。
他娘的,还想炸桥?
晚了!
就在这时,桥面上的一个鬼子僵硬地回过头,正对上远处的坦克集群。
那鬼子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
几秒钟的呆滞后,他扔下手中的起爆器,转身就跑。
“狗日的还想跑?”车长的骂声在狭窄的坦克内回荡。
“通讯员,告诉后头的重机枪组!铁轨上那几个活靶子,给老子挨个点名!驾驶员,用车载机枪,给老子扫!”
坦克前方的同轴机枪率先喷出火舌。
桥面上的鬼子兵一排排地倒下。
坦克后方,跟进的卡车上架设的德什卡重机枪也响了。
12.7毫米的子弹每一发都轻易地撕开铁轨,将躲在后面的鬼子连人带掩体打成一滩模糊的血肉。
混乱中,一个鬼子军曹面目狰狞。
他嘶吼着,扑向了起爆器。
车长冷笑。
最后一搏?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
一声极其轻微的枪响,混杂在重机枪的咆哮中,几乎无法察觉。
但那个鬼子军曹前冲的身形却猛地一顿,眉心处炸开一个精准的血洞,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车长透过潜望镜看到这一幕,咧开大嘴,无声地笑了。
是咱们的狙击手!
干得漂亮!
这配合简直痛快!
就在这时,通讯兵的耳机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杂音。
“车长!右前方三点钟方向,桥头堡!鬼子有加农炮!”
车长心头一凛,几乎是下意识地吼道。
“都缩回来!”
他猛地收回探出炮塔的半个身子,哐地一声关上了舱盖。
几乎就在同一瞬间!
一声巨响,剧烈的晃动让车内所有人的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车内,车长的脑袋狠狠撞在内壁上,眼前金星乱冒,但他第一时间嘶吼起来。
“情况怎么样?!”
“报告车长!正面装甲被命中!没穿透!”
观察员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车长晃了晃发晕的脑袋,眼中迸射出骇人的凶光。
“狗日的,还敢还手?!”
他一把抢过通话器,对着全车人咆哮。
“给老子换高爆弹!瞄准那个炮位!把他连人带炮轰上天!”
桥对岸的炮兵阵地上,几个鬼子炮手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的战果。
一门九二式十厘米加农炮的炮口还冒着青烟。
但远处那辆八路军的坦克,除了正面装甲上多了一个显眼的凹槽外,竟然毫发无损!
“纳尼?!怎么可能!”炮兵少尉揉了揉眼睛。
“帝国最精锐的加农炮竟然打不穿它?”
“这到底是什么做的?!”旁边的炮手也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他们的认知,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
然而,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怀疑人生了。
对岸,那辆铁疙瘩的炮口缓缓调转,黑洞洞的炮口精准地锁定了他们。
剧烈的爆炸掀起冲天的火光。
那门九二式加农炮连同周围的几个炮手,瞬间被撕成了一堆零件。
坦克内,车长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
“传我命令!全旅突击!给老子冲过桥去!碾碎他们!”
他一把拉下操纵杆,对着兴奋的战士们大吼。
“等打完了这一仗,咱们旅,人人记个二等功!”
车内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履带碾过鬼子的尸体,冲上了拒马河铁路大桥!
桥对岸,残存的鬼子进行着最后的顽抗。
机枪,掷弹筒的火力网疯狂地向坦克集群倾泻。
但这些攻击打在T-34的倾斜装甲上,除了溅起一连串的火星和刮掉几片油漆外,毫无用处。
第一旅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十多辆坦克因为车灯被毁,不得不在夜色中减速,落在了队伍后面。
两小时后,日军第17师团在此地仓促构筑的防线,被这股力量彻底撕碎,化为齑粉。
相比定州方向的鬼子,这里的守军显然准备不足。
他们甚至没来得及挖出足够深的反坦克壕,就被这突击打懵了。
眼看防线崩溃,鬼子兵败如山倒,装甲旅没有丝毫停歇,继续向纵深推进!
深夜十一点。
庄家第一旅的先头部队,成功与八路军第27师会师。
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他们连续洞穿了日军设置的三道战略防线!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鲁省大地。
兄弟部队们也接到了总攻命令,无数把刺刀在月光下闪着寒芒,对盘踞已久的日寇,发起了席卷整个战区的大反攻!
洛阳,国军临时行营。
“一群帝国废物!”
一只青筋暴起的手掌狠狠拍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说话的是一位肩扛三颗金星的上将,此刻他面色异常铁青。
“八个师团!冈村宁次拍着胸脯保证,八个师团就足以把共军的攻势打回去!结果他自己被打成了丧家之犬!”
帐篷内另外两人沉默不语。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斯文的中将,只是默默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难测。
另一个最为年轻的少将,则死死盯着地图,手指下意识地在徐州和邓州之间划过。
“唐公息怒,”年轻少将终于开口。
“现在骂日本人已经没用了。我们得考虑,华北一旦易手,共军主力顺势南下。”
“到时候整个豫东和徐州一带的皇协军,都会被他们一口包了饺子!那可是我们将来钳制他们的重要棋子。”
“调兵!”唐上将斩钉截铁。
“立刻从后方抽调三个师!北上布防!”
“调兵?”戴眼镜的中将幽幽地吐出一口烟圈。
“唐公,现在调兵,重庆那位会点头吗?汪先生那边,又会怎么想?”
一句话,让帐篷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年轻少将看了一眼脸色愈发难看的唐上将,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要不,先动我们自己的两个嫡系师,进驻徐州。”
“其余部队,向邓州收缩,做个防御姿态。这样,既能防备万一,对上面也好交代。”
三人之间,陷入了新一轮的死寂。
战术上的应对方案清晰明了,但背后那盘错综复杂的政治棋局,却把所有人都牢牢捆住。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90/430954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