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这是他们造出来的!
孟博士和数学家对视一眼,无奈地耸了耸肩,重新戴上了眼镜。
和县西面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山窝窝里。
一片同样突兀的建筑群中,一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高台直插云霄。
高台的下半部分是中空的,顶部,则是一个直径超过一米的圆形喷口。
突然。
一股橘红色的火焰从喷口中喷薄而出。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瞬间抽空了山谷里的所有声音,连大地都在剧烈颤抖!
火箭发动机,地面静态点火测试!
一墙之隔的控制室内,却安静得可怕。
一个年轻工程师,正冷静地注视着面前一排排巨大的机械仪表。
其中一块硕大的推力表上,那根粗壮的指针,在经过一阵剧烈的抖动后,稳稳地停在了332的刻度上。
单位:千牛!
“漂亮。”
工程师的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一台就能提供超过三十吨的推力,四台并联,足以将一个大家伙,轻松送到一百公里以上的高空。
他身后,一个二十出头的学生满脸通红,。
“老师!推力达标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弹道导弹的项目了?”
“弹道导弹?”
大帅哥工程师闻言,回头看了他一眼。
“那东西太简单了,没什么挑战性。”
“你们自己先琢磨琢磨,把模型建起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问我。”
此刻的太原机械厂。
巨大的厂房内,火花四溅。
厂长兼党组书记办公室里,张楚却恍若未闻。
他五十出头,两鬓微霜,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正全神贯注地俯身在一张巨大的绘图板前。
手中的铅笔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中,在图纸上勾勒出一道道复杂而精准的弧线。
那是一根大到超乎想象的曲轴。
【轨距:2350毫米】
【车头限宽:5.8米】
这是李川留下的,针对未来大陆桥计划而设计的超级铁路标准。
而张楚现在要做的,就是设计一台史无前例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
敲门声打断了张楚的沉思。
“进来。
一个三十岁左右,戴着黑框眼镜的工程师推门而入,手里抱着一沓厚厚的资料。
他叫何明,厂里的技术大拿之一。
“张厂长,关于2350轨距的大车头,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何明开门见山,毫不拖泥带水。
张楚终于放下了铅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示意他继续。
他知道,何明这小子,从不说废话。
“我认为,在6.8米的车体限宽下,我们或许不该死磕内燃机。”
何明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蒸汽轮机,可能优势更大!”
“蒸汽轮机?”张楚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玩意儿不是早就被内燃机拍死在沙滩上了吗?怎么又翻出来了?
何明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他迅速从资料里抽出一张草图,铺在张楚的绘图板旁。
“您看,6.8米的宽度,足以让我们从容布置一套完整的闭式循环蒸汽轮机系统。”
“包括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水泵,甚至是废气预热装置!理论上,它的热效率能被我们优化到28%以上!”
“这已经不比同等体积的柴油机差了!”
张楚的目光锐利了起来。
“频繁启停的损耗呢?那可是蒸汽轮机的死穴。”
“这正是我想说的关键!”何明的眼睛亮得吓人。
“李先生的规划里,这种超级列车,跑的是点对点的重载货运!”
“从冬北的矿山,直达燕京的钢厂,全程几百上千公里,中途不停!这种工况,简直是为蒸汽轮机量身定做的!”
他越说越兴奋,手指在图纸上飞快地点着。
“长时间稳定运行,它的稳定性和大修间隔,绝对优于结构复杂的柴油机!更关键的是,单位公里的运行成本,会低得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张楚死死盯着何明的那张草图。
是啊,自己被固有的思维定式给框住了。
总想着柴油机,却忘了,技术路线的选择,最终要为使用场景服务!
点对点,长距离,重载货运……
何明这小子是个天才!
“好小子。”半晌,张楚才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把你的方案再细化一下,整理成正式报告。下次厂务会,你来给大家上一课!”
与此同时,阳泉。
第一拖拉机厂。
厂区的规模,比太原机械厂还要庞大几分。
厂区后方那片巨大的露天停放场上,上百台崭新的手扶式拖拉机,排成一望无际的方阵。
拖拉机后面,还挂着各式各样的挂件。
犁刀,车斗,甚至还有结构相对简单的联合收割机。
单缸柴油机的技术,这里已经吃得透透的。
但不知为何,这些足以改变整个华北农业面貌的大家伙,迟迟没有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而在其中一个挂着样车试制牌子的特级保密车间里。
一辆坦克的底盘,正静静地停在车间中央。
而在它上方,一台巨大的天车,正吊着一个炮塔状的钢铁结构,缓缓下降。
炮塔上那根黑洞洞的炮管,目测口径,赫然是85毫米。
但整个车体的轮廓,却与李川提供的,未来59式坦克的图纸有着惊人的相似。
先用成熟的85炮,在59式的车体上积累生产和装配经验。
等太原第一兵工厂的105毫米线膛炮技术成熟,再无缝替换!
“都给我慢一点!对准了!”
一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正站在坦克旁,仰着头,冲着天车操作员大声嘶吼。
他就是阳泉第一拖拉机厂的厂长,沈仲平,年仅二十五岁,张楚最得意的门生。
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期待。
一声沉闷而厚重的金属撞击声响起。
炮塔,稳稳地落在了车体座圈上!
严丝合缝!
“好!”
沈仲平狠狠一挥拳。
两个早已等候在一旁,年纪足以当他爷爷的老师傅,动作矫健地爬上车体,一个钻进了驾驶舱,另一个钻进了炮塔。
“点火!”沈仲平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下一秒。
沉闷的引擎轰鸣声,猛地从坦克尾部炸响。
整个车间的水泥地面,都随之剧烈地颤抖起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根粗壮的85毫米炮管,开始缓缓转动。
整整三百六十度!
短暂的死寂之后,师傅们扔掉手里的扳手,兴奋地拥抱在一起,又笑又叫,像一群孩子。
这是他们造出来的!
第一辆完全由他们自己的双手,造出来的坦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90/430954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