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老同志们的震撼!
三天时间,在紧张忙碌的筹备中飞速流逝。
视察当天,天色刚蒙蒙亮,红星研究所大门内外已经是一片肃然。
何建设,马为国,徐伟平,以及研究所各科室,车间的负责人,都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早早地等候在门口。
寒风料峭,但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光,既是因为寒冷,更是因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何建设不停地搓着手,一会踮脚望向道路尽头,一会整理一下自己笔挺的中山装领口,低声对旁边的马为国和徐伟平嘀咕:
“老马,老徐,我这心里……扑通扑通的,这辈子,哪里想过能和这么多,这么大的领导见面啊!以前在厂里,能见到省工办的领导就是天大的事了。”
马为国相对镇定些,但紧抿的嘴唇也暴露了他的紧张,他点点头:
“谁说不是呢,想想一年前,咱们红星厂还是个快要关停倒闭的烂摊子,工资都发不出来,自从林所来了以后……”
“唉,真是翻天覆地啊!日子好起来了,有奔头了,这厂子……不,这研究所,更是发展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层次。”
徐伟平也是感慨万千:“是啊,老何,老马。我说实话,我才是最幸运的那个,要不是林所长拉了我们前进厂一把,现在我们厂那几百号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喝西北风呢。”
“现在好了,成了红星二厂,订单不断,工人干劲足,家家户户都能过上个肥年。今天这场合,我老徐能站在这儿,心里……暖和!”他拍了拍胸口。
几人正低声交谈着,就见林默和秦怀民并肩从主楼走了出来。
林默依旧穿着那身常见的深色中山装,身形挺拔,面容平静,看不出丝毫紧张。
秦老则穿着一件黑色中山服,外面套着实验室白大褂,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林所,秦老。”何建设几人连忙迎了上去。
“都准备好了?”林默问道,声音平稳。
“都准备好了!厂区内外都安排了人,靶场那边也最后检查了一遍,一切正常!”何建设连忙汇报。
秦老补充道:“无人机和激光指示器已经运抵靶场,做了最后一次通电检查,状态良好,实时传输系统也调试完毕,就等领导们来了开机。”
林默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紧张而期待的面孔,沉声道:“大家辛苦了。记住,平常心,我们靠实力说话!”
他的镇定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让众人焦躁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太阳完全升起,金色的阳光驱散了晨雾,将红星研究所的牌匾照耀得熠熠生辉时,道路尽头终于传来了动静。
先是几辆警用摩托开道,闪烁着警灯,紧接着,一支由黑色轿车和军用吉普组成的车队,沉稳而有序地驶来,在研究所大门前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宁北市国防工办主任方伟和副主任小李,两人快步走到中间一辆轿车的车门旁。
随后,省国防工办刘向前局长从车上下来,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目光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站在迎接队伍最前方的林默,对他微微颔首。
接着,另一侧车门打开,装备部部长李振华和国防战略部副部长王军,几乎同时下车。
李振华身材高大,穿着笔挺的将官常服,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面色红润,一下车,目光定格在林默身上,嘴角微微扯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王军则显得更儒雅一些,穿着深色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下车后,先是抬头看了看“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的牌子,然后才将视线投向林默等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两位部级领导身后,还跟着十几位来自总部和战略部的专家,秘书和安保人员,个个神情严肃。
何建设,马为国等人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心脏跳得像擂鼓一样。
他们这辈子,何曾见过如此阵仗?
林默不卑不亢地上前一步,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好!红星所林默,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首长好!”在林默的带领下,迎接众人齐声问候,声音洪亮,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李振华上下打量着林默,回了个军礼,声音洪亮:“林默,我们又见面了!这次我可是带着满肚子好奇来的,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王军则微笑着伸出手与林默握手,他和林默是老熟人了:“林默,你在电话里说的‘信息化作战雏形’,可是让我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啊。今天,就让我们开开眼界。”
“一定尽力,不让首长失望!”林默沉稳应答。
“林默,这是我们战略部的雷参谋和余参谋。”王军向林墨介绍着身边两位年纪较大的领导。
林默一听,马上反应过来。
这应该就是王军嘴里说的需要上上课的老同志了。
“首长好。”林默同样尊敬的打着招呼。
理念不同不代表不尊重,对于这些对国家有过贡献的前辈,林默一向无比敬重。
“在过来的路上,王副部长把这个什么信息化吹到天上去了,说是一种新的作战方式。”
雷参谋看着林默,回忆起当年:“我们当年啊,什么都没有,不也一样过来了嘛。”
“这次让我们好好看看你这个信息化是什么。”
“好的,首长!”林默没有多说什么。
这位雷参谋的确和王军说的一样,性格直来直去,有什么话直接说。
“拭目以待。”雷参谋道。
“这位是我们研究所的副所长,秦怀民教授。”林默侧身介绍道。
秦怀民上前与两位领导握手,李振华用力握了握秦老的手:“秦老,您辛苦了!国家感谢您!”
王军也郑重道:“秦老,国之瑰宝啊!”
简单的寒暄和介绍后,林默直接切入正题:“各位首长,各位领导,一路辛苦,我们是否直接前往靶场?演示已经准备就绪。”
“好!”李振华大手一挥,毫不拖泥带水。“
客随主便!直接去靶场!我倒要看看,你这‘天眼’和‘点睛’,是怎么察打一体的!”
一行人没有多做停留,在林默等人的引导下,车队再次启动,驶向位于研究所后山深处的专用测试靶场。
靶场早已布置妥当,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边缘,搭建了一个临时观摩台,上面摆放着桌椅,桌上铺着白色桌布,放置了望远镜,茶水和简单的点心。
观摩台前方,竖立着几块大尺寸的显示器屏幕,此时尚未点亮。
孙伟良带着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的线路检查。
开阔地的另一头,约一点五公里外,设置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目标。
一个模拟的钢筋混凝土火力点,一辆退役的59式坦克作为静止靶,以及一片模拟敌军简易阵地的区域,插着一些标识物。
李振华,王军在林默的陪同下登上观摩台,其他随行人员和研究所骨干则站在观摩台两侧或后方。何建设指挥着工作人员端上热茶。
“林默,可以开始了吗?”李振华坐下后,直接问道,目光已经投向了远处的目标区域。
“请首长指示,演示随时可以开始。”林默站在一旁,拿起了一个便携式通讯麦克风。
“开始吧!”李振华和王军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点头。
“是!”林默对着麦克风沉声下令,“‘启明星’演示,第一阶段,无人机侦察启动!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开机!”
命令下达,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开阔地一角的起飞区域。
只见一架外形略显粗糙但结构紧凑的“天眼—1A”型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发出嗡嗡的轰鸣声,迅速滑跑,起飞,灵巧地爬升,很快变成了天空中的一个黑点。
几乎在无人机起飞的同时,观摩台前方那几块大屏幕“嗡”的一声亮了起来!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有些晃动的地面景物,随着无人机爬升,视野逐渐开阔。
清晰的黑白图像实时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下方的树林、道路、远处的山峦轮廓,以及……那一片设置了目标的区域!
“这就是……实时图像?”王军副部长身体微微前倾,扶了扶眼镜,紧紧盯着屏幕,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惊讶。
他虽然听林默描述过,但亲眼看到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的实时画面,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李振华部长没有出声,但握着茶杯的手明显收紧了些,仿佛要将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都看的清清楚楚。
屏幕上,操作员操控无人机开始向目标区域巡航。
图像稳定,细节清晰,甚至可以分辨出那辆退役坦克的炮塔轮廓和火力点上的射击孔。
“报告首长,”林默在一旁解说道,“这是‘天眼—1A’型无人机回传的实时侦察画面。”
“目前飞行高度300米,巡航速度每小时70公里,图像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压缩算法和数字通信链路回传,延迟控制在2秒以内。”
“操作员可以根据画面,实时掌握战场态势。”
“延迟只有2秒?”一位跟随李振华来的装备总部专家忍不住低声惊呼,“这……这怎么可能?目前M国最先进的设计也要十几分钟传输一次数据。”
“这……”雷参谋看着眼前的画面,以及空中的无人机,似乎有点难以想象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秦老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低声对旁边的李振华和王军解释:“这是我们项目组,特别是陈建军同志他们在信号处理和压缩算法上的突破性成果。”
无人机继续飞行,对几个目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拍摄和识别。观摩台上鸦雀无声,只有无人机引擎的微弱嗡嗡声从空中传来。
“第二阶段,”林默见时机成熟,再次下令,“‘点睛’激光指示器准备,与无人机图像同步!”
只见屏幕上的画面边缘,出现了一个可移动的十字瞄准光标。
操作员通过地面控制站,熟练地将光标移动,稳稳地套住了那个模拟的钢筋混凝土火力点。
与此同时,在目标区域附近,一个隐蔽点内,一台由技术人员操控的“点睛”激光指示器,根据无人机传来的坐标和光标指令,悄无声息地射出了一道不可见的激光束,精准地照射在火力点的中心位置。
屏幕上,代表激光束持续照射的一个微小标识开始闪烁。
“报告!激光已锁定目标!”通讯频道传来汇报。
“第三阶段,”林默的声音提高了一丝,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模拟打击开始!”
他的话音落下,并没有预想中的火箭弹呼啸而出。
林默设计的演示,重点在于信息的引导和决策,而非实弹爆炸。
他解释道:
“首长,我们的演示核心在于展示‘发现即锁定,锁定即摧毁’的信息化作战流程,激光指示器已经为想象中的打击武器提供了持续,精确的末端制导。”
“理论上,任何搭载了激光导引头的弹药,如我们的‘风暴’火箭弹改进型,或者航空炸弹,都可以沿着这条激光束,精准无误地命中目标。”
观摩台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雷参谋目瞪口呆。
他虽然主张大炮集群,火力覆盖。
但不代表他对于先进技术什么都不懂,激光制导技术他是知道的,一旦被激光锁定,那么携带激光制导的炸弹将会直接瞄准目标,误差极小。
“这种方式,现在竟然真的可以?”
雷参谋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满的震惊。
一边的余参谋同样如此。
万万没想到,技术的发展如此迅速。
看台上,王军缓缓放下一直握在手里的茶杯,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几乎将脸贴到了屏幕上,死死盯着那个被激光标识牢牢锁定的火力点图像,以及旁边清晰稳定的实时画面。
李振华也站了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林默,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不可思议:
“林默同志……你的意思是,从发现目标,到识别,到锁定,到引导攻击……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远离前线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后方指挥所里,通过这些屏幕来完成?而且……如此之快,如此之准?”
“是的!”林默肯定地回答,“这还只是初级形态,未来,随着无人机续航,通信距离,图像识别算法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更多智能化武器的集成。”
“我们可以将这种‘察打一体’的能力覆盖到更广阔的战场空间,实现真正的单向透明,对敌关键节点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
“作战的形态,将因此改变,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手中。”
李振华猛地转过身,他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他大步走到林默面前,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声音因为情绪激荡而显得有些沙哑:
“好小子!好一个信息化!好一个察打一体!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你一直念叨的东西是什么了!”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同样被震撼到的总部专家和战略部工作人员,声音洪亮:
“这不仅仅是几件新武器!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思想!是一种碾压式的优势!”
他再次看向林默,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期待:
“林默,你立了大功了!天大的功劳!这不比你突破激光制导的功劳小!你这是……这是在为咱们的军队,插上了通往未来的翅膀啊!”
到底还是行内人,只是看了一遍演示,李振华就明白这种作战体系的优点。
王军也深深点头,感慨道:“李部长说得对,林默同志,你今天给我们这些老同志,算是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未来战争的方向!总参那边,必须重新评估我们的建军思路和装备发展体系了!”
两位部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如同最终定下的基调,让整个观摩台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专家们你一句,我一句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何建设,马为国、徐伟平等人更是激动得脸色通红,与有荣焉。
刘向前局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知道,这次视察,成功了!而且是大获成功!
红星所,不,是整个北河省的国防科技战线,这次算是真正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
李振华意犹未尽,拉着林默和秦怀民,详细询问着无人机的具体参数,通信链路的抗干扰能力,激光指示器的有效作用距离,整个系统的反应时间等等技术细节。
林默和秦老一一作答。
王军则更关注于这种新模式对现有指挥体系,编制体制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变革,与林默探讨着“信息主导”“网络中心战”等超前概念,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演示,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
当无人机安全返航,屏幕熄灭,众人才回过神来。
李振华站在观摩台上,望着远处恢复平静的靶场,久久不语。
最后,他转过身,对刘向前、方伟,以及宁北市闻讯赶来的孙副市长等人,郑重地说道:
“红星研究所,是块宝地!林默同志,是国宝级的人才!”
“你们省里、市里,要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要政策给政策,要资源给资源!谁敢给他们使绊子,我李振华第一个不答应!”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林默,语气深沉而充满力量:
“林默,放手去干!把你脑子里那些大胆的想法,都给我变成现实!”
“总部,做你的坚强后盾!今天看到的这一切,我会亲自向最高首长汇报!你们红星所,不仅要成为国内军工的标杆,更要敢于瞄准世界顶尖水平!”
“是,部长!保证完成任务!”林默挺直身躯,声音清晰而坚定。
「各位看官老爷们,求票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77/111110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