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能叫出偏远山区女干部的乳名儿
云潇沉默不语,只是从兜里掏出一盒烟,递给高育良一根,随后自己点了一根,吸了口烟后,云潇这才说道:
“这个想法,我年轻时候就想到了,阻力我也知道,不管阻力有多大,我都要推行,一旦咱们汉东这边得到成功。
其他各省百姓对这个节目的呼声会越来越高,迫于压力,都会陆续推出类似于这样的节目,到那时,全国的政治生态都会得到改观!”
高育良听了这话,吸了口烟,抬手掸了掸烟灰,话锋从问政汉东的利弊分析中抽离,语气陡然沉了几分:
“当然,老师只是帮你捋清想法的轻重,可站在政法委书记的位置上,这节目我举双手支持。”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桌面的文件,像是透过纸张看到了汉东政坛的沉疴:“现在汉东的政治生态,抛开你治理的京海市,还有我当年待过的吕州市,其他市的腐败问题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就说现任京州市委组织部长,堂堂正厅级干部,之前在科技局当了五年局长,你猜怎么着?”
高育良顿了顿,语气里满是讥讽:“咱们省的农业专家、科学院院士,他见了面大多不认识,还得腆着脸问你是哪个单位的。
可换了稍有姿色的女干部,他倒个个记在心里,连偏远山区里的那些女干部,他都能一口叫出人家的乳名儿!
一到晚上,就拉着这帮女干部出去喝酒应酬,影响太恶劣了,我几次让纪委书记调查此事,可调查结果都是没问题。”
烟蒂烫到指尖,高育良才猛地回神,摁灭烟头后,又提起另一桩事:“还有我以前在汉东大学教书时的学生侯亮平,你应该还有印象吧?”
见云潇微微颔首,他才继续说道:“如今人家是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了,我在吕州任职时,他没去看过我一次,可自从我调任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后。
他正事没见干几件,天天往我家里跑,一口一个老师喊得比谁都甜,那巴结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透。”
“可这两桩事,不过是汉东腐败的冰山一角。”高育良话锋转回,眼神重归严肃起来:
“要是问政汉东节目能推行下去,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摆到电视上,摆到老百姓面前解决,汉东的政治生态说不定能彻底改观。
但这节目动静太大,得过两道关——省委和中宣。
中宣那边先不说,省委这边得按规矩来,先开三人小组会议,我和刘省长肯定站你这边,赵立春那关绝对过不了,最后只能召集省委常委开会,投票定输赢!”
云潇指尖停在桌沿,指腹摩挲着木质纹理,沉吟道:“中宣那边我来协调,不成问题,可省委会议……”
云潇抬眼看向高育良,目光里带着思索——汉东十三位省委常委的面孔与立场,正像电影画面般在他脑中逐帧闪过。
一把手书记赵立春。
二把手省长兼省委副书记刘长生。
三把手专职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
常务副省长云潇。
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
京海市委书记吕正光。
吕州市委书记刘开河。
组织部长吴春林。
宣传部长吴明辉。
纪委书记张开明。
省委秘书长石磊。
统战部长李峰。
省军区司令赵光达。
他在京海当了多年主官,又在省委常委的位置上待了三年,对这盘权力棋局早摸得通透。
省长兼省委副书记刘长生,是自己明确的盟友!
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是自己的老师,支持态度毫无悬念。
再加上自己这个常务副省长,还有上任京海的市委书记吕正光——这四票是板上钉钉的支持票。
但汉东省的一把手省委书记毕竟是赵立春,他在汉东经营数十年,根基深不见底,势力同样不容小觑。
纪委书记张开明是他一手提拔的人,汉东官场腐败成风,张开明这个监督者却对此视而不见,本身就难辞其咎,必然跟着赵立春投反对票。
省委秘书长石磊是省委的大管家,日常工作里鞍前马后,从无二话,这票也跑不了。
还有宣传部长吴明辉,当年若不是赵立春力排众议提拔,他根本坐不到这个位置,感恩之下,反对票也是铁板钉钉——四对四,局面瞬间僵住。
“还有个关键人物,李达康。”云潇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大概率会投反对票。”
高育良眉梢微挑,显然也想到了这段过往:“2004年吕州月牙湖美食城那事,他不肯给赵瑞龙批项目,被赵立春调去了林城,一待就是七年。
从2004年到2011年,这七年里,眼睁睁看着你我都进了省委常委,他却原地不动,直到去年年末。
我和你职务要变动的消息传出,赵立春怕汉东格局出现变动,这才力排众议把李达康提上来,当了京州市委书记。
你们两个都是搞经济的大行家,赵立春此举,是想扶持李达康跟你打擂台呀。”
“他和赵立春有嫌隙不假,可跟你我之间的过节也不小。”
云潇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李达康的执政风格是跟着赵立春学的,他治下的林城,腐败问题也藏着不少。
问政汉东节目一推,他的盖子就捂不住了,为了保住颜面和政绩,他肯定会站到赵立春那边,这样一来,反对票就成了五票。”
“好在我还有两张牌。”
云潇话锋一转,语气轻快了些:“统战部长李峰和省军区司令赵光达,这两人代表军方,平时很少掺和地方政务,投票多是弃权。
但我家在军方影响力不小,而且这两人都是出了名的嫉恶如仇,只要我找机会跟他们把问政汉东肃清腐败的利害说透。
这两票大概率能争取过来,这样一来,我们这边就有六票了。”
“剩下的两个,就难说了。”云潇的语气又沉了下去:“组织部长吴春林,当年刘省长任组织部长时,他是副手,按说该念着香火情。
可这些年他见风使舵,赵立春那边也没少帮腔,是个典型的墙头草,到底会投哪票,谁也说不准。”
“还有吕州市委书记刘开河。”高育良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他是我在吕州时的老部下,我调来政法委后,他才接了我的班。
按常理,我打个招呼,他该支持我们,可我来了吕州后才发现,这家伙居然将我在吕州的很多经济建设都调整了,还有人事方面的,现在是任人唯亲。
他如此作为,怕是已经搭上了赵立春的线,这些年瞒着我怕是干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哎,是我用人不当啊。”
“老师您别这么说,我在京海这些年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云潇安慰了高育良一句,随后盘算道:
“这么算下来,我们这边六票,赵立春那边五票,剩下吴春林和刘开河是两个不确定因素。
省委会议上,吴春林和刘开河的态度,就是问政汉东能不能过的关键了,先汉东的试试水吧,不行的话,我还有后招。”
高育良看着云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心里有数就好,省委这边,我先去跟刘省长通个气,至于李峰和赵光达,你得尽快找机会跟他们谈。”
云潇颔首应下,目光落在窗外。
汉东的天,似乎要变了。
一场问政汉东的风暴尚未掀起,十三位常委的选票背后,权力与正义的博弈,早已暗流汹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9/431230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