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离开1
纽约的清晨带着大西洋的咸湿气息,微凉的海风穿过高楼间的缝隙,轻轻拂过街角的报童和赶早班的工人。晨曦中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与远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煤烟交织在一起,给这座正在苏醒的都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李宇轩站在华尔道夫酒店十二层房间的落地窗前,俯视着楼下街道上穿梭不息的马车与偶尔驶过的福特T型汽车。他手中紧握着一张墨迹未干的军火清单,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经过整整一周的艰难谈判,他总算从三家军火公司手中购得了三挺马克沁重机枪的完整生产图纸,还订购了十二门75毫米野战炮。虽然美国商人将价格抬得极高,几乎是正常市价的二倍,但考虑到国内急迫的需求,他也只能咬牙接受。这笔交易几乎耗尽了他带来的全部经费,连回程的船票都只能选择最廉价的三等舱。
"咚咚咚",门外传来三声克制的敲门声。
"请进。"李宇轩将清单仔细折好,塞进内袋。
门被轻轻推开,罗斯福穿着一身剪裁考究的灰色条纹西装,手持一个烫金文件夹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意,但眼底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遗憾。"李,希望没有打扰你收拾行李。"
"罗斯福先生?"李宇轩着实有些意外,这位纽约州议员的公子日理万机,竟会亲自前来送行。"您怎么得空来了?"
"来送送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罗斯福走到他面前,将文件夹郑重地递过来,"这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聘书——纽约州国民警卫队的少校顾问,年薪五千美元,是你在华夏陆军部的十倍。此外,你还将享有美国公民的一切待遇,包括在长岛的一处住宅。"
李宇轩凝视着文件夹上熠熠生辉的州政府印章,心中了然。这些日子以来,罗斯福不止一次在共进晚餐时暗示希望他留在美国,只是没想到临别之际,对方会如此正式地提出邀请。
"李,你不再考虑一下吗?"罗斯福的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恳切,"据我所知,你在你的祖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用——从柏林军事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却只能到三湘一所师范学校教授体操,如今更是被派来做这种跑腿采购的差事。这绝非你这样的才华该有的归宿。"
他向前一步,指向窗外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美国,你能接触到全世界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能指挥现代化的军队,能获得你应得的尊重与地位。你的祖国正在泥潭中挣扎,而你留在这里,将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李宇轩轻轻摩挲着文件夹边缘,目光掠过窗外高耸的伍尔沃斯大楼,那是如今全世界最高的建筑,象征着这个国家蓬勃的生机。然而他的眼神始终清明,缓缓合上文件夹,推回到罗斯福手中。
"感谢您的好意,罗斯福先生。"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但我必须回国。"
他顿了顿,继续道:"您说得对,我的祖国正处在危难之际。列强环伺,民生凋敝,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强敌觊觎。正因如此,我才更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动容,"就像一位生病的母亲,哪怕她贫病交加,做儿子的也应当守在她身边,而不是跑到别人家中贪图安逸。"
罗斯福握着文件夹的手指微微收紧,手背上的青筋隐约可见。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却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你真的......不再想想?美国能给你的,远不止这些。"
"不了。"李宇轩摇头,转身从衣帽架上取下已经收拾妥当的行李箱,"我采购的武器和图纸后天就能在布鲁克林码头装船,届时我会随船一起回国。三湘第一师范的学生们还在等着我回去教授体操,溪口的母亲和孩子也盼着我回家。"
罗斯福沉默了片刻,缓缓将文件夹收回,轻叹一声:"好吧,李。我尊重你的选择。"
他走到窗前,望着东河上往来如织的货轮:"其实我理解你的心情。就像我父亲常说的,纽约的繁华再好,也比不上海德公园老宅的那片草坪。"
如果你改变主意,任何时候,美国的大门都为你敞开。他转过身,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张名片,"这上面有我的私人电话,只要你打过来,我会立即为你安排一切。"
多谢罗斯福先生的体谅。李宇轩接过名片,与对方紧紧握手,"那么,就此别过。"
"再见,李。"罗斯福的目光久久停留在他的脸上,仿佛要将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深深印刻在记忆中。
李宇轩拎起略显陈旧的皮箱,转身走出房间。走廊里的阳光透过拱形窗户,在他的身影上镀上一层金边,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没有回头,脚步沉稳而坚定——他清楚地知道,身后的美国有着繁花似锦的前程,但身前的故土,才有他必须肩负的责任。
罗斯福始终站在窗前,目送着李宇轩的身影走出酒店旋转门,登上了一辆等候在路边的黄包车,渐渐消失在第五大道的车水马龙中。直到那抹身影彻底看不见了,他才缓缓转过身来。
随从约翰忍不住低声抱怨:"少爷,这人怎么如此不识抬举?难道华夏那种穷乡僻壤,比美国还好吗?就他这样放着光明大道不走,偏要回那个泥潭里打滚的人,值得您如此费心吗?"
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着大理石窗台,眼神深邃。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不,通过这些日子的交谈,我更加确信,他适合的是我,而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华夏。"
你看他谈论军事战略时的眼神,看他分析世界局势的条理,甚至看他对美国未来的判断——那些见解,连我们国会里那些议员都未必能有。"他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他的远见卓识和对世界的认知,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这样的人才,不该被埋没在华夏的战乱之中。"
约翰愣了愣:"可他不是说了,死也要回去吗?"
"现在是现在,将来是将来。"罗斯福走到红木书桌旁,拉开抽屉,将那份被退回的聘书轻轻放入,"眼下的欧洲战事才刚刚开始,等这场仗打完,整个世界格局都将改变,华夏的局势也会随之变化。到那个时候......"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决:"我们要想办法通过官方渠道将他争取过来。可以用军事合作项目的名义,可以用技术交流的借口,甚至可以与他们的政府进行交易——只要能够把他带到美国,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这样的人才,放在华夏实在是暴殄天物。只有在我身边,他的才华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罗斯福的眼中闪过一丝势在必得的光芒,"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可惜被埋没在了错误的地方。"
"是,少爷。"约翰躬身应道,尽管心中仍有不解,却不敢再质疑主人的判断。
罗斯福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脸上恢复了惯常的温和表情:"走吧。我们该去会见那位参议员了。虽然没能留住李,但至少今天的阳光还不错,不是吗?"
约翰跟随在主人身后,望着罗斯福挺直的背影。
而此时坐在黄包车上的李宇轩,正仔细核对着手中的船票和货运单据。他计划先抵达上海,将这批军火的清单交给等候在那里的蒋锐元,由他设法截获其中一部分运回湖南。自己则要绕道溪口,去看看那个特别的"儿子"——算算时日,小家伙应该已经长牙了。
车窗外,纽约的街景飞速后退。李宇轩望着那些金发碧眼的行人,望着街头巨大的可口可乐广告牌,望着擦肩而过的有轨电车,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美国再好,终究是异国他乡,华夏再难,也是生他养他的故土。
就像他对罗斯福说的,母亲病了,做儿子的,怎能不回家?我穿越这个时代,如果我像他人一样麻木不仁,那我不是白穿越了吗?
黄包车转过最后一个街角,布鲁克林码头的巨型吊桥赫然映入眼帘。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夹杂着煤炭和货物的气息。李宇轩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已经闻到了湘江的氤氲水汽,听到了溪口母亲的殷切呼唤。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1240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