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 第32章 羊城

第32章 羊城


魔都的春风刚染绿护城河畔的柳枝,蒋锐元便一阵风似的闯进李宇轩的院落,手里扬着一封电报:“景行,快收拾行装!”

李宇轩正蹲在石榴树下擦拭步枪零件,闻声抬头:少东家,什么事啊?这么急。

孙先生来信了!蒋锐元满面红光,将电报塞进他手中,“召我去羊城,说给谋了个差事,能带兵!”

电报纸上的墨迹虽潦草,字里行间却透着振奋人心的力量。李宇轩捏着这薄纸片,心头也跟着发热——羊城毕竟是革命中心,总强过在魔都这个多方势力的地方埋头造枪。

“我这就去准备。”他利落地收好枪械零件,转身进屋。行李简单,几件换洗衣衫,一本翻得起毛的《战术学》,还有那把从德国带回的军用匕首,不多时便打成了包袱。

三日后,客轮驶抵羊城码头。湿热空气裹挟着木棉香气扑面而来,码头上尽是短褂挑夫、斗笠渔人,还有肩挎步枪的兵士,粤语吆喝声此起彼伏,与北方的粗犷气象迥然不同。

蒋锐元领着李宇轩直奔军政府驻地。孙先生外出未归,接待他们的是位姓陈的粤军将领,操着生硬的官话告知,孙先生已安排蒋锐元任粤军第二支队参谋长。

走出军政府大门,李宇轩忍不住低问:“少东家,这便是孙先生安排的差事?”所谓“第二支队”名头虽响,实则不过两个营的兵力,武器尽是老旧汉阳造,士兵多是本地农户,连队列都走不齐整。

蒋锐元却意气风发:“有个名分便是好的,慢慢经营总能成事。”他转身要向哨兵打听营房所在,对方连说带比划的一串粤语,却让他愣在当场。

李宇轩暗自摇头:这粤语如同鸟鸣,校长如何听得明白?往后不仅要料理军务,怕还得兼做通译了。

此后数月,成了李宇轩最为头疼的时光。蒋锐元欲按北洋军规整训部队,粤军军官却阳奉阴违——这些人多是陈炯明亲信,对这个“外省来的参谋长”颇多轻视,操练时敷衍了事,领军饷时反倒争先恐后。

这日黄昏,蒋锐元憋着满腹火气回到住处,将军帽重重摔在桌上:“娘希匹,这些人个个阳奉阴违!景行,你说这参谋长当得可还憋屈?”

原来他上午去查岗,营连长推说士兵“回家插秧”,下午想修缮库房旧枪,军械官又称“零件早被调走”,处处碰壁。

李宇轩正擦拭枪械,闻言轻叹:“粤军排外之风有点恐怖啊。”不过想想陈炯明在军中经营多年,盘根错节,蒋锐元这般外来无根之萍,“想要掌控实是痴人说梦。”

望着窗外沉沉落日,他心头愈发烦闷:光阴何以如此缓慢?来广州半年有余,部队未整训妥当,与粤军关系未得改善,连孙先生也忙于周旋各方势力,无暇他顾。

“如今要钱无钱,要兵还是上海带来的几十个老兄弟。”李宇轩越想越觉憋闷,“校长终日郁郁,这般境况,倒不如当初留在外洋。”至少在德国有熟悉军营,还有学长和老师,外加一个后世魅魔。在美利坚有罗斯福这种未来总统,强过在此受气。

然这念头不过转瞬即逝。真让他离去,终究放不下蒋锐元,放不下随行弟兄,更放不下心中那份“让国家变好”的念想。

困顿岁月就这般煎熬着。蒋锐元渐失初来时的心气,终日闭门读书,偶与几个同样失意的革命党人饮酒,归来便对着地图出神。李宇轩则将心力倾注在那几十个魔都带来的老兄弟身上,带着他们暗中操练、修缮军械,好歹保住些许根基。

期间他们回了趟溪口。李宇轩的儿子已四岁有余,虎头虎脑见他就喊“爹爹”,还举着木枪比划,说要“打坏蛋”。望着孩童澄澈眼眸,李宇轩心中郁结稍散——无论眼下多难,总要为后人挣个像样的明天。

蒋锐元在溪口盘桓三日,临行前将王夫人给的体己钱尽数取出,嘱李宇轩转交兵工厂:“多造些炮弹,总有派上用场之时。”

回到羊城,境况依旧。直至1919年暮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才让这潭死水泛起微澜。

那日李宇轩正在营房检修迫击炮,忽闻街市人声鼎沸。出门但见万千学子高举“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标语,呼喝着向沙面租界涌去,连粤军中些年轻兵士都扒着墙头张望,眼中闪着异样光芒。

“这是闹的哪出?”蒋锐元不知何时已立在身侧,眉峰紧蹙。

消息很快传来——巴黎和会上,华夏虽为战胜国,却要被列强逼着将齐鲁权益转交日本。燕京学生率先罢课,沪上、羊城的学子工人相继响应。

“好!”蒋锐元猛拍大腿,眼中重燃火光,“早该如此!我们在军营里憋闷至死,不若看看这些年轻人的血性!”

他转身便奔向军政府,说要面见孙先生,“不能让学生白白受苦”。

李宇轩望着街上汹涌人潮,听着那些稚嫩却坚定的呼喊,心头蓦然震动。想起在湖南第一师范教过的学生,想起潍县兵工厂里挥汗如雨的工人,忽然明白自己先前眼界太过狭隘——改变中国的,从来不止枪杆子,还有这些深植民间的、不屈的力量。

1919年的风,带着别样气息吹拂羊城。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1240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