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 第34章 股票2

第34章 股票2


1920年底的羊城,湿冷的北风卷着细雨,敲打着交易所的玻璃窗,噼啪作响。李宇轩立在街角,目光穿过朦胧的窗玻璃,落在那个熟悉的身影上——蒋锐元正扒着柜台,面红耳赤地挥舞着手中的股票单,与经纪人激烈地争执着,唾沫星子偶尔溅到玻璃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水渍。

他低声骂了一句,攥紧的拳头指节发白。上半年股市暴跌,蒋锐元亏得险些当掉随身配枪,那时他曾信誓旦旦,保证“再也不碰这劳什子”。谁知仅仅过了三个月,行情稍见回暖,他便又一头扎了进去,比先前更加痴迷。

更令人心寒的是,前些日子靠几支走势诡异的股票赚了些钱,这人立刻忘乎所以——终日领着在交易所结识的所谓“朋友”出入风月场所,挥金如土,俨然一副暴发户的做派,将那几十个眼巴巴等着军饷的老兄弟全然抛在了脑后。

想起昨日去营房,看见士兵们还在啃食发霉的糙米,而蒋瑞元却在酒桌上炫耀那一席鱼翅燕窝,他胸口便堵得发慌。

他不禁回想起半月前那次对话。那时他见蒋锐元沉溺交易所,忍不住问:“少东家,可还记得咱们来羊城所为何事?革命还革吗?”

当时蒋锐元头也不抬,眼睛盯着不断跳动的行情屏幕,嗤笑一声:“革命?革什么命。革命能一天挣两千块吗?真革了命,还怎么挣钱?”

那语气里的轻蔑,像根细针,扎得李宇轩心头刺痛。他猛地记起之前无意间翻看到的蒋瑞元日记,里面分明写着:“银价大落三日,金融机关尽在外人之手,国人实受压榨,可叹也。”字里行间,满是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对列强经济掠夺的愤懑。

“如今倒好,”他嘴角扯出一丝苦涩的笑,“股票涨了,革命的热情便淡了,股票跌了,就对着日记本写下‘可叹也’,那革命热情反倒高涨起来。这算什么?是把革命当作股市失意时的慰藉了么?”

他想起初识时的蒋瑞元,想起在上海为陈奇美守灵时,他眼眶通红地发誓“革命不为挣钱,只为对得起天地良心”。可如今……

“时间,当真能改变一个人。”李宇轩望着交易所里那个手舞足蹈的身影,心头像是被浸了水的棉絮填满,又闷又重。许是这乱世过于磋磨,许是金钱的诱惑太过炽烈,那个曾眼里有光的青年,终究还是在股海的浮沉中,迷失了来路。

正出神间,蒋锐元兴冲冲地从交易所里跑出来,手里捏着几张簇新的银票,周身还带着未散的酒气:“景行!景行!你猜我这次挣了多少?二十万!整整二十万呐!”

他把银票拍在李宇轩面前,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够装备一个营了吧?我早说过这买卖能成!等我再赚上一笔,咱们就自己招兵买马,何必再看陈炯名那老小子的脸色!”

看着他那醉意醺然、志得意满的模样,李宇轩心头的火气骤然熄了,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他含糊地应和着,听蒋锐元唾沫横飞地讲述所谓的“操盘心得”,说什么“要用股市赚来的钱资助革命”,要“让洋人看看,华夏人也能玩转金融”。

待蒋锐元说得口干舌燥,李宇轩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如同结了冰的湖面:“少东家,我打算去德国一趟。”

蒋锐元数着银票的手猛地一顿,醉意醒了大半:“怎么了景行?出什么事了?”

李宇轩垂下眼睑,掩去眸中复杂的情绪:“回少东家,我在德国的恩师去世了。就是当年在柏林军校教我炮兵战术的施耐德教授。我想去送他最后一程。”

这理由是他方才在街角临时编造的。施耐德教授确是他的恩师,但上月收到的信里还说老先生身体硬朗,何来突然去世?他只是想离开,逃离这令人窒息的股海喧嚣,逃离这个变得越来越陌生的“少东家”。

蒋锐元愣了片刻,看着李宇轩紧绷的侧脸,先前那股兴奋劲儿霎时消散无踪。他心知李宇轩这些日子心里不痛快,也明白自己这半年来的行径确实不堪。沉默半晌,他抬手拍了拍李宇轩的肩膀:“行,景行。路上小心,早去早回。”

没有追问,没有强留,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

“是,少东家。”李宇轩躬身应道,随即转身离去,未曾回头。

回到住处收拾行装时,他的目光落在墙上那张泛黄的世界地图上,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德国所在的位置。其实他也不知此去德国能做些什么,或许只是想回到一个更纯粹的地方——当年在柏林军校,每日所思无非是如何将炮打得更准,队列站得更齐,无需琢磨人心叵测,亦不用眼见兄弟在金钱欲望中沉沦。

收拾到一半,他从箱底翻出一个褪了色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照片——是六年前在纽约某家咖啡馆,他与罗斯福的合影。照片上的罗斯福身姿挺拔,笑容意气风发,而他自己,眼中还带着刚从三湘出来时的青涩。

“不知他现在如何了。”李宇轩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忽然想起罗斯福曾说过的话:“你属于更广阔的世界。”当时只当是寻常客套,如今想来,或许真该去看看那片更广阔的天地,看看别人在这纷乱世道中,是如何守住本心的。

他将笔记本塞进行囊,又放入一本《德国陆军操典》,那是施耐德教授赠他的礼物,扉页上写着“为祖国而战,而非为权力”。这句话,他曾在蒋锐元面前念过,那时对方还笑着赞道“此言甚善”。

次日清晨,天光未亮,李宇轩便提着行李到了码头。蒋锐元没有来送行,只派副官送来一个信封和五千块大洋,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路上保重,等你回来。”

李宇轩将大洋收好,字条仔细折起,夹进笔记本里。他明白,蒋锐元并非全无心肝,只是拉不下脸面。或许待他归来,这人已从股海中抽身,又或许……

轮船拉响汽笛,缓缓驶离码头。羊城的轮廓在视野中渐渐模糊,缩成灰蒙蒙的一团。李宇轩独立甲板,任凭凛冽的海风灌入衣领。海面雾气弥漫,前路茫茫,他心头却莫名一轻。

或许离开并非逃避,只是想寻一处清净,重新厘清自己该走的路。

他想起溪口那个年方六岁的儿子,上次来信说已会背诵《三字经》,还整日缠着奶奶要“打坏蛋的枪”。嘴角不禁浮起一丝笑意——无论少东家变成何等模样,无论这世道如何不堪,总有些人与事,是值得拼力守护的。

轮船破开晨雾,向着遥远的欧洲驶去。李宇轩望着船舷旁翻滚的白色浪花,心中默念:“待我归来,总需做些真正值得的事情。”

他隐隐觉得,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比那红绿跳动的数字更为紧要——比如兄弟情义,比如最初的本心,比如那些镌刻在骨血里的,关于革命与家国的朴素信念。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1240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