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 第60章 巴东平定

第60章 巴东平定


几日光阴,在战云密布的巴东,仿佛被无形之手拉扯得格外漫长。行政公署内,李宇轩静立在巨幅军事地图前,目光沉静如深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实木桌面,发出规律而轻缓的嗒嗒声,在肃穆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他们还没有撤军吗?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不容置喙。

侍立一旁的黄伟闻声立刻上前一步,腰身微躬,沉声应答:回主席,尚未撤军。前沿侦察回报,杨什、刘香所部非但无后撤之意,反而在加固工事、囤积粮草,似有长期对峙乃至寻机反扑的打算。

李宇轩闻言,嘴角牵起一抹冷峻的弧度,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哼,一声轻哼带着几分嘲弄与决绝,语气斩钉截铁,冥顽不灵,自寻死路。那就直接打吧,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是,主席!黄维精神一振,肃然领命。他深知,李宇轩一旦下定决断,便如雷霆万钧,再无转圜余地。这道命令,恰似投入干柴的星火,转瞬便会点燃整个巴东的战局。

与此同时,巴东外围,胡中南与杜与明部的汇合之地。

临时指挥所设于一处依山傍水的村落,电台天线如林般矗立,参谋人员步履匆匆、各司其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备战气息。胡中南与杜与明这两位团长,此刻正俯身对着一幅摊开的作战地图。

主席那边,可有明确指示?胡中南抬眼,看向刚挂断加密电话的杜与明。

杜与明放下话筒,颔首示意,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主席有令,即刻开战。他特意交代,此战旨在平定叛乱、稳固后方,事后若有任何非议或追责,他一力承担。

胡中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随即被决然取代,他抬手重重一拍地图:好!景行既有如此魄力,我等亦无后顾之忧。转身对侍立身旁的副官厉声下令:传令下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检验各部训练成果的时刻到了!若连杨什、刘香这些盘踞地方的川军都收拾不了,便趁早解甲归田,回老家种田去!此战,务必打出第一军第三师的威风,一战定乾坤!

是!团座!副官朗声应答,转身快步离去传达命令,脚步声在庭院中渐行渐远。

杜与明俯身指着地图上的防御节点,补充道:光停,敌军虽装备稍逊,但兵力仍占优势,且据险而守、经营日久,不可轻敌。我的建议是,你我两部密切协同,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我部主力从正面强攻,吸引其主力注意力;你率精锐部队侧击其左翼薄弱地带,直插敌后,务必打乱其部署、切断其退路。

正合我意!胡中南眼中精光一闪,用力拍向地图上的关键位置,就这么办!让这帮地头蛇好好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作战命令迅速通过电台、传令兵传达至各个作战单位。军营之中,士兵们仔细检查枪械、配发弹药,军官们则召集部下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激昂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一股肃杀之气自营地升腾,直冲云霄。

两日后,巴东境内的枪炮声由起初的震耳欲聋,逐渐变得稀疏,最终归于沉寂。

主要战斗已然结束,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焦黑的土地上遍布着战争留下的疮痍——残破的工事、废弃的枪械、干涸的血迹,无声诉说着此战的惨烈。杨什与刘香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在胡、杜两人默契配合的猛烈攻势下,如同被巨锤击碎的琉璃,迅速土崩瓦解。川军虽素来悍勇,民风剽悍,却在装备精良、战术协同更胜一筹的第三师面前,终究难以抵挡,节节败退。

胡中南与杜与明并肩站在一处刚被夺取的高地之上,俯瞰着下方狼藉的战场。空气中混杂着浓重的硝烟与淡淡的血腥气,令人心悸。

杨什和刘香呢?可有确切消息?胡中南开口问道,声音因连日指挥作战而略带沙哑,却依旧中气十足。

一名浑身沾满尘土、军装破损的情报参谋快步上前,立正敬礼,高声报告:回团座,据被俘溃兵供述及战场遗体辨认,杨森、刘湘二人于昨日的核心阵地攻坚战中,被我军炮火击中,当场毙命,遗体已确认无误。

胡、杜二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释然。此二人一死,川东地区最大的叛乱根源便已拔除,后续的安抚整顿工作无疑会顺利许多。

好,胡中南微微颔首,语气果决,立刻起草电文,加急上报主席:巴东叛军已悉数平定,首恶杨什、刘香授首,残余溃兵正在清剿之中,地方秩序逐步恢复。

是!参谋应声退下。

杜与明更关切伤亡情况,转向身旁负责统计的军官,语气凝重:我军伤亡具体如何?

军官翻开手中的登记册,声音低沉了几分:回杜团座,初步统计结果如下:阵亡官兵两千四百八十九人,重伤约一千人,轻伤人员仍在统计之中,暂无确切数字。

杜与明沉默片刻,眉头微蹙。这个伤亡数字虽在预估范围之内,尚属可控,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足以让人心痛。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吩咐道:尚可,代价在承受范围之内。告诉军需处与政训处,牺牲的弟兄,务必逐一核实身份、籍贯,抚恤金加倍发放,第一时间足额送达家属手中,任何人不得克扣、延误。重伤员即刻转运后方医院,全力救治,不得有任何疏忽。

是!属下明白,即刻照办!军官肃然领命,转身离去安排。

同一时刻,金陵总统府内。

蒋校长的办公室里,气氛与巴东战场的炽烈截然不同,一种沉静中暗藏威压的气息弥漫其间。蒋校长端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面前摊着几份文件,目光却并未落在纸面之上,显然心思早已飘远。

巴东那边,情况如何了?他头也未抬,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喜怒。

旁边的参谋轻步上前,恭敬地呈上一份刚译出的加急电文:回委员长,刚刚收到胡、杜二位团长联名发来的捷报,巴东叛乱已彻底平息,杨什、刘香所部被全数击溃,二人亦于乱战中身亡。

蒋校长的目光终于从文件上移开,接过电文快速浏览一遍。他脸上依旧毫无波澜,既无获胜的欣喜,也无意料之外的惊讶,仿佛这一切早已在他的掌控之中。片刻后,他将电文轻轻置于桌案之上,手指无意识地点了点纸面。

给景行发份电报,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叫他即刻滚回南京来见我。

是,委员长。参谋躬身应诺,拿出纸笔快速记录。

蒋校长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景行麾下的第3师,选派一名可靠之人即刻前往接手,务必稳妥处置。你先下去吧。

是,委员长。参谋再次应命,轻手轻脚地退出办公室,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那扇厚重的实木木门。

门扉闭合的瞬间,外间办公室里,两位正在整理文件的年轻秘书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其中年纪稍轻的那位,借着低头整理纸张的动作,压低声音,满是疑惑地问道:哥,你说委员长这是什么意思?李主席明明打赢了叛乱,立了大功,怎么转眼就把他的嫡系第3师给收了?这也太不合常理了。

年长些的秘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露出一丝你还是太过稚嫩的神情,压低声音,语气沉稳地分析道:“笨!这其中的门道,可没那么简单。其一,自然是李宇轩擅自开战,肯定要给下面人一个交代,不然人人都学李宇轩这样,那委员长怎么办?

他顿了顿,左右瞥了一眼,确认无人注意,才继续说道:其二,便是敲山震虎,做给国内其他那些心思活络的军阀看。连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宇轩,委员长说收权就收权,其他人见状,自然会收敛锋芒,不敢再肆意妄为。这是在借李宇轩立威,稳固中央集权。

那第三点呢?年轻秘书追问道,眼神中满是好奇。

第三点,年长的秘书声音压得更低,几乎细不可闻,你忘了西北与江西的局势了?委员长的核心心思,始终是集中力量对付心腹大患。第三师确实能打,但一直在巴东。估计这次把第三师拿来,就是为了对付那边人。

他话锋一转,语气笃定:我估摸着,李宇轩这次回金陵,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轻拿轻放。明面上或许会以擅自开战为由申斥几句,但信任摆在那里,委员长断不可能真的治他的罪。大概率是顺势调他去巴蜀或是其他类似的地方任职,打一竿子,给一个甜枣。

年轻秘书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低声叹道:原来如此,还是哥看得透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1240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