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 第66章 第五军的筹备3

第66章 第五军的筹备3


晨雾如纱,尚未褪尽堂屋的清冷。李宇轩静立中央,指尖覆在那张铺开的巨幅地图上,缓缓摩挲。从东北林海的苍茫到西南群峰的巍峨,从沿海要塞的雄峙到内陆枢纽的纵横,每一处经纬都被他反复触碰,纸面已泛起淡淡的毛边,浸着指尖的温度。

哟,老爹,你这几日是魔怔了?李念安背着书包从里屋走出,见他又是这般模样,忍不住打趣,整日对着地图出神,眼珠子都要嵌进纸里了。再这么看,怕是要给地图看出洞来。

李宇轩收回手,指腹还残留着纸张的粗糙质感。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江城二字,声音轻得像晨雾里的絮语:没什么,只是有些想家了。

想家便回去便是。李念安系着书包带,语气不以为然,金陵到溪口,火车不过几日路程,又不是遥不可及。

回不去了,太远了。他的声音沾着晨雾的湿意,缥缈中藏着难掩的怅然。

溪口哪里远?李念安蹙眉,实在不解父亲的执念,上月祖母还托人捎了年糕来,说家里的桂树又开了,香得能飘半条街。

哈哈哈……李宇轩忽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堂屋里荡开,却裹着化不开的酸涩。笑着笑着,眼泪毫无征兆地滚落,砸在地图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这个家不远,远的是记忆里的家。

李念安怔住了,书包带从肩头滑落也未察觉。他从未见过父亲落泪——那个战场上横刀立马、议事时据理力争的男人,向来是坚不可摧的模样。可此刻,李宇轩望着地图的侧脸,眉宇间的脆弱,竟像个迷路的孩童。

哦……少年讷讷应着,把到了嘴边的抱怨咽了回去。他挠了挠头,生硬地转移话题:对了,我今早去看了第五军的团长们,在操场搞沙盘推演呢,瞧着也不怎么样。

怎么说?李宇轩拭去眼角湿意,迅速敛去情绪,眼底的红丝却未完全褪去。

他们的打法太陈旧了。李念安回忆着方才的场景,围着沙盘争执不休,不是猛冲硬打,便是退守待援,半分新意也无。换作是我,定有更好的法子。

嗯……李宇轩沉吟片刻,拿起椅背上的军帽,恰巧我今日也要去第五军看看,你先去学校,放学直接到营地找我。

好。李念安捡起书包,走出几步又回头,轻声道,你……别再对着地图哭了,让人瞧见不好。

李宇轩失笑,挥了挥手:知道了,快去上学。

第五军的临时营地扎在金陵城外的荒地上,几排简陋的营房刚搭起轮廓,操场上却已吵得沸沸扬扬。三十余名身着新军装的军官围在沙盘旁,脸红脖子粗地争执,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对方脸上。

凭什么你当团长,我只配做副的?高个子军官揪住对方衣领,眼底燃着怒火,论资历,我比你早毕业一年。论战功,北伐时我带一连守住铁路桥,你那时在哪?

凭校长赏识!被揪住的军官不甘示弱,一把推开他,委员长亲在任命书上签字,你不服?不服便去委员长哪告我!

放屁!校长定是被你灌了迷魂汤……

都住口!

李长官到——!

副官的高声通报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场上的火气。方才剑拔弩张的将领们齐齐噤声,之前坐下去的将领立马站了起来。转身时,正见李宇轩立在操场入口,军靴踏过晨露,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倒是精神得很。李宇轩缓步走来,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掠过,最终落在沙盘上,吵什么?我在营门口便听见了,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李长官好!军官们齐刷刷立正敬礼,腰杆挺得笔直,大气不敢出。方才争执最凶的两人,此刻脖子都快缩到领子里。

都坐吧。李宇轩摆摆手,率先在沙盘边的马扎上落座,方才在外头,我也听明白了。无非是任命的事,有人觉得官高压不住阵,有人觉得官小屈了才。

他话音刚落,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主席,我不服!”

说话的是杜与明与胡中南,两人对视一眼,眼底皆带着较劲的意味。

杜与明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明显的抵触:凭什么王陵击压在我们头上?当初在巴东,是我与中南带兵活捉的他!如今他反倒成了副军长,我们要听他调遣,这道理何在?

周围响起一片附和声,显然不少人都憋着这股怨气。王陵击站在人群后,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终究没敢作声。

李宇轩敲了敲沙盘边缘,声音沉了下来:这任命是校长亲定的。王陵击熟悉西南地形,山地作战颇有心得。第五军日后要镇守中原,难免要与西南军阀打交道,用他并无不妥。

他看向杜与明:你若不服,此刻便可去总统府找委员长理论。但只要还在第五军一天,就得听命令、守规矩。明白吗?

……是,主席。杜与明攥紧拳头,终究还是低下了头。

主席,我也不服!黄伟从人群中走出,脸上带着委屈,为何他们都能领兵打仗,唯独我被分到后勤部管粮草?我亦是黄埔一期,论战术,我不比任何人差!

李宇轩望着他,忽然笑了:你的事,日后再议。我知你心细如发,管后勤确实委屈了你。但部队刚组建,粮草、军械、被服,哪一样出了岔子都不行,我着实离不得你。

黄伟愣了愣,见李宇轩眼神诚恳,心头的火气消了大半,嘟囔道:那……我先干着。等有仗打了,你可得把我调去前线。

好,我记下了。李宇轩点头应下,环视全场,今日你们先休整一日,把营房收拾妥当,安置好弟兄们的住处。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期待:前几日我给德国写了几封信,为你们请了几位军事教官。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对阵地战、装甲作战颇有研究。若他们能来,你们便好好学学,别总抱着老一套不放。

主席,可是北伐时带我们打洪城的德国团长?胡中南眼睛一亮,想起那个金发碧眼、用兵如神的德国团长。

正是他们。李宇轩笑着点头,还有他的几位老搭档,皆是硬茬。不过能不能来还未可知,德国那边局势也紧,全看运气。

军官们顿时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几个德国团长在黄浦系军官中名声赫赫,当年洪城城头,正是他指导的炮兵战术,才硬生生轰开了城门。

李宇轩望着眼前这些摩拳擦掌的年轻军官,心头的郁结渐渐散去。他知道,这些人此刻尚有傲气,不乏不服,但只要悉心打磨,配上精良装备与先进战术,迟早会成为第五军的利刃。

阳光渐渐升高,晨雾散尽,金色的光线洒在每个人脸上。操场上的争执声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讨论战术的热烈交谈,以及整理营房的忙碌身影。

李宇轩站在沙盘前,指尖轻轻点在中原的位置。这里,将是第五军的战场,亦是他未竟的理想。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1240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