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蒋桂战争2
谈话接近尾声时,委员长忽然问道:“景行,你觉得我们最大的劣势在哪里?”
李宇轩思考良久,缓缓答道:“人才。我们缺乏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桂系虽然地盘不如我们,但他们有一套从基层培养干部的机制。”
“说得对。”委员长满意地点头,"所以我已经决定,要扩大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规模。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
李宇轩有些意外:“但是我现在负责军工建设和齐鲁...”
“军工和齐鲁固然重要,但人才更重要。”委员长打断他,“我们要培养忠于党国的新型军官,这关系到长治久安。”
他走到李宇轩面前,郑重地说:“我知道你一直想建设新的国防体系。但如果没有可靠的人才,再好的武器也是枉然。这件事,非你莫属。”
李宇轩感受到这番话的分量。这不仅是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离开总统府时,已是华灯初上。李宇轩走在金陵的街道上,回味着下午的谈话。北伐虽然成功了,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统一表象之下,是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
他想起学长临走时说的话:“李,你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人的内斗。”
此时此刻,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前方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一个星期后,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会议厅内,一场决定各方势力命运的编遣会议正在举行。委员长身着戎装,端坐主位,两侧分别坐着李宇轩、李宗人、冯遇祥、阎锡三等各派系首领。
“诸位同志,”委员长开门见山,“北伐既成,当务之急是整编军队,减轻民众负担。我提议全国划分为六个编遣区,各集团军均需按比例裁减兵力。”
会场顿时一片寂静。李宗人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冯遇祥与阎锡三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总司令言之有理。”李宗人缓缓开口,“不过,两湖地区匪患未清,豫章边境也不安宁。若此时裁军,恐生变故啊。”
委员长面色不变:“德邻兄多虑了。既然全国统一,各地治安自当由中央统一负责。”
会议在表面的和谐下进行,但李宇轩能明显感受到各方之间的暗流涌动。休会期间,他在走廊遇见李宗人。
“景公,近来可好?”李宗人亲切地打招呼,“听说你在军校做得风生水起啊。”
“德公过奖了。”李宇轩谦逊回应,“都是为党国效力。”
李宗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是啊,都是为了党国。不过有时候,有些人把党国当成自己家业了。”
这番话让李宇轩心中一惊。他明白,李宗人这是在暗示委员长的独裁倾向。
编遣会议不欢而散后,李宗人立即返回武汉。在武昌的桂系总部,白冲禧、黄绍红等核心人物早已等候多时。
“委员长这是要明着削藩啊。”白冲禧拍着桌子,“六个编遣区,他直接控制四个,当我们都是傻子吗?”
黄绍红相对冷静:“健生兄稍安勿躁。委员长手握中央大义名分,况且还有第五军,哪怕他们打散了。我们也不宜直接对抗。”
李宗人脱下军帽,缓缓坐下:“委员长这一招确实高明。但我们要让他知道,桂系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2月的江城,春寒料峭。在汉口的一家茶楼包间内,桂系核心人物正在密会汪精纬的代表陈宫博。
“汪先生的意思很明确,”陈宫博压低声音,“只要桂系愿意带头反蒋,改组派必定全力支持。”
白冲禧冷笑:“汪兆名倒是打得好算盘。让我们打头阵,他坐收渔利。”
“话不能这么说。”李宗人摆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不过...”他顿了顿,“我们现在还需要等待时机。”
2月21日,一个震惊全国的消息从星城传来:桂系控制的江城政治分会以“剿赤不力”为由,擅自罢免了三湘省主席鲁敌平,改任何建为三湘省主席。
消息传到金陵时,委员长正在主持军事会议。侍从官匆匆递上电报,委员长看后脸色骤变,当场将电报拍在桌上。
“无法无天!”委员长怒不可遏,“桂系这是要造反吗?”
在场的将领们面面相觑。何应亲小心翼翼地开口:“总司令,此事需要慎重处理。桂系此举确实违规,但……”
“但什么?”委员长冷冷打断,“现在就去准备,我要亲自讨伐这些叛逆!”
会后,委员长单独留下李宇轩。
“景行,你怎么看?”
李宇轩沉思片刻:“桂系此举确实过分,但直接动武恐非上策。不如先以中央名义下令彻查,同时暗中调兵遣将,做好两手准备。”
委员长摇头:“你不了解李宗仁。此人表面谦和,内心极其自负。若不给他一个教训,其他军阀都会效仿。”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0684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