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 第98章 蒋冯之战上

第98章 蒋冯之战上


1929年5月16日,三秦华阴庙内,烛火摇曳。冯遇祥身着粗布军装,站在一张摊开的中原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陇海铁路线上。两旁站立着刘郁分、宋哲源等西北军将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委员长欺人太甚!”冯遇祥的声音在庙宇梁柱间回荡,“桂系刚平,就要对我们下手。今日通电全国,自任“护党救国军西北军总司令”,誓要讨伐这个独夫民贼!”

宋哲源上前一步:“总司令,我军虽有二十万之众,但装备简陋,弹药不足。不如先固守陕甘,待机而动。”

“不可!”冯遇祥斩钉截铁,“委员长正在调兵遣将,若等其部署完成,我军必陷被动。要趁其立足未稳,先发制人!”

当夜,一封通电从华阴发出,震惊全国。与此同时,委员长在金陵总统府暴跳如雷:“冯遇祥这个反复小人!传令朱陪德、刘智,立即发兵讨逆!”

五月的豫东平原,麦浪翻滚。中央军沿着陇海铁路向西推进,重炮部队在徐州至商丘一线展开。数百门火炮齐声怒吼,炮弹如蝗虫般扑向西北军防线。

在商丘外围阵地上,西北军第3师师长张自终亲临前线。炮弹不断在阵地周围爆炸,震耳欲聋。

“师座,快进掩体!”警卫排长试图拉他躲避。

张自终甩开警卫的手,举起望远镜:“告诉炮兵,集中火力打敌人左翼!那里是他们的弹药车!”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正中指挥部前方工事,泥沙飞溅。张自终被气浪掀翻在地,耳鼻流血,但仍坚持指挥。

前线战壕里,西北军士兵用简陋的武器顽强抵抗。机枪手马占山将马克沁机枪架在炸塌的掩体上,对着冲锋的中央军猛烈扫射。

“狗日的中央军,来啊!”他一边射击一边怒吼。突然,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削去了他半边脸颊。这个来自甘肃的汉子至死都扣着扳机,尸体保持着射击姿势。

陇海铁路沿线成为人间地狱。西北军工兵冒着炮火炸毁了郑州以西的多座铁路桥,但中央军的工兵部队在坦克掩护下强行修复。

在神都东郊,一场惨烈的坦克战展开了。西北军缺乏反坦克武器,士兵们只能抱着炸药包、集束手榴弹,冲向中央军的雷诺FT-17坦克。

士兵李二娃年仅十七岁,他匍匐前进,在弹坑间穿梭。当接近一辆坦克时,他猛地跃起,将炸药包塞进履带。

“轰”的一声,坦克瘫痪了,但李二娃也被爆炸掀飞。他在弥留之际,望着家乡的方向,喃喃道:“娘,娃没给您丢人……”

更残酷的是街巷战。在郑州老城区,双方逐屋争夺。西北军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巷道间设伏。中央军则用枪清剿每一个可疑的据点。

一条小巷里,西北军排长赵登宇带着十几个士兵死守。当子弹打光后,他们挺起刺刀,与涌来的中央军展开白刃战。

赵登宇浑身是血,刺刀都捅弯了。

5月20日夜晚,韩付榘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来回踱步。桌上放着两份电报:一份是冯遇祥命令他率部南下的急电,另一份是委员长特使送来的密信——承诺事成之后任命他为河南省主席,并赏现洋二百万元。

“师座,不能再犹豫了。”参谋长李树春低声劝道,“冯老总待我们虽好,但西北军内部派系林立,我们终究是外人。蒋介石虽然手段狠辣,但出手大方啊。”

韩付榘停下脚步,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他想起去年北伐时,冯遇祥因小事当众训斥他的场景,又想起委员长特使承诺的高官厚禄,终于下定了决心。

“通知各团,准备开拔。”韩付榘沉声道,“但不是向南,而是向东。”

同一时间,石有三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与韩付榘不同,石有三的叛变更加决绝。他不仅决定投金陵,还计划趁机掳掠一番。

5月22日,震惊全国的消息传来:韩付榘、石有三联合发表“养电”,宣布拥护中央,反对冯遇祥的“叛乱”行为。

消息传到华阴时,冯遇祥正在用早餐。他手中的馒头掉落在地,整个人仿佛瞬间老了十岁。

“像方……汉张……他们怎能如此……”冯遇祥喃喃自语,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宋哲源急匆匆赶来:“总司令,韩、石叛变,我们的侧翼完全暴露。朱陪德、刘智的部队正在快速推进,形势危矣!”

韩付榘和石有三的叛变,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西北军内部的连锁反应。原本就心怀异志的将领们纷纷效仿,西北军顿时土崩瓦解。

在潼关前线,刘郁分试图稳住阵脚,但军心已散。

“师长,三团的士兵逃了一半!”

“报告,补给线被石有三的部队切断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宋哲源建议:“总司令,为今之计,只有暂时退却,保存实力。”

冯遇祥痛苦地闭上眼睛。他想起自己苦心经营西北军多年,从一支小部队发展到如今雄踞西北的强大军事集团,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分崩离析。

“是我看错了人……”冯遇祥长叹一声,“传令各部,向三秦境内撤退。”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1/430534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