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文化人李云龙!震惊旅长 > 第140章 俊后生老李的自信

第140章 俊后生老李的自信


参谋长和李云龙一路走一路聊。

等踏进旅部大门时,话题终于转到了这次惊天动地的战果上。

听李云龙说完战果,在场所有总部军官第一反应都是不信——从军这么多年,谁听过这么离谱的战绩?

吉野联队、平头山下的步兵联队、炮兵联队,光这三个就上万鬼子了!

这还没算高桥大队、朔安守备大队和两个战车中队……全加起来足足一万多头鬼子!

小鬼子又不是待宰的猪,就算真是一万多头猪,一时半会儿也杀不完啊!

更别提鬼子那些难缠的坦克、重炮和飞机了!

直到赵刚搬出成堆的鬼子指挥刀、肩章、身份文件和一面被血染透的联队旗,众人才不得不接受这个震撼的事实。

虽然战果摆在眼前,大家心里仍满是疑惑。

尤其是那场决定胜负的山洪。若不是这场大雨,结局恐怕真要改写。

副总参谋长忍不住问道:

“对了,你小子怎么提前知道会下雨?

按你的脾气,要不是早有准备,怎么可能往山上撤?照你往常的作风,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会选择突围。”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李云龙身上。

这愣种就算读了书也改不了莽撞性子,绝不可能坐等援军!

“简单得很,看风向和云层就行。”

李云龙说着从屋里取出一本气象学专著,

“像前几天的风向突变,我就估摸着要降温下雨。参谋长想学的话,这本书您先拿着。”

参谋长嘴角一抽:“……”

学个屁!你狗日的是学霸,老子又不是!

反正,如今在八路军中,谁都知道这李云龙就是个学霸,什么知识飞起来都飞快。

甚至还被拿来当成例子,号召军中干部都要学习知识。

说李云龙有了文化知识后,那杀鬼子比以前厉害了十倍不止。

“学什么学!我这把年纪还学得动?”

“活到老学到老嘛!其实不难,睡前翻翻就会了!”

“不难?!不难老子也不学!我又不是那什么学霸,能一眼就懂?”

狗日的你真显摆!生怕我们不知道你是学习天才吗!

为了不让李云龙继续显摆,参谋长选择转移话题,

“这次一块来的,还有一个从老家那边来的记者,这个人身份很重要,你一定要配合好,知道吗!”

李云龙想起跟参谋长一起来的队伍里,有一个脖子里挂着照相机的女同志。

她这会儿正在外边到处转悠。

只是这个人什么身份啊,竟让参谋长这个级别的人都说重要。

“很重要?谁啊?”

“她是南洋的侨胞,家里一直为抗战奔走,为国内抗战捐了不少物资。”

南洋来的侨胞?

作为穿越者的李云龙顿时肃然起敬。

40年确实有一个南洋华侨回国慰问视察团归国,代表团一共五十人,先到山城,然后又北上。

南洋侨胞对国家抗战确实贡献很大。

无论是组织动员,财力支援、人力投入或者物资捐赠,都堪称是国内抗战的一个大后方。

其各种形式的资金捐赠,占抗战时期华国军费的43%。

人力方面,抗战期间有三千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运输军需物资。

39至42年运输物资达50多万吨,平均每日300吨以上。

因为路险,空袭等原因,其中近一半机工牺牲或失踪。

物资方面,仅39年上半年,他们就向前线捐了五十万套棉衣,二百一十七架飞机,二十三辆坦克和一千辆救护车。

与财力,人力,物力同样难能可贵的是,侨胞们没有忘记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

富商巨贾,既不吝金钱,小贩劳工,亦尽倾血汗。

他们对抗战的支持和呼声,让全世界看到了华国反击侵略的决心。

“他们在老家听了你的事迹后,便派了一个人亲自来采访你,要把你的故事带回去,激励更多人参与抗战。

所以接下来,这名记者同志会在你们独立旅吃住一段时间,你一定照顾好人家,可不能怠慢!”

听到参谋长的嘱咐,李云龙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独立旅上上下下几千号人,连路过的母耗子都不敢在这待。这把一个这么  漂亮的女记者丢在这儿,接下来可好玩喽!”

“你嘀嘀咕咕的想干啥!”参谋长厉声警告,“记者同志要是少根头发,就算你战功赫赫,老子也毙了你!”

李云龙:“.....”

“参谋长!咱想来遵守纪律,又老实巴交,肯定不动她!

但你也知道,咱老李在老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你把她交给咱照顾,万一接触久了,她对咱日久生情,你总不能毙了咱吧!”

俊后生?!

参谋长撇了撇嘴,看了一眼李云龙的大脑袋,没来由的安心了几分。

“就你还俊后生!你放心吧!人家要是能看上你!我亲自帮你牵线!”

李云龙:“......”

不是!

参谋长你说话前看看我的脸啥意思?!

咱老李的长相就让你那么放心?!

正想着时,那位南洋来的记者同志和秀芹一起走进了旅部,准备叫众人一起去吃饭。

于是参谋长顺势抬手一指李云龙,介绍道:

“佳英,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你想采访的独立旅旅长李云龙。”

陈佳英与秀芹并肩而立,听到参谋长的介绍,转头看向李云龙,眼中毫不掩饰闪过一阵打量。

见他面色黝黑带着风霜,眼中却烁着英武自信的光。

因为身份原因,  她见过不少大人物。

此时李云龙身上气度和眼中光彩,与她见过的不少大人物倒有一丝相似,难怪会如此出名。

“记者同志你好!我代表独立旅全体军官战士欢迎你的到来!”李云龙很礼貌的抬手敬了个军礼。

“李旅长!久闻大名!

我看过你写的诗,字字滚烫如热血,读起来让人热血翻涌,就跟你打鬼子的事迹一样,令人敬佩!”

说着陈佳英伸出白皙的手,准备与心仰已久的大英雄握握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0/431183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