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边区兵工厂第一枚火箭升空
因为没有专门的设备,边区兵工厂没法像国外那样用“黑心韧化”技术来生产炮弹所需的灰口铸铁。
历史上,八路军是靠“焖火技术”把白口生铁转化成灰生铁的。
具体做法是先建一个火焰反射炉,把切成小块的银元放在炉窑不同位置,通过观察银元熔化时的火焰颜色来判断炉温。
再把白口生铁放进去,通过调整位置进行高温韧化,最终得到可加工的灰生铁。
“关家垴,抓把土,炮弹片片划破手,炮弹出自马岚头,炸得鬼子脑浆流....”
这首民谣说的就是有了灰生铁之后,八路军兵工厂开始大量生产不再一炸两半的手榴弹和炮弹!
李云龙用的就是当年先辈们摸索出来的方法。
这法子简单实用,特别适合兵工厂现在的条件。
才一天时间,第一批灰口铸铁就成功出炉了!
“咱们以后也能自己造炮弹啦!”
“李旅长太神了!”
确认灰生铁质量达标,现场的技术人员全都欢呼起来。
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们啊!
李云龙心里却默默感叹:真正厉害的,是你们啊!
我是靠着开挂才能搞出来的,历史上你们可是在一穷二白、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来的!
看着这群满脸兴奋的技术人员,他是打心眼里敬佩。
张万和听到灰口生铁弄出来以后,一步没停,飞奔着跑了过来:
“还以为你吹牛呢,没想到真给你搞出来了!老李啊老李,你咋懂这么多东西?!”
他现在恨不得把李云龙直接扣在兵工厂。
因为这家伙每回来都能解决几个大难题!
最要命的是,他和李云龙是老乡,可是眼睁睁看着李云龙从一个泥腿子变成今天这样的,这个才是最让人震撼的。
“我怎么懂这么多东西?!老子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不睡觉就看书!”
“你得了吧!还凿壁偷光,我看你是偷看小媳妇吧!”
张万和才不信他是看书学的。
兵工厂爱看书的技术员多了,也没见谁像李云龙这么神。
看书能变强?反正他是不信!
有了生铁,火箭弹终于可以开造了。
接下来的时间,李云龙也就呆在兵工厂,开始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全力制造卡桑火箭弹。
一起研究制造,其实主要是李云龙教他们。毕竟现在火箭弹还不是个普遍的玩意儿,即便图纸给了,大家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从哪下手。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最快,转眼又是十天的时间过去了。
第一枚卡桑火箭弹也制作出来了。
李云龙准备试射一下,看看数据怎么样,有没有啥缺陷。要是没问题,他就打算把剩下的活儿丢给张万和,自己回去打鬼子了!
听说李云龙要试射新武器,兵工厂的人全都跑来看热闹。
边区兵工厂第一军工专家造的大家伙,必须开开眼!
“快看!来了来了!”
“那就是火箭弹?又长又粗,看着就带劲!”
“好家伙,这么大个儿,咋造出来的啊?”
“李旅长牛逼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有啥好奇怪的!”
上午十点,当兵工厂第一个火箭弹坐着驴车出现的时候,现场围观的人全都低声议论了起来。
“来!把发射架摆上!”
所谓的发射架,其实就是个带可调斜坡的简易轨道。
“大概12公里的距离,去正前方做一个标记靶。”李云龙再次开口。
他造的这款火箭弹,和后世的哈马斯卡桑4型差不多,全长近两米,直径150毫米,战斗部装药约10公斤,最大射程一万米左右。不过人家用的是化肥加白糖做发射药。
为啥用化肥加白糖?
因为化肥里面主要成分之一是硝酸铵,常温下硝酸铵相对稳定。
但与还原剂,比如白糖混合后,在高温环境下会迅速分解,释放巨大能量,形成爆炸。
说起化肥,鬼子强行配售给中国老百姓的“肥田粉”,大部分都流到了兵工厂,成了制造炸药的原料!
可以说,只要有知识有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没条件也能创造条件。
十二公里的标记靶,可是把在场技术人员吓得脸都绿了。
现在八路里面,最厉害的75毫米山炮都才能打几公里好不好。
虽然离谱,但负责安放标靶的技术人员也不敢迟疑,立马骑上马飞奔出去。十二公里,他且得跑好一会儿呢!
“老李,这么大个玩意儿能飞十二公里?!”张万和在旁边忍不住问,一脸怀疑。
“等会儿就知道了!”
毕竟是头回造火箭,李云龙心里也没底。
随着信号旗挥舞,提示标记靶已经安放完毕,李云龙立刻发出命令,“五秒后点火。”
“是。”
张万和等人眼睛瞪得溜圆,齐声倒数:
五!
四!
三!
二!
一!
“点火!”
轰——!
底部的双基推进剂瞬间点燃,烈焰从尾部喷涌而出。
在强大推力下,长一米八、重达九十公斤的火箭弹腾空而起,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
四片对称焊接的尾翼稳稳发挥作用,火箭弹虽有轻微晃动,却始终没有偏离方向。
远远看去,就像一颗流星划破天际!
“飞起来了!真飞起来了!”
“好快!越来越快了!”
“看上去真的飞十多公里啊。”
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们激动地议论着。
不一会儿,火箭弹就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渐渐消失在众人视野中,只在蓝天留下一道白色的烟痕……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30/428245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