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我成了高育良靠山 > 第25章 重塑军功体系

第25章 重塑军功体系


首长这话传达下去当然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是一个意思。

感觉有些儿戏和搞笑,但事实上还真就把油加满了,礼尚往来这点,咱们还是保持的不错。

并且还有更离谱的,当意方那两艘军舰靠岸后,我方不仅好吃好喝的招待,还安排了军医上船理疗,什么推拿按摩都安排上了,甚至还帮忙把军舰的卫生都搞了一遍。

王笠是六月上旬出国的,回来已经是九月上旬了,完美的错过了小妹的暑假,好在这个暑假王悠然天天陪着陆雨。

回国后王笠先是去科工委作报告,然后假装去了一趟外经贸部,买导弹这事除了军方很少有人知道,但外经贸部对外汇的流向比较敏感,郑部长应该是猜到了。

一走就是近三个月,王笠这个神秘的七处处长就更神秘了,连钟正国都好奇,但他也不好问王笠具体去干什么了。

忙完了工作上的事,王笠这才回家,一见面夫妻俩就紧紧相拥,可能夫妻之间适当的分别真的是好事,至少不会相看两厌。

王笠首先关心陆雨的身体,陆雨也懂事,没有具体问王笠在外面干什么,只问顺不顺利。

“还算顺利,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接下来一两个月至少不会出国了。去医院检查过了吗?”王笠简单的说了两句。

“妈陪我去了两次,都很正常,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健康康的。”陆雨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一样。

王笠知道这是为什么,毕竟有浩浩这段经历,陆雨有担心是正常的。

由于出国的关系,王笠也获得了几天假期,他倒是好好的陪了陆雨两天。

在九月中旬的时候,王笠刚到科工委,就有处室的下属说要帮他量身材数据,一开始他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就想到了,军队正在换装新式军服,没想到自己也能赶上这好事。

而且就在两天前,国家恢复了军衔,上将的授衔仪式已经举行。

国防科工委作为重要的军方机关,自然不可能落下,主任和三位副主任的军衔也都确定,主任为中将军衔,三位副主任都是少将。

很自然下面的一厅十二司负责人都是大校,其副职基本为上校,那各处正职就顺理成章的是中校。

果然没过几天科工委就公布了每一位干部的具体授衔,基本情况和大家猜测的也差不多。

但其中还是有些特例,比如王笠和另外两名处长的军衔就和其他处长不同,他们三人竟然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军衔和职务不是完全挂钩,他知道那两位被授予上校军衔的处长是因为资历确实够老,但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资历就完全没法比了。

不过王笠清楚是怎么回事,这应该是国家对自己上次采购蝮蛇导弹的论功行赏,看来国家是记得每一位同志的功绩。

王笠用了三个月为国家买回导弹和图纸,还在第一时间弄回来二十几枚,这件事在国防科工委内部不是秘密,所以这个明显破格的授衔,倒也没人不服气。

毕竟军队更是一个靠能力说话的地方,倒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勾心斗角。

但很可惜,就是王笠拥有了新式军服,还有上校肩章,可这些衣服只能在科工委穿一下,除非特殊情况,他都不能穿出单位,倒是有些遗憾。

在简单的休息了几天后,王笠就继续开始了工作,他首先前往了位于秦川省的空空导弹研究院,因为图纸是他带回来的,就先将图纸送过去,让国内专家开始研究,并着手仿制。

买这么先进的武器,当然不是用了就完事,主要还是要将技术变成自己的,并且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

但这是一个很艰难也漫长的过程,好在现在有了图纸,很快实物也到了,大的问题倒是没有。

王笠的部门就是引进与应用,所以技术落地,装备本土化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也是他的职责范围,所以这件事他还会跟进。

在空空导弹研究院,他与院里的领导也定下了实弹验证的日子,大约一个月后,就要用战机挂载进行一枚导弹的试射。

王笠并非专业技术人员出身,所以他从不干预和指挥具体业务,只是作为旁观者,如果遇到问题,他协助解决,也正是他这种对技术的尊重,让那些科研院所的专家也很尊重他。

在这一年的国庆节后,王笠再次来到秦川省,在一处秘密的空军基地,即将进行首次超视距空空导弹的发射。

所有人都对这次试射充满了期待,但第一发导弹射出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仅仅只飞行了五公里,导弹就直接坠落,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王笠更是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在这里他是最难受的,因为东西是他引进的,如果就这效果,如果是被老外给坑了,那他先前的荣耀都会变成罪过,甚至可能会上军事法庭。

“暂停试射,我立刻联系意方。”王笠直接终止了原本计划的三发试射,他去联系阿德里亚诺的时候,这个结果也很快出现在军方主要负责人面前。

好在首长们都不是冲动的人,并没有启动对王笠的问责,而是指示尽快排查原因。

王笠很快联系上了阿德里亚诺,这个电话接通后,王笠就知道应该也不是老外故意坑自己,而对方也确实够负责,在了解情况后,立刻表示会派几名专家来协助找出问题。

几天后意方三名专家就来到导弹研究院,王笠这几天也一直留在这里,主要他也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年轻人终究还是经历少了,另外也是对工作的负责。

在中外专家夜以继日的排查和讨论下,问题很快就被找到了,王笠一直有全程旁观,他一个高中生,都硬是听成了半个专家。

最后问题被确定是战机的雷达系统造成的,但雷达系统也很复杂,不是换个螺丝紧紧天线什么就能解决的,这事又牵扯到了雷达领域的研究院所。

王笠立刻马不停蹄的前往岷江省,很巧在越州就有目前国内最大的雷达研究机构。

作为国防科工委的干部,又是负责引进和应用的,王笠基本上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畅通无阻,而他也可以让大部分科研院所无条件的支持。

虽然找到了问题,但事情依旧不好办,虽然国内一直有在雷达领域研究,但技术依然处于相对落后,单单一个供电系统都还没有克服,此时王笠已经意识到,军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买几件装备就能追上谁赶超谁的。

于是王笠开始重新制定自己的工作规划,他将所需技术和设备,按照重要紧急,紧急次要,重要可缓,三个等级进行了排序,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引进计划逐渐成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25/431240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