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我成了高育良靠山 > 第29章 列席军事会议

第29章 列席军事会议


王笠的报告,或者说警示,很快出现在高层办公桌上,他岗位的特殊也有些好处,至少也能做到直达天听了。

但是国内大多数高层,对王笠的推测都持怀疑态度,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东欧体量庞大,与整个欧美对抗这么多年都能维持平衡,岂是一朝一夕会倒下的?

对此王笠无法左右,他毕竟还人微言轻,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真实的反映情况。

当然也是有高层领导认可王笠推测的,因此高层也出现了一些分歧。

王笠在东欧待了小半年,等他回国后,正好赶上陆雨临盆,而此时世界格局也出现了巨大变化。

许多地区都出现战争的前兆,美利坚与我国关系加剧恶化,对方已经展开了经济制裁,而东欧看似庞然大物,实际已是外强中干。

好在这两年王笠为国家搞到了不少好东西,国内不管是工业基础还是军工技术,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引进的那些先进装备,至少在某些方面有了点信息化的样子。

早在王笠提出‘国防军工体系更新计划’时,就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描述,改成了信息化描述,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提及,但也给国防军工发展指明了一条路。

陆雨给王笠生了一个儿子,他也难得的休息了两天,算是陪产假。

王家人都很高兴,王笠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高育良,同时高育良也告诉王笠,吴慧芬也快要生了。

两人还在电话里玩笑的说,若高育良是女儿,以后就结成亲家,当然这只是玩笑,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可不兴包办婚姻了。

陆雨是顺产,两天后就回家坐月子了,林婉直接住到了王笠的家里照顾儿媳,而王笠则继续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世界格局越是混乱,他就越要尽可能的为国家争取利益,现在东欧就像一个旧货市场,随便挑,看上什么给钱就卖,因此这一年的下半年,王笠基本都在东欧,把能买的,以前想要买不到的都买了一遍。

时间很快来到了九十年代,王笠也28周岁了,这两年虽然做了很多事,但不管是表面的职务,还是实际的职务,都是没有变化的。

倒是远在汉东的高育良,以32岁的年纪,就成为了教授,并被任命为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

这一年高育良也拥有了正处的行政级别,算是和王笠平起平坐了。

东欧那些国家现在已经很乱了,半个月前王笠回国后,短期就没有打算再去了,他也再次向高层进言,说要谨防东欧剧变。

高层有没有在意王笠不知道,这天他正在与一个军工科研院所的负责人通话,办公室房门忽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王笠三两句说完挂了电话,他知道没有要紧的事,自己的下属不可能这么干,而且这里还是国防科工委。

很快王笠打开办公室,门口除了他的下属外,还有一个身着军装,肩章为大校的军官。

还不等王笠开口,对方就直接说道:“王处长,奉首长命令,接你前往玉泉山开会,请跟我来。”

王笠闻言心头一惊,他听说过玉泉山,是军方的最高指挥部所在,去那地方开会,肯定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了。

“我要不要换身衣服?”王笠问了一句。

去玉泉山开会,肯定是军事会议,王笠也有军人身份,按理说他确实该换上军装。

对方点了点头,但还是提醒了一句:“请快一点。”

“好。”王笠应了一声,立刻返身,在柜子前换上了军装,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一分钟。

衣服扣子都是边走边扣的,在楼下王笠就上了一辆军车,准确的说还不止一辆,前面竟然还有一辆带警灯的车开道。

走了一段距离,王笠才反应过来,这根本不是寻常的军车,而是中枢保卫局的车。

王笠在路上已经被告知,将要列席的是一场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参会的都是军方主要负责人。

但是王笠有些错愕,因为对方明确说的是列席,而不是旁听。

要知道这些人,这种场合,用词都是极为精准的,列席是可以发言只是没有表决权的,按理说以王笠的级别,这种会议上旁听都是破例。

越是如此反常,王笠心中越是不安,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虽然家庭出身不错,也接触过很多高层领导,但他们王家算上他爷爷那一代,都没有资格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列席。

终于在忐忑中王笠进入玉泉山,最后被领进了一间会议室,这个会议室不小,一进去就看到满屋子将星闪耀,但是主位上的老人并没有着军装。

另外也还有两位是没有穿军装的,王笠穿了军装,只是他这个上校感觉端茶递水都嫌级别不够。

会议室里的气氛很压抑,大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王笠到的时候,陆续还有一些将军到来,基本上都是上将级别的。

王笠被安排在角落里,能有个位子已经相当不错了,虽然还不知道会议具体是干什么,但能坐在这里就足够王笠吹嘘一辈子了。

又过了大约五分钟,会议就正式开始了,是一位将军主持,王笠认识此人,还有过电话汇报工作的经历,是军方主持日常工作的首长。

军方的会议没有繁文缛节,很是直截了当,马上王笠就知道为什么开这个会了,也隐约猜到了为什么自己能列席。

原来就在几个小时前,美利坚宣布给对岸出售F16战斗机,以及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且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国的制裁和封锁,另外还有一支航母编队,已经在靠近,战争的风险急速攀升,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这个会议的议题就是应对措施,而最后核心问题就变成了要不要打?

一开始就是军方几个主要负责人发表意见,基本上是一半支持打,一半不支持打,也是各有各的理由。

要说打咱们也是出于自保,对方确实是欺人太甚。

说不打的,也是自认实力差距太大,而且这一打就是本土防御作战,不管是前期动员还是各种准备,都不是很理想。

每个人都在思考,王笠也同样在思考,但没有大佬点他,他也就没有发言资格,所以只是静静的听着,认真的思考着。

终于在打与不打这个问题讨论趋于白热化时,主位上的首长轻轻抬了抬手,目光看向王笠,语气很平静的说道:“我们和老美的军事装备差距肯定是明显的,目前国内最了解西方军事装备技术情况的,应该就属王笠同志了,单从双方装备差异,王笠同志你发表一下看法。”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25/431239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