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学历问题解决
好了,这就是王笠的作用,他就是一个行走的资料库,如果要和这个世界最强的国家一战,了解对方的武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国内最了解情况的,还真就是王笠。
对单一某种武器,或者某个领域,王笠也不能说最了解,但综合来说他确实是最清楚双方差距的。
王笠连忙起身,这种场合需要力求言简意赅,他的身份更不能说多余的话,更不能故弄玄虚,所以王笠起身后第一句话就是:“诸位首长,从双方军事装备的差距来讲,我的结论是肯定的,这仗不能打。”
“怎么就不能打了?往前回去几十年,我们装备更差,还不是揍得老美屁滚尿流?年轻人要敢于有亮剑的精神。”一位陆军系统的将军直接出言反驳王笠,这位也是会议上最强力的主战派。
王笠连忙看向将军,而后认真的说道:“基于我对欧美当今军事体系的了解,如果再出现一场大规模战争,那将会是一场颠覆传统战争方式的现代化战争,是一场真正的信息战电子战,或许对方连短兵相接的机会都不给我们,而我们要面对的也不再是钢铁洪流,可能是通讯的中断,雷达的失灵,中远程导弹的精准打击,是轰炸机对纵深基础设施的摧毁......”
“危言耸听,我国幅员辽阔,更有极大的战略纵深,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腹地,有数千公里,他的导弹在精准,轰炸机飞的再远,我们也可以打持久战。”还是这位将军对王笠的言论进行反驳。
王笠知道这也是当今的一些主流思想,他也不觉得这有错,只是他个人认为这不是打的理由。
于是王笠继续解释道:“抛开核战争不谈,按照美利坚现有的装备,我们的海军舰艇会在还未进入攻击范围时,就被对方的导弹攻击,他们可以在距离我国海岸线上百公里外起降舰载机,只需两个小时,就能让我们沿海主要城市瘫痪。而我们的防空系统,先不说能不能拦截,在这之前肯定也会遭到战斧导弹的精准打击。另外他们的F117我们的雷达都发现不了,靠那为数不多射程十几公里的导弹,或者高射炮根本没用。一旦我们沿海主要城市被摧毁,纵深的主要基础设施被破坏,整个国家就会倒退三十年,其实这就已经达到对方的目的了,或许直到战争结束,我们的陆军都派不上用场。”
王笠将一种猜测说了出来,感觉越发的危言耸听,但他最后那句话,让我们国家倒退三十年,对方的目的就达到了,还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深思。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方已知武器装备的事实推论,必须承认我们的装备差距很明显,如果对方不派出地面部队,这场战争一旦打响,我们的胜率极低。”王笠最后做了个总结,他也没有把话说是,毕竟他不是军事专家,也确实只能基于武器装备来分析。
其实打不打,最后还是靠那几个人说了算,在阐述了一半的观点后,王笠已经隐约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并能够阐述这些观点,应该是有主要领导和自己想法差不多,也就是认为现在不是和老美开战的时机,于是让自己来说出这些话,给不开战找一些理由。
随着王笠说完,会议还在继续,而讨论的重点,果然悄悄的就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打不打,变成了现在打能不能承担可能出现的后果。
到后来王笠和部分将领先行离开了,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留下的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他们会决定打还是不打。
王笠被送回国防科工委,一直等到晚上下班,都没有明显的风声,他估计结果已经有了,接下来还是会以发展和稳定为主。
这场会议对王笠来说好像只是一个插曲,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而接下来他的日子就非常清闲了。
因为和欧美关系越发紧张,虽然战争没有爆发,但关系恶化到了极点,现在王笠就是去西欧都搞不到一点好东西了。
东欧倒是看上什么随便买,可能买的也都被他买回来了,也没有多少去的必要。
所以接下来的两周,王笠难得的按时上下班,好好的陪了陪老婆孩子。
而且这段时间他去国防科工委的时间都少了许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去外经贸部做做样子。
不过这种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王笠就接到通知,他被安排前往党校,参加中青干部培训班,同时组织部门还给他安排了人民大学的自学考试方式进行的本科教育。
前面这个是为期半年的脱岗学习,后面这个是为期两年半的自主学习,也正儿八经的解决了王笠的学历问题。
但是感觉很奇怪的是,在被组织安排去学习深造时,国际贸易关系司撤销了七处,王笠虽然还保留了正处的级别,但他没有了实际领导职务。
虽然人事关系还挂在外经贸部,工资也照发,房子也照住,可多少有些像是被边缘化了。
倒是国防科工委的一切未变,引进和应用处的工作还是他主持,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王笠是得罪了什么大佬,被刻意打压了。
一开始连家里人都询问王笠,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王笠只说正好自己又可以沉淀沉淀了,他清楚这是首长对自己的照顾,是真的让他沉淀沉淀,将来好安排更重要的岗位。
党校的学习是很严格的,不仅要每天参加课程,还要住在学校宿舍。
他们这个中青干部班,这一次是副厅和正处混合的,有中直机关的,也有地方的,王笠是里面最年轻的,但相对年轻的也还有几个,都是三十来岁的正处,三十多岁的副厅。
这个时期正值国家中高层干部青黄不接的时候,因此国家也有意提拔重用一批年轻干部,因此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很明显,一些年轻干部出现在重要岗位也屡见不鲜。
有这样的学习经历,对王笠来说也是好事,至少拓展了人脉。
时间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在党校的学习也接近尾声,而九十年代的第一年也在世界格局的纷乱中结束。
一月十七这天,下午王笠照常在教室和同学们学习,因为培训班已经接近尾声,还有最后几天结束了,这几天都是重量级的领导来讲课,也是为了让他们写出更好的毕业总结。
今天给王笠他们上课的,是一位中宣部的副部长,课堂氛围很严肃,但就在副部长同志侃侃而谈,众人聚精会神时。
教室的门忽然被推开,这让副部长同志明显不悦,可当他的秘书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后,原本想发作的表情也立刻收敛。
随即副部长同志直接说道:“王笠同志请跟我出来一下。”
王笠下意识看向窗外,不知何时外面已经停了两辆车,明显还是军车。
等王笠跟着副部长走出教室,迎面就出现一位少将,对方目光直接落在王笠身上,随后说道:“有个紧急会议,首长命我来接您。”
少将用的是您的称呼,看那架势差点就给王笠行礼了。
教室里的同窗也都在交头接耳,一些人通过窗户看到,王笠在几个军官的簇拥下上了一辆车,有眼尖的还看到,给王笠开车门的是一位少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25/431239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